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91篇 |
免费 | 2551篇 |
国内免费 | 14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64篇 |
大气科学 | 1537篇 |
地球物理 | 2394篇 |
地质学 | 3396篇 |
海洋学 | 951篇 |
天文学 | 453篇 |
综合类 | 516篇 |
自然地理 | 3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23篇 |
2023年 | 357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394篇 |
2020年 | 393篇 |
2019年 | 429篇 |
2018年 | 338篇 |
2017年 | 308篇 |
2016年 | 367篇 |
2015年 | 360篇 |
2014年 | 496篇 |
2013年 | 399篇 |
2012年 | 483篇 |
2011年 | 457篇 |
2010年 | 456篇 |
2009年 | 459篇 |
2008年 | 487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371篇 |
2005年 | 351篇 |
2004年 | 340篇 |
2003年 | 284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309篇 |
2000年 | 238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203篇 |
1997年 | 215篇 |
1996年 | 179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65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157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兴起,轨道以及沿线附近建筑物承受低幅值小应变振动荷载的作用。对于小应变振动下土体的有限元计算,如何确定连接应力和应变之间纽带的刚度张量E,对于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来分析高速铁路轨道以及沿线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至关重要。低幅值小应变振动下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随剪应变幅值的变化是反映土体刚度及阻尼特征最重要的两个参数。通过共振柱试验发现,振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剪切模量G必须通过振动应变幅值和固结围压共同来确定,即使在小应变(剪应变幅值10-6 <10-4)振动下,也会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Davidenkov模型是在双曲线模型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拟合剪切模量曲线G/Gmax-? 和阻尼比曲线D-? 的试验结果而提出的,不足之处在于Davidenkov模型的拟合参数过多,关键参数γ0的取值没有明确的物理方法。对于低幅值小应变振动情形,为了简便起见,忽略大应变振动情形下由于循环效应和速率效应引起的强度变化,在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由给定应力状态下的静抗剪强度τf与最大剪切模量Gmax的比值来确定的参考剪应变?ref来代替Davidenkov模型中的拟合参数?0,尝试提出简化的两参数Davidenkov模型,并通过共(自)振柱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计算低幅值小应变振动情形下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2.
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是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由于土体微观结构的变化造成了重塑土与原状土的力学特性上的差异。采用应变型和应力型结构性宏观参数来表征这种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将应变性结构性参数引入到等向固结过程中去,用以描述常规三轴试验中剪切前的等向固结过程以及剪切时球应力对结构性土体的影响。实现应变型和应力型结构性宏观参数对整个三轴剪切过程的描述。修正剑桥模型对正常固结重塑黏土的三轴压缩试验能做出准确地描述,但对超固结黏土及原状土,即具有结构地土体,则不能给出准确地描述。将应变型和应力型结构性宏观参数引入到修正剑桥模型中,实现修正剑桥模型的结构化。该结构性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常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相差不多,只不过多了球应力与土体结构性体应变的关系式、偏应力与土体结构性广义剪应变的关系式。经过数值模拟比较,结构性修正的剑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原状土的结构性演化过程,能描述原状土结构的整个破坏过程,在多种应力路径下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3.
144.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在水文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文献追踪和分析,重点讨论了电阻率与含水率、渗透系数、含盐量等水文地质表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就该方法在地下水资源勘查、溶质运移动态监测以及水文地质参数反演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剖析,阐述了ERT探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针对ERT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5.
146.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岩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研究了含软弱滑动带的岩质滑坡滑动体、滑动带和滑床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及滑动带的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床密度、滑体及滑动带的弹性模量、滑动带及滑床的泊松比和滑动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滑坡稳定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而滑体及滑动带土体密度、滑床的弹性模量和滑体的泊松比与滑坡稳定性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软弱滑动带的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软弱滑动带的泊松比和滑床的弹性模量,其他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大岗山坝区岩体现场剪切蠕变试验及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剪切蠕变试验是了解岩体剪切蠕变特性的最重要手段。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硬、脆、碎"辉绿岩脉进行了现场剪切蠕变试验,分析了岩体的剪切蠕变变形规律和剪切蠕变速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应力较小时坝区岩体剪切蠕变仅呈现出减速蠕变和稳态蠕变2个阶段;当剪应力接近屈服强度时,坝区岩体剪切蠕变速率由渐变增长转为突变增长,岩体在短时间内即发生破坏,呈现出加速蠕变特性。恒定正应力下辉绿岩体的稳态流变速率与剪应力之间可用指数关系来表征。根据剪切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岩体剪切蠕变模型辨识。辨识表明,西原模型可以较好反映坝区辉绿岩脉的剪切蠕变特性。通过优化反演获得坝区岩体的剪切蠕变参数,为坝基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从最小二乘法的角度出发,采用改进的阻尼牛顿算法求解泰斯单井井流模型的线代方程组,并利用二点降深比值法来预选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初值,使计算工作量大约为减小,同时放宽了参数初值对线代方程组迭代收敛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