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6篇 |
免费 | 230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26篇 |
地球物理 | 47篇 |
地质学 | 361篇 |
海洋学 | 402篇 |
综合类 | 50篇 |
自然地理 | 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5):1-12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统鹰山组岩溶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以成像测井为主要手段,综合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常规测井资料,研究塔中北斜坡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岩溶结构特征;根据成像测井资料对单井进行刻画,分析岩溶结构垂向发育特征,提出鹰山组岩溶为潜水面控制的碳酸盐岩岛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识别出溶洞、溶孔、裂缝和溶孔—裂缝4种主要的岩溶结构单元,每种结构单元在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上响应特征不同。溶洞发育段在常规测井资料及解释数据交会图上响应特征明显。研究区发育至少3套溶洞,分别位于距不整合面5.0~20.0、40.0~100.0、150.0~200.0m埋深处。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鹰山组岩溶发育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993.
山东海域海上风资源丰富,风电规模化开发条件好。为了解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征,以顺利推进近海风电场的开发,选取黑山岛附近海域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海域进行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域海底地形平缓,整体水体较浅,最浅10 m,最深25 m,平均17.5 m。研究区内沉积物主要呈青灰色、灰色、浅褐色。沉积物类型主要粉砂,粉砂含量均在75%以上,全区分布。沉积物峰态主要表现为平坦、中等、尖锐3种。研究区西区海底表层沉积物分选系数为1.35~1.8,东区海底表层沉积物分选系数为0.9~1.75。整个研究区海域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在4.3Φ~5.9Φ之间变化,沉积物颗粒较细,以粉砂为主。分析表明,这种地形地貌及沉积物特点反映出研究海域属于离岸海域,水动力作用较弱,适于进行海上风电开发等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在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橄榄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不仅受到母岩浆成分的控制,而且还受到岩浆的结晶分异、部分熔融程度、压力、岩浆混合作用以及橄榄石与残余岩浆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学术界基本的认识是,橄榄石的成分主要与源区、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岩浆演化程度有关,是鉴别玄武岩是否为原始岩浆的重要证据,根据橄榄石的Fo值可以恢复岩浆是富镁还是富铁的。之前的学术界很少认为橄榄石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有关。本文在对全球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岛弧玄武岩(IAB)中橄榄石主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后发现,橄榄石也有判断构造环境的功能,尤其OIB 橄榄石在许多元素含量上与MORB 和IAB 的橄榄石不同,可以通过Ni、P、Mg、Fe、K 和Mn等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的区分。目前的情况是,OIB 与IAB 中的橄榄石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区分开,但MORB 与IAB 中的橄榄石很难区分,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全球全体数据研究表明,OIB 的橄榄石富Ni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本文认为,MORB 和IAB 来源于亏损的上地幔,故其橄榄石的Fo值高;OIB来源于富集的下地幔,可能Fe-Ni地核对OIB橄榄石化学成分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故导致OIB的橄榄石贫Fo和富Ni。 相似文献
997.
998.
在USLE/RUSLE中,降雨侵蚀力与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具有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考虑到两者的时空耦合性,采用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计算-y法,得到了海坛岛不同月份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第i月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值)和不同地类的年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为岛内土壤侵蚀预报和水保工作提供参考.对第i月的地表ND啊值与年C/Ci值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两组线性回归参数.年C值与11月份的地表NDVI拟合程度最好,NDVIi与C1值的拟合程度好于年C值与NDVLi最后得到海坛岛通用的Ci值估算模型G=1.007—1.119-ND%,该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8,可用于计算岛内各月份的Ci值. 相似文献
999.
高出海平面的洋岛和低于海平面的海山是成熟大洋最重要的特征。笔者通过野外调查,于西藏自治区贡嘎县昌果乡普夏东侧的“原桑日群”中新识别出普夏洋岛。通对普夏洋岛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及锆石U-Pb定年,认为普夏洋岛具有典型的“玄武岩+灰岩”岩石组合,其中的玄武岩为典型的洋岛玄武岩,形成于以成熟洋壳为基底的洋岛海山环境。普夏洋岛玄武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03.9±1.6Ma和219.5±2.0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综合研究认为,普夏洋岛是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发现的较早的洋岛海山之一,证明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在三叠纪已具有成熟的洋壳,普夏洋岛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形成的桑日群增生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夏洋岛的发现,丰富了新特提斯洋的研究内容,为反演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浙江朱家尖岛东沙海滩沉积与地貌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质海滩是浙江沿海的稀缺资源,以朱家尖岛东沙海滩为例,开展海滩沉积与地貌演变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浙江岬湾型海滩发育的区域特性。通过2010-2012年4次地形重复测量对比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东沙岸滩沉积地貌相带分布变化明显,沉积物自岸向海分别为砾石、中砂、细砂、粉砂、黏土质粉砂,海滩地貌呈现季节性调整,冬季为滩脊-沟槽地貌,夏季为平坦缓坡地貌,水下岸坡表现为冬淤夏冲。水动力(波浪、潮汐)、沉积物来源和人类活动是影响东沙海滩发育演变的主要因素。崩破波方式和较大的潮差,使东沙海滩呈现为无沙坝发育的消散性状态。丰富的长江入海悬浮泥沙来源,导致东沙海滩粗颗粒砂质沉积物分布范围变小,砂泥分界线向岸靠近。采砂、海塘修筑等人为活动减少和阻断了沿岸粗颗粒沉积物来源,造成海滩侵蚀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