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3篇 |
免费 | 979篇 |
国内免费 | 13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5篇 |
大气科学 | 770篇 |
地球物理 | 1281篇 |
地质学 | 2462篇 |
海洋学 | 926篇 |
天文学 | 186篇 |
综合类 | 263篇 |
自然地理 | 3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44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208篇 |
2009年 | 263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80篇 |
2005年 | 265篇 |
2004年 | 247篇 |
2003年 | 238篇 |
2002年 | 255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222篇 |
1997年 | 185篇 |
1996年 | 177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188篇 |
1993年 | 159篇 |
1992年 | 132篇 |
1991年 | 105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1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外砂质海滩沙坝地貌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貌动力学角度综述了沙坝时空变化、实地观测技术、形成机制和海滩状态,以及沙坝分类研究的成果。文中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沙坝的成因:(1)破波点-沙坝过程;(2)长周期驻立边缘波;(3)波流联合输沙。指出今后的重点和方向是探求沙坝的运动和形态特征与近岸环流模式的关系,以及与沙坝时空变化相联系的潲滩过程。海滩沙坝地貌动力学的研究有赖于运用先进的技术和长期的实地观测。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1 例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 例)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40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漏尿量、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功能性尿道长度(SFL)、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Valsalva 漏尿点压(PVLP)]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心理影响、社会障碍、行为限制评分)。结果:对照组脱落1 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ICIQ-SF评分、漏尿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Qmax、SFL、PMUC、PVLP水平、心理影响、社会障碍、行为限制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能够调节尿动力参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情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3.
对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地洼盆地中的砂岩铜矿床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矿源岩中以辉铜矿和黄铜矿最有利于溶解和迁移,NaCl对Cu的溶解和含矿流体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溶液中Cu以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其中以一价铜氯络合物为主;温度的降低和溶液中性化导致了络合物的失稳、分解和铜矿物的沉淀。铜矿物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制约了砂岩铜矿中以辉铜矿为主及矿床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64.
ZHU Guangyou JIN Qiang ZHANG Shuichang DAI Jinxing ZHANG Linye LI J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Beijing E-mail: zhugy Faculty of Geo-resourc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Geo-science Academy in Shengli Oil Fiel Dongying Shandong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4,78(6):1275-1288
The exploration conducted in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bundant petroleum resources have close affinities to the hydrocarbon kitchen with rich organic matter. A number of oil-generating associations with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assemblages of multiple reservoir facies are developed due to the multi-center sedimentation, multi-source supply and multi-cycle evolution of filling, which have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s of various layers and trap styles. Among them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mbination in the Dongying sag. Heretofore, its proved reserve has reached nearly 1.8×109t,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total proved reserves of the Dongying sag.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more than 600 source rock samples and 186 crude oil samples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30 oilfield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organic geochemical testing 相似文献
65.
广西栗木花岗岩是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含锡、钨、钽、铌矿的稀有金属花岗岩,发育一些紧密共生但结构有明显差异的岩石。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热动力学原理对这些特殊地质现象进行成因分析以了解相应的岩浆演化过程,得出的结论构成了岩浆演化的动态证据链并相互印证,且与热动力学方程检验结论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气—液分异是稀有金属花岗岩最重要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机制。当富水岩浆上升侵位时,岩浆发生大规模的气—液分异作用,形成新的熔体相和大量夹带气相的气泡。新的熔体相因饱和水压尸(H_2O)的突然降低而过冷却结晶形成斑状结构岩石,气泡则上升迁移至不同部位,随后破裂再次发生气—液分异形成残余气流体和残余熔体相。残余气流体进一步交代先结晶的斑状结构岩石形成蚀变带花岗岩,或者结晶形成伟晶岩。残余气流体还是金属成矿元素迁移的主要载体,岩体内带的蚀变花岗岩型锡铌钽矿的成矿作用主要与残余气流体对花岗岩的自交代作用有关,而岩体顶上带的岩脉型钨锡矿的成矿作用主要与残余气流体在围岩裂隙中的结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6.
67.
用XRD,SEM和TEM研究新型配合物Cu(C3N2H4)2(C4H5O4)2的超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并对新型晶体的平衡外形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具有丁二酸桥联的双核铜结构,中心铜离子处在2个咪唑和4个丁二酸以单齿配位组成的八面体中心,在ab平面,分子中有十四元大环,环内Cu(1)-Cu(2)原子间距为0.8031nm,C(2)-C(2′)为0.4183nm;在ac平面,沿着[010]方向分子内呈现凹的六边形纳米级孔洞;沿[100]方向分子依靠弱的氢键作用,层状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随着丁二酸的碳链沿[001]方向无限延伸,形成以铜离子为交叉中心的带状拓扑构型。SEM观察到晶体表面形成有明显的凹坑,区域呈现层状阶梯,说明晶体在(100)面遵照台阶-扭折模型呈层状生长结晶。TEM微区形貌像显示晶体存在条纹和缺陷结构,整体保持柱状构型,这与模拟的晶体平衡外形呈柱状一致。模拟结果表明晶体最易外显晶面为(100)面,外显比例达41.247%,这与晶体超分子层沿[100]方向通过氢键作用堆积,键作用力较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69.
70.
本文提出了大气重力波触发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并导致大尺度赤道扩展F的理论.重力波作为外部扰动派触发等离子体扰动,这种扰动在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作用下继续增长,经过400s扰动幅度就能增长到50%,经过700s后幅度趋近100%,即为完全的等离子体泡.由于E区的影响,赤道扩展F主要出现于晚上.本文的理论阐明了重力波与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相互作用的性质,揭示了大尺度赤道扩展F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