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16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6年   2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C. C. YOUNG 《地质学报》1942,(Z2):304-322
正 During the late spring of 1941, Messrs. M. N. Bien, T. H. Mi and the present writer were fortunate enough to discover several localities of vertebrate fossil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will be reported in another paper' and need not be repeated there. Most of the fossils were derived from the hill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刺络拔罐疗法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自建库至2023年3月5日有关刺络拔罐疗法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1662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以宋亚光为代表;高产机构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刺络拔罐疗法研究领域作者间合作欠紧密,机构间跨区域合作较少;我国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疗效、中医疗法、中医观察等方面,近年中风或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今后各机构间应注重跨区域合作交流,促进信息资源合作共享,加强基础研究,促进该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纲、双壳纲以及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分别选取了3种中国沿海常见的品种——东风螺、弯竹蛏、斑节对虾,提取并分析它们的壳基质蛋白。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发现特定的蛋白质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①N66蛋白(一种碳酸酐酶)通常存在于弯竹蛏中,但不存在于东风螺和斑节对虾中,揭示N66蛋白质具有特异性,在未来的物种鉴定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②角质层蛋白AM1199和CP14.6存在于斑节对虾的表皮结构中,在东风螺和弯竹蛏中未检测到;③血蓝蛋白同时在3种动物外壳的基质蛋白中被鉴定出来,揭示了其在不同物种的外壳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为壳基质蛋白在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外壳中的鉴定提供了基础,也为探索不同物种的生物矿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蓝蛋白C末端(FcHC-C)的抗菌功能,将血蓝蛋白基因FcHC的2个C末端基因片段连接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PIC9K/FcHC-C。该载体经SalI酶切后,采用PEG法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后,阳性克隆通过含有G418的YPD平板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子。重组毕赤酵母利用甲醇诱导表达目的基因。经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酵母工程菌成功表达了血蓝蛋白C末端片段(rFcHC-C1和rFcHC-C2)。抑菌活性鉴定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FcHC-C1和rFcHC-C2作为阴离子抗菌肽具有抗真菌和抗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海洋科学》2012,36(3)
以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纯化得到高纯度血蓝蛋白,以其作为抗原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从而获得高效价的兔源多克隆抗血清。进一步通过ProteinA抗原亲和纯化的方法对该抗血清纯化,最终获得效价更高、检测特异性更好的血蓝蛋白多克隆抗体。应用该抗体进行Western检测发现,鲍血淋巴中存在着多样的血蓝蛋白衍生产物;进一步结合质谱技术对其中35kDa条带进行鉴定发现,其来源于血蓝蛋白I型亚基的H结构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虾血对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影响,以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增生性瘢痕块分为对照组(A组)、虾血治疗组1(B组)和虾血治疗组2(C组),以不同组瘢痕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虾血治疗对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肉眼观察虾血治疗组的瘢痕较空白对照组有改善;光镜下见虾血治疗组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含量降低且排列较规则有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虾血治疗组2微血管均数较少,抑制疤痕增生效应最好(p<0.01);虾血可能具有抑制兔耳增生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组织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继RFLP和SSR多态性标记之后的新一代遗传标记系统.本文采用EPIC的方法,分析了45个杂色鲍样品的血蓝蛋白HtH1基因第16内含子(H1 intron 16)的SNP数据.这45个个体分别来自日本、台湾和汕头3个不同海域的野生或养殖群体.日本群体的血蓝蛋白HtH1基因第16内含子呈现出长度多态性,共有3种不同长度,分别是1 900、780、440 bp,测序结果表明3个等位基因可以互相比对;而台湾和汕头杂色鲍养殖群体的均为1 900 bp.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杂色鲍个体大约96 bp长的片段含有1个自身杂合SNP位点;台湾杂色鲍个体约133 bp含有1个自身杂合SNP位点;汕头杂色鲍个体约153 bp含有1个自身杂合SNP位点.13个台湾杂色鲍个体包含的SNP密度为约31 bp含有1个SNP;23个汕头杂色鲍个体包含的SNP密度为约21 bp含有1个SNP.这些数据表明现有的杂色鲍养殖群体包含了丰富的SNP位点,利用SNP分子标记进行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凡纳滨对虾血淋巴、类淋巴细胞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鹏  邱德全 《海洋通报》2005,24(1):27-30
以 ×L-15 培养基为基础,添加不同比例的胎牛血清和对虾肌肉提取液配制成不同的培养液,当 22×L-15培养基、胎牛血清和对虾肌肉提取液的比例分别为 60 %、20 %、20 %时,培养效果较好。培养液 pH 维持在7.0 ~ 7.2时血淋巴和类淋巴细胞生长最好,且类淋巴细胞迁出迅速。绝大部分血淋巴细胞贴壁迅速并伸展成多角样或披针形,一般存活 7 ~ 9 d,少部分呈悬浮状态的血淋巴细胞存活达 60 d 以上。培养中如未及时去除对虾血清,血淋巴细胞迅速衰老并死亡。类淋巴组织细胞 6 d可形成单层,迁出细胞主要有两种形态: 多角样和成纤维样,细胞可存活 16 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