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通过对西太平洋雅浦海沟不同水深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稳定同位素(δ13C)、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SSA)等参数的分析,探讨了雅浦海沟不同水深沉积颗粒物来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雅浦海沟沉积物TOC含量和δ13C平均值分别为(0.34%±0.14%)和(-20.8‰±0.7‰),其中海洋浮游植物、陆源土壤和维管植物来源有机碳(OC)的贡献分别为(70%±3%)、(22%±3%)和(8%±2%),且不同水深差异不大,海沟内沉积物的横向输运可能是深部沉积OC的重要输入途径。由于水深更深站位沉积颗粒物中具有更强的微生物活动和在水柱中更长的保留时间,导致其TOC和TN含量较低,但δ13C无明显差异。水深较浅站位TN含量、SSA、粒径组成和中值粒径等参数垂向变化波动较更深站位更为显著,表明海沟沟壁水深较浅处物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不稳定。同时,由于低OC含量、低SSA以及高密度的海底火山喷出岩在海沟水深较浅的沟壁坡折处的广泛分布,导致该区域粒径组成与T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较深站位中TOC含量与粉砂呈正相关,与砂和黏土含量呈负相关。整体而言,雅浦海沟沉积物中粉砂粒级颗粒物是OC的主要载体,而SSA是影响海沟沉积OC剖面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地形起伏对模式地表长波辐射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陈斌  张耀存  丁裕国 《高原气象》2006,25(3):406-412
初步探讨了数值模式中次网格区地形起伏(高度、坡度)对长波辐射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高度的次网格变化对辐射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其相对误差一般<2%,但不同分辨率的地形高度场会产生不同的坡度计算误差,低分辨率地形资料所计算的坡度分布相差不大,但坡度的量级存在较大偏差。地形的分辨率越高,实际计算结果的偏差越小。而高分辨率地形资料计算实例表明,地形坡度引起的区域相对辐射误差可达到10%以上。因此,在数值模式中,网格区地表长波辐射计算结果对地形起伏的敏感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3.
气体吸附法测定坡缕石的比表面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缕石(P)是一种含水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层链状的晶体结构。本文采用气体吸附法测定了安徽嘉山地区坡缕石的比表面积,结果证明,坡缕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数值在130m~2/g左右,为凹凸棒粘土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4.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研究中的晶粒度与粒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理论估算及实验数据验证,发现6/a(a为晶粒粒径)可以很好地表示晶粒的比表面积。结合吸附理论模式讨论发现参考元素Al、Li等的粒度效应和重金属的粒度效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海洋自生矿物必须考虑到晶粒度效应,在陆源碎屑对重金属吸附的粒度效应校正中粒度可代替晶粒度;重金属含量随粒度变化的曲线为双曲线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点分析粒度<3μm的颗粒。  相似文献   
105.
锌镉还原法测量海水硝酸盐中锌卷的形状和面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调查规范》(GB1 2 763.4 91 )的锌镉还原法规定 ,与 5 0mL水样起反应的锌卷面积是 30cm2 。在面积完全相同的条件下 ,将规定的 1 .5cm内径的圆筒式锌卷改成曲线内间距 2πa不小于 1 0mm的阿基米德螺旋式锌卷。用螺旋式测出白令海海水的硝酸盐浓度比圆筒式的高了约 1 1 %。采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来配制高、中、低三档浓度的硝酸盐标准溶液 ,进行螺旋式锌卷的面积试验。结果证实 :《海洋调查规范》(GB1 2 763.4 91 )规定的反应面积没有过量。在 1- 1 7μM浓度范围内 ,两种锌片批号F980 72和 931 2 1 0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引起浓度的相对误差超过 1 0 %。  相似文献   
106.
在测定坡缕石及其超细粉体的比表面积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坡缕石内外比表面积的方法,并计算了坡缕石及其超细粉体的内外比表面积;从比表面积的角度,探讨了超细加工对坡缕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化学特征数值统计及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布于华南(尤其是香港)地区全风化花岗岩与地质灾害关系密切。其物化指标统计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研究似很欠缺。通过对香港九龙两处边坡上部3个探坑中48个全风化花岗岩样品物理化学实验结果分析,本文给出了物理化学性质统计值,并对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这就将物理化学指标问相关关系具体量化,揭示了它们同矿物成分间的关系,并可对化学、物理化学和矿物学实验分析结果进行校验。本文结果对分析其风化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人类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区域性及人群间差异,在人类学的研究中被用作亲缘关系的证据.一般认为人类头面部的形态具有区域性分布特点,头面部的大小和形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尤其受居住地的气温的影响,但学术界对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头面部体质特征的影响程度还不是很清楚,因缺少对性状来源的深入探讨,常把趋同特征用作亲缘关系的证据,得出的结论往往被质疑.本文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18个考古遗址出土的295例现代人头骨为研究材料,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脑颅的头盖部和面颅的颧骨部分的表面积,对不同纬度人群头面部大小的变化规律及与年均温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头面部的形态特征具有适应性,现代人群头面部表面积在全球范围内有纬度性变化,也与当地温度有密切联系:头盖部的面积与纬度呈明显正相关,与温度呈明显负相关;颧骨面积和头颧指数(颧骨面积/头盖部面积)与温度呈明显负相关,与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纬度的升高,头盖部面积明显增大;随着年均温度的升高,头盖部和颧骨的面积及头颧指数有显著减小的趋势.本文研究有助于区分同源特征与同功特征的问题,对人类体质适应性的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加气硅化黄土的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镜、数字图像方法和表面积孔隙分析仪研究了天然黄土和固化龄期13,19,24 a加气硅化黄土的微结构和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天然黄土和加气硅化黄土的微结构均以粒状架空结构为主;加气硅化黄土架空孔隙内充填有少量凝胶;这些凝胶附着在骨架颗粒表面,增大了颗粒间的接触面积。与天然黄土相比,硅化黄土孔径分布基本无变化,平均孔径、面积比和孔隙体积没有降低,但孔隙表面积从17.810 4 m2/g 增加到27.473 5 m2/g。加气硅化黄土的机制是保持黄土架空孔隙基本不变,通过凝胶薄膜强化了黄土微结构中胶结物的强度,将骨架颗粒黏结成为一个空间网状整体,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并提高了其工程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0.
王秀云  陈晔  周卫波 《测绘科学》2006,31(4):144-145,136
本文主要介绍和研究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建立在G IS的基础上,利用江浦县1∶25万、1∶5万地形图、六合县1∶5万地形图的数字化等高线生成的DEM数据,自动提取坡度信息、计算坡度的正割值信息,并分别与江浦县和六和县的同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栅格数据进行叠合分析,得出两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表面积和投影面积数值。并经不同比例尺、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区域内各类土地的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提取的表面积在一定研究范围内,对于那些坡度较大而且面积亦大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准确统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