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太湖水体3种典型水质参数的高光谱遥感反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兵  申茜  李俊生  张浩  吴迪 《湖泊科学》2009,21(2):182-192
以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的太湖为研究区,设计并实施了2次太湖航空遥感综合实验,获取了太湖7条航带、冬夏两个时相的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通过6次太湖地面试验,采集了多时相的太湖水体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单化固有光学量数据库;面向叶绿素、悬浮物和黄色物质3种典型水质参数,发展了基于生物光学模型和单位固有光学量数据库的水质参数反演分析方法;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器Will图像和航天高光谱遥感器CHRIS图像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检验,获得了较好的水质参数图像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52.
黄东海海区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春季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海洋光学研究领域中,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是两大主要研究内容。通过2003年黄东海试验获取的表观光学参数中的水下遥感反射率rrx(λ)、固有光学参数中的后向散射系数bb(λ)和水体吸收系数α(λ),建立了区域性、季节性的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之间的经验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误差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3.
太湖梅梁湾南部水体有机污染物降解表观动力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机污染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20℃和30℃恒温振荡条件下,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定量模拟和研究了太湖梅梁湾南部附近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COD(Mn)降解的一级反应过程.应用Arrenius系列公式,分别得到20℃和30℃下的降解速率常数(k20=0.01856d(-1),k30=0.0364d(-1))、表观活化能(Eu=4.9×104J)及指前因子A.提出太湖梅梁湾南部水体COD衰减表达式为:Ct=C0·exp[-1.49×10e7(-4.9×104/RT)t].  相似文献   
154.
额济纳绿洲胡杨的光合特征及其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额济纳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控制光强、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子,阐述了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胡杨阳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胡杨阴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照、温度和CO2浓度皆对胡杨的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分别遵循Farquhar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在不同CO2浓度下,光饱和点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则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在相同的CO2浓度条件下,阳叶的光补偿点高于阴叶;在不同光强下,表观羧化效率也随光的增强而增大。CO2补偿点随光强的增强而有所下降,且在同等光强条件下,阴叶的CO2补偿点大于阳叶。  相似文献   
155.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文给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500~1000a最大  相似文献   
156.
近年来,我国科研领域对于生物系统工程项目的探索在不断深入,有一些科研成果值得广泛推广,其价值极高。生物系统工程与科学是对系统论、工程方法、计算方法及实验方法进行交叉整合的应用与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系统遗传学与生物技术—细胞分子生物系统的合成这一课题,得出系统科学对计算机科学、人工机器的仿生学的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论断,为生物技术科研领域充实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7.
为进一步研究风云三号(FY-3B)土壤水分降尺度获取高分辨率土壤水分的方法,使其更适用于农业、水文、生态等区域尺度的应用要求,以MODIS为数据源,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为研究区,利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pparent thermal inertia,ATI)与温度植被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ind...  相似文献   
158.
冻结孔泥浆置换已成为岩层冻结法凿井的必需环节,但冻结管下放易遭遇浆液黏滞阻力过大,甚至被“抱死”导致钻孔报废。为深入掌握深孔环境中水泥浆及其与泥浆混合浆的性能劣化规律,以表观黏度作为衡量指标,考虑养护时间、温度、失水状态及混合浆的体积比等因素,分别开展缓凝水泥浆、混合浆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养护时间20 h内,水泥浆和混合浆的黏度均随养护时间延长而增长,但混合浆黏度值及增长速率远超过水泥浆;二者黏度与温度之间呈非线性变化关系;失水状态加速浆液的黏度增长,尤其是对混合浆的黏度影响更大;混合浆的黏度与体积比之间呈现为非线性关系;与缓凝水泥浆相比,混合浆的黏度剧增等性能劣化现象,受养护时间、温度及失水状态的影响都更为显著。分析认为,水泥与泥浆的混合浆液的黏度骤升、流动性大幅下降甚至丧失,是冻结管下沉阻力过大甚至被“抱死”的关键原因;因此,控制浆液混合段高度,抑制混合浆的黏度增长,是保证冻结管安全顺利下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9.
青海湖水表光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湖是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之一。论文结合2003年8月对青海湖水光学特性现场调查的工作情况,分析并给出了试验区域水体光学特性的基本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0.
长江口邻近海域九月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9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氧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月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氧(DO)处于不饱和状态,不饱和程度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加大.9月底层水仍然存在大面积的贫氧区,但是其分布范围明显小于8月的而大于11月的.垂向DO变化特征显示存在强跃层型、跃层型、弱跃层型及无跃层型四种剖面类型,依次代表水体层化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水体层化是控制底层水体贫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