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436篇
海洋学   28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本实验研究投喂底栖硅藻(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Nitzschia panduriformis var.minor Grunow、菱形藻Nitzchia sp.、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商业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摄食底栖硅藻和商业饲料后特殊动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菱形藻、筒柱藻和商业饲料组之间:SDA时间依次为:(22.0±1.0)、(22.0±0.5)、(20.0±1.5)和(22.0±1.0)h,没有显著性差异;摄食代谢峰值依次为:(27.0±1.2)、(30.0±1.7)、(29.0±2.1)和(32.0±1.2)mg O2·kg-1·h-1,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摄食水平依次为:(3.38±0.12)%、(3.75±0.25)%、(2.16±0.11)%和(6.37±0.19)%;摄食代谢比率依次为:1.93±0.10、2.14±0.19、2.07±0.19和2.29±0.20,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SDA总耗能依次为:1.43±0.15、2.19±0.19、1.94±0.21和2.35±0.22。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刺参SDA总耗能最低,SDA系数依次为:0.03±0.01、0.04±0.01、0.06±0.01和0.05±0.01,琴氏菱形藻微小变种组显著小于筒柱藻组(P0.05)。  相似文献   
732.
参考鳗鲡等鱼类线粒体DNA序列进行了中国花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其序列测定。得到中国花鲈的碱基序列为410bp,其A、T、G、C含量分别为101bp(24.63%)、112bp(27.32%)、72bp(17.56%)、125bp(30.49%),与鳗鲡等其他鱼类相同基因片断序列碱基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733.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全国金矿重点调查区调查评价”项目围绕甘南—陇南金矿金资源基地建设,在甘肃李子园—花崖沟金矿重点调查区围绕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开展调查评价工作。调查发现:九条沟—八卦庙地段金矿找矿潜力较大,区内中部花崖沟—大水沟一带发现一条矿化蚀变带以及余家塘、花崖沟西、麻地沟、大水沟4处矿点;其中花崖沟西经地表及钻探施工验证,估算金潜在资源量为10.88 t,具大型远景潜力。下一步将加强这一区域的综合研究,加大查证力度,开展深部验证,以期实现找矿突破,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734.
莱州群体花鲈渔业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莱州群体花鲈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报告了该群体的形态异质性、群体组成、年龄生长、性成熟与繁殖力、饵料食性以及洄游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从而不仅为中日花鲈的物种鉴定、种群划分提供基础资料,并为该鱼的人工增养殖及资源保护提供渔业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5.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0lx、50lx、500lx和2000lx)和不同光照周期(24L:0D、14L:10D、10L:14D和0L:24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 ponicus)浮游幼体存活、生长、发育及附着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显著影响刺参幼体的生长(P0.05),幼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速度的高低顺序为:500lx50lx2000lx0lx,不同光照周期下生长速度的高低顺序为:14L:10D10L:14D24L:0D0L:24D。(2)不同光照强度下,幼体的存活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大;0L:24D光周期下的幼体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3个光周期处理(P0.05)。(3)4种光照强度下,500lx处理组的幼体发育最快,9d时樽形幼体的发生率为30.9%,0lx处理组樽形幼体的发生率仅为5.2%,且致畸率高达17.7%,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强度处理(P0.05);4种光照周期下,10L:14D光照周期下的幼体发育最快,9d时樽形幼体的发生率为34.8%,显著高于其余光周期处理组(P0.05)。(4)幼体在不同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下变态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50lx500lx2000lx0lx,10L:14D14L:10D24L:0D0L:24D,光照强度与光照周期均显著影响幼体的变态(P0.05)。可见,提供一定的光照对刺参浮游幼体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736.
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的化学成分和降血脂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墨西哥海参(Holothuria mexicana)、菲律宾刺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的化学成分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海参的Arg/Lys比值和降血脂氨基酸(Gly,Arg)含量明显高于菲律宾刺参,而菲律宾刺参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高于墨西哥海参。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P<0.01),提高HDL-C和NO(P<0.05,P<0.01)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P<0.05,P<0.01),提高血清SOD和GSH-PX(P<0.05,P<0.01)活性。其中,墨西哥海参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菲律宾刺参。提示了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能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737.
复方新诺明在花鲈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22℃±3℃和16℃±2℃水温条件下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多次口服复方新诺明在肌肉、血液、肝脏、肾脏4种组织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药物在花鲈肌肉、血液、肝脏、肾脏中的残留用二氯甲烷提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 ,最低检测限可达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80%~90%。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温度下 ,复方新诺明在花鲈体内的残留和消除情况差异明显 ,药物的吸收率及其在组织中的消除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较高温度下吸收率高 (TMP)且消除速度较快。建议花鲈在22℃和16℃水温条件下口服复方新诺明的停药期应为32d和26d。  相似文献   
738.
奇云 《海洋世界》2006,(1):40-41
传奇乌龟庆175岁大寿 2005年11月15日,一只名叫哈里特(Harriet)的加拉帕戈斯陆龟在澳大利亚北部它“退休”后的居所迎来了自己的175岁生日。这一天,游客、动物保护者和媒体记者蜂拥而至,人们用不同方式来祝愿充满传奇的哈里特健康长寿。澳  相似文献   
739.
TTG岩石构造组合(或岩类)表征洋壳俯冲作用。本文提出TTG岩类的4个亚类:(1)镁安山岩系列(MA)低压型TTG亚类,形成于非常年轻和很热的洋壳俯冲,压力≤1 500~1 600 MPa,深度≤50~60 km,例如活动洋中脊俯冲的板片窗的边缘;(2)镁安山岩系列(MA)高压型TTG亚类,形成于比较年轻和较热的洋壳俯冲,压力≥1 500~1 600 MPa,深度≥50~60 km;(3)低镁(或非镁)安山岩系列(LMA)低压型TTG亚类,形成于洋内弧下地壳,压力≤1 500~1 600 MPa,深度≤50~60 km;(4)低镁(或非镁)安山岩系列(LMA)高压型TTG亚类,形成了大陆边缘弧山根带,压力≥1 500~1 600 MPa,深度≥50~60 km。对TTG岩类4个亚类的研究,并结合对无TTG形成的老的冷的俯冲带洋壳和冷的弧地壳以及幔楔有无岩浆产生等方面的研究,可以重建岩浆弧的壳幔结构和热结构,进而可为与洋俯冲有关的成矿作用提供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740.
黟县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北东段,是该区侵入新元古代基底中面积最大的复式岩体。本文对黟县岩体开展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该岩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体,岩石类型分别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12±19 Ma和150.6±3.3 Ma,即上述岩石分别形成于晋宁期和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钾质、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特征:高SiO2(>65%),高Sr/Y(>21.44)和(La/Yb)N(>11.57)比值,高Al2O3(<16%),低MgO(<2.20%),低Yb(<1.36×10-6)和Y(<15.11×10-6),但贫钠(K2O/Na2O>0.5%)。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钾质、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Al2O3(>16%),MgO(> 2.39%)和高TiO2(> 0.41%)等含量,高Sr/Y(> 15.49)比值,低Yb(< 1.93×10-6)和Y(<15.5×10-6)含量,具有相似埃达克岩特征。两者的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强烈亏损P、Nb,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两者均为Ⅰ型花岗岩。两期岩浆源区主要源自古老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晋宁期的闪长岩伴有地幔成分的参与。晋宁期的闪长岩可能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中,显示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汇聚过程;而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由挤压至拉张转换构造环境中,可能与古太平洋斜向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