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史迪  阎广建  穆西晗 《遥感学报》2009,13(6):1039-1052
针对已有地形纠正方法的不足, 在山区辐射传输模型简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水平地面上接收到的漫射辐射与垂直于太阳方向表面接收的直射辐射比例因子的概念, 建立了仅需要太阳角度信息和大气模式作为输入参数, 主要针对地形效应本身进行纠正的简单纠正模型, 可以将复杂地形区光学遥感影像表观辐亮度纠正为无地形影响的水平地表辐亮度, 并以TM影像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2.
根据1977—2016年历年8月南黄海断面标准层调查资料,采用时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黄海断面8月份低氧、贫氧长期时空演变与机制。溶解氧(DO)含量与表观耗氧量(AOU)年际变化分别有4种主要时空模态,溶解氧含量第一模态与表观耗氧量第一、二模态是断面海域显著线性低氧、贫氧趋势的主要影响分量,溶解氧第二~四模态与表观耗氧量第三、四模态为准平衡态长期变化。南黄海夏季低氧、贫氧变化的主要机制是生物活性组分(BAC)耗氧过程增多和增强,低氧和贫氧准平衡态长期变化的主要机制是生物活性组分、饱和溶解氧与海流输送的增减氧效应处于准平衡态状态。黄海冷水团中平均溶解氧含量、表观耗氧量存在显著线性低氧、贫氧趋势。南黄海夏季表层海气氧通量强度显著线性减弱,并且呈现“氧源”、“氧汇”相间变化。黄海夏季风生环流、海气氧通量强度逐渐减弱为黄海夏季低氧、贫氧发展提供了物理条件。目前黄海溶解氧含量、表观耗氧量场季节循环时空分布已经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一种利用MODIS图像提取二类水的经验算法,该算法是利用一类水和二类水在可见光区的表现反射率差别很大,而在近红外波段的表观反射率基本相同的特性来完成的。利用该算法对不同地区的海岸带进行了二类水的提取,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绿泥间蜡石及其寄主表观单晶的自组织成因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绿泥间蜡石及其主晶的层堆垛结构特征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非平衡条件下,此类晶体自组织成因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沈括规”.其数值模拟结果已成功地解释了表观单晶中两个层次的自组织有序现象.因此,研究客体被证实为成分间于锂绿泥石与叶蜡石的过饱和硅酸盐溶液在非平衡条件下的结晶物.  相似文献   
55.
在加筋土工程中加筋与填土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该工程的稳定性。室内拉拔试验结果表明,双向土工格栅与黏土界面的表观摩擦阻力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的法向应力作用下,双向土工格栅与黏土界面间的破坏形式为土工格栅的整体拔出破坏;当法向应力增加到一定值后,双向土工格栅与黏土界面间的破坏形式由土工格栅的整体拔出破坏转变为土工格栅的纵肋拔出破坏;双向土工格栅整体拔出破坏时,表观黏着力小于纵肋拔出破坏时的表观黏着力,而表观摩擦角则相反。  相似文献   
56.
渤海冬季溶解氧与表观耗氧量年际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渤海断面1978-2013年历年2月表底层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观测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最大熵谱和延迟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渤海冬季表底层溶解氧年际变化主要有2种时空模态:开阔海型和黄河口型,第1种模态时间分量为显著周期和线性下降趋势变化,表底层水体存在溶解氧显著线性降低趋势;第2种模态时间分量为显著周期准平衡变化。渤海冬季表底层表现耗氧量年际变化主要有2种时空模态:渤中-黄河口型和辽河口型,第1种模态时间分量为显著周期和线性上升趋势变化,表底层水体存在显著线性贫氧趋势;第2种模态时间分量为显著周期准平衡变化。冬季渤海中部和黄河口附近海域是出现溶解氧降低与贫氧状况显著线性趋势的主要海域,海洋生化效应和冬季水温模态年际变化是影响渤海冬季溶解氧、表观耗氧量模态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渤海冬季表层溶解氧、表现耗氧量时空模态出现10a尺度跃变。  相似文献   
57.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were reared at four stocking densities—high density D 1(final density ~39 kg/m 3), medium densities D 2(~29 kg/m 3) and D 3(~19 kg/m 3), and low density D 4(~12 kg/m 3)—for 40 day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their growth performance, body composition and energy budgets. Stocking density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pecific growth rate in terms of weight(SGR w) but did affect specific growth rate in terms of energy(SGR e). Stocking densi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ration level(RL w and RL e), feed conversion ratio(FCR w and FCR e) an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rate(ADR). Ration level and FCR w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ensity. Fish at the highest density D 1 and lowest density D 4 showed lower FCR e and higher ADR than at medium densities. Stocking densit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rotein and energy contents of the body but did not affect its moisture, lipid, or ash contents. The expenditure of energy for metabolism in the low-density and high-density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edium-density groups. Stocking density affected energy utilization from the feces but had no effect on excretion rate. The greater energy allocation to growth at high density and low density may be attributed to reduced metabolic rate and increase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rate.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will assist selection of suitable stocking densities in the Atlantic-salmon-farm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制备淫羊藿苷元自微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肠吸收特性.方法 在考察淫羊藿苷元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以油酸乙酯为油相,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制备淫羊藿苷元自微乳,采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稀释后所得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初步分析其肠吸收特性.结果 所制备的淫羊藿苷元自微乳稀释后,微乳平均粒径为55.6 nm,Zeta电位为-30.8 mV,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3.52±0.3)×10-6 cm/s.结论 淫羊藿苷元自微乳制剂稳定,体外研究显示自微乳系统能够促进淫羊藿苷元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59.
吴盛殷 《天文学报》1997,38(4):405-411
在相对论喷束模型中,假设源的核在观测者静止坐标系中不动的前提下,推出了现在已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计算相对论等离子团横向视速度的公式.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对核固定不动的假设提出了怀疑,认为有必要重新估价表现横向速度公式的正确性,并在更普遍的框架下,找出该公式的修正形式.本文试图对几种根据目前对射电源一般结构认识提出的模型,初步探讨这种修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0.
高分五号(GF-5)号卫星所搭载的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能够对地球进行多波段,多角度和的连续观测,其数据对研究全球大气云分布及云辐射反馈作用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法国多角度偏振载荷POLDER(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the Earth’s Reflectances)云检测算法为参考,结合DPC多波段反射率、偏振反射率、表观压强等信息开发了一个适用于DPC的云检测算法。算法主要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阈值方法对云像元进行检测,同时引入表观压强对不同高度的云(如卷云、层积云等)进行进一步的条件约束,然后利用865 nm波段偏振反射率对海表反射的太阳耀斑区进行识别,修正了反射率阈值识别云像元时受到的太阳耀斑干扰。为了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利用2018-10-01的MODIS的MOD06云掩码产品与本文云检测算法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从目视判读结果可以看出本文云检测结果与MOD06产品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随后又利用2018-10-01—04的CALIPSO-VFM数据与本文云检测结果和MYDO6云掩码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计算了中低纬度区域(60°N—60°S)的云/晴空像元命中率和云/晴空像元错误预报率,计算结果显示算法云命中率均值相较MYD06云掩码产品高出13.501%的前提下云错误预报率仅高出3.561%,可表明该算法在全球中低纬度区域有着良好的云检测效果。本文提出的云检测算法,可为后续DPC的云参数、水汽、气溶胶等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