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626篇
海洋学   316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植被覆盖特征影响光合作用和反照率,是表面能量估计中的主要因素。该文论述一种为进行气候研究提取植被特性的半经验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多角度观测数据,有希望用诸如POLDER等遥感数据,产生表面参数的全球图。  相似文献   
922.
923.
924.
925.
926.
1986—1987厄尔尼诺事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华 《大气科学》1994,18(Z1):847-855
用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在观测到的风应力和热量、水汽通量驱动下,对1986—1987厄尔尼诺(E1Nino)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各种变量场的时空结构及其演变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1986—1987厄尔尼诺现象。始于1986年年中,赤道西太平洋的西风异常所推动的向东表层洋流不断向中、东太平洋输送暖水,至11月份,大量暖水在日界线附近堆积,造成海面上升(达32cm)和斜温层(用20℃等温线深度表示)加深。1986年年底的强西风异常激发出赤道Kelvin波,并向赤道东太平洋和南美沿岸传播,使那里的斜温层加深和海面上升,且具有双峰结构;Kelvin波所伴随的垂直冷平流的减弱造成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上升;1987年春季在中、东太平洋和南美沿岸地区存在强的正海表温度异常,并伴随着整个赤道太平洋斜温层东西方向变平、赤道潜流弱而中心位置变浅。厄尔尼诺相伴随的热带太平洋环流异常首先于1987年年中从东太平洋开始消失,而中、西太平洋则一直维持到1988年初。  相似文献   
927.
黄铁矿表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硫元素在煤中的赋存,对煤硫元素的主要载体黄铁矿的表面进行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在硅油保护下得到了黄铁矿表面高分辨率图象。根据黄铁矿晶体结构的几何分析,所观察到的是黄铁矿{220}表面的原子分布,黄铁矿的能带结构资料及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均表明,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应首先观察到黄铁矿表面的铁原子,但作者首先观察到的却是黄铁矿表面的硫原子,此外,作者根据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认为。无论是在{210}文向还  相似文献   
928.
矿物的表面改性,意味着矿物的增值。改性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功能方面的考虑,有环保的要求,有装饰的需要等。表面改性使最终产品的改善是无止境的,这是矿物生产和加工者赖以生存之处。加强科学试验,正确评价每种矿物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法,使矿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矿物表面改性,根据要求改性精度不同,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影响表面改性的重要因素:矿物经受剪切作用的高低,这种剪切作用会影响矿物的表面能和粒度,添加剂对温度的敏感性,操作中时间、温度的关系,物料在容器中的运动状态,物料的停留时间,试剂的添加方法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929.
我国内陆沙漠与海岸沙丘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吴正 《中国沙漠》1995,15(3):201-206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对我国内陆沙漠与海岸抄丘石英颗粒表面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认为,无论是内陆沙漠砂或海岸沙丘砂,其石英颗粒都具有较好的磨圆度,表面有碟形坑、麻坑及SiO_2沉淀物等代表风成环境的典型特征;此外,还叠加有代表原生沙物质来源于水下环境的V型撞击坑、撞击沟等痕迹。然而,受环境尤其是气候影响,其表面结构特征仍有差异,表现在内陆干旱区大陆性气候的沙漠砂的风成机械作用和化学沉淀作用,都要比沿海湿润季风性气候的海岸沙丘砂强烈;但海岸沙丘砂的化学溶蚀作用却比内陆沙漠砂要明显。同属海岸抄丘环境,其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表现为北方温带海岸沙丘砂的机械作用痕迹强;而南方热带海岸沙丘砂的化学作用痕迹发育,但机械作用痕迹并非少见,仍然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