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3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995篇
测绘学   1766篇
大气科学   2819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213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林立云 《山东气象》1997,17(3):53-53
在一次集体观测中,值班员根据云的演变和特征记了Acflo,编报CMS;有的同志记了Actra,编报CM3;还有的同志则记了Actra,编报CM4。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到底怎样记才是正确?大家集中钻研技术规定、规范、云码规定和有关书籍,认真进行分析研究,逐步得到了统一认识:首先明确了Acflo与ActraCM3、CM4是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Acflo表示中空大气层结不稳定,常是雷雨天气的预兆,但有这种云出现,天气并不一定要转坏。据我站统计:这种云一般发生在冷锋前为最多,在27次中有14次,占…  相似文献   
82.
侯淑梅  路西曼 《山东气象》1997,17(2):18-20,24
主要利用东营市713数字化雷达回波和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20日东营地区降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雹云回波的特殊形状和跃增阶段,跃增是冰雹云与雷雨云回波的一个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3.
84.
2003年3月2日辽宁暴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2年冬季辽宁最大的1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5.
对气象信息网络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数值模拟在国内外云物理、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数值模拟对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87.
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和诊断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上提出建立辽宁短期气候物理影响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对气候灾害年景进行了诊断预测。  相似文献   
88.
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方法及其业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荣花  李月安  晁淑懿  任金声 《气象》2004,30(12):47-52
介绍了双层多因子综合相似的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具有明确动力学和热力学意义的地转西风动量经向输送和经向温度梯度诊断量,同时强调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键作用,并考虑了对流层中、低层500hPa高度和850hPa温度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与过去业务应用的单层相似预报模型相比较,不仅物理意义和天气学含义明确,而且更符合对具有复杂动力和热力机制的降水预报的考虑。5年的预报试验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中期趋势预报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9.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90.
青海对流云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文 《气象科技》2004,32(5):343-347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对流云模式和2002年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暖雨过程不易启动。降雨主要是由于霰落入暖层融化,雨水的蒸发是雨水减少的主要机制。霰在降水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霰的生成又与冰晶密切相关。冰晶是霰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霰生长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动转化生成,而较少由雨滴冻结生成。霰胚通过收集过冷云水和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生长。冰晶的生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冰核的核化,因此,自然冰核的数浓度对整个降水过程都有影响。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