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7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534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2137篇
海洋学   93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43篇
自然地理   4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青岛近海浒苔的污染与预防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青岛近海发生的浒苔污染事件,文章叙述了青岛市预防及治理浒苔污染采取的措施,并分析了浒苔污染的成因。提出应采取有效方法彻底解决近海水质的富营养化,才能预防浒苔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苏州地区2015年12月13—15日发生的一次典型的重霾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颗粒物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以期为该区域空气污染治理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利用WRF-Chem模式对此次重霾污染天气过程的污染气体成分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小时平均的PM_(2.5)、PM_(10)、CO、SO_2、NO_2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较高,达到0.68以上,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且日变化过程对应也较好。(2)通过分析此次污染过程的天气背景,发现污染形成期高空环流比较平直,中层为均匀的弱高压控制,地面受弱高压脊控制,这种形势容易导致颗粒物的堆积。后期地面等压线密集时,风速大,有利于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3)通过分析此次污染过程期间气象要素的变化发现,有逆温、风速小、相对湿度大等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导致此次污染过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4)HYSPLIT轨迹分析显示,此次重霾过程主要受北方大范围灰霾颗粒物南下影响,北方污染气团逐步南推,14至15日本地大气扩散条件差、污染物累积,最终导致本地污染加重,从而发生重霾事件。(5)火点图的分布进一步验证了此次重霾污染过程是由外来污染气团输入所导致。  相似文献   
93.
欧美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菲  王苏明  陈鸿汉 《地质通报》2010,29(6):907-917
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第一个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项目,当时检测指标只有20个(包括11个挥发性有机污染物、8种有机氯农药和1种多环芳烃)。"十一五"的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必测项目包含了38项(挥发性指标28项、有机氯农药9项和1种多环芳烃),取得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基本资料。但从对国外文献的调研来看,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的种类远远超过38种。为了更全面地掌握中国地下水的质量,有必要对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的地下水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进行研究,为后续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的增项做准备。通过检索美国环保局(USEPA)、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欧盟(EU)近年来的地下水质量年度报告和相关文献,调研了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类型,选出最常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形成最常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的检出率排序表,列出了检出率高的前50个污染物的名单。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现场调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了灌区土壤中Hg、Cd、Cr、Pb、As、Cu、Zn等7种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灌区土壤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看,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县所属采样点污染较严重;Hg污染最严重,地质累积指数为1.007~3.117,58%的采样点级别为3级,属中度污染到强污染,38%的采样点级别为2级,属中度污染;Zn污染程度次之,地质累积指数为-0.407~1.644,71%的采样点级别为1级,属无污染到中污染;Cd污染变异程度最大,地质累积指数为-2.705~3.312,70%的采样点级别0级,属无污染,但个别采样点达到了强污染;Cu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535~0.421,Pb为-1.119~-0.144,Cr为-1.005~-0.458,As为-0.562~0.077,除个别点外这些重金属污染级别皆为0级,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95.
长春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长春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已有了显著积累。在重金属的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微生物代谢活动明显增强,但微生物生物量却有较大的降低。微生物生理生态参数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Cmic/Corg)和代谢商QCO2(微生物呼吸作用强度与微生物量碳的比值)变化异常。研究表明,微生物特性可作为城市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变异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6.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2015年11月沈阳地区一次PM2.5 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垂直风场演变、大气边界层特征以及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过程中,沈阳市区PM2.5浓度长达81h超过250μg · m^-3 ,其中峰值浓度达到1287μg · m^-3 ,重污染期间PM2.5 /PM10 的比例最高为90%。受地面倒槽和黄淮气旋影响,近地面层持续存在的逆温层、高相对湿度和弱偏北风为颗粒物吸湿增长和长时间聚集提供有利的天气条件。风廓线雷达风场资料显示在重污染期间,近地面层存在弱风速区、凌乱风场和弱下沉气流。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计算了边界层通风量(Ventilation Index,VI)和局地环流指数(Recirculation,R),边界层通风量VI和PM2.5 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非污染日VI是重污染日的2倍,局地环流指数R在重污染天气前大于0.9,而在污染期间部分空间R小于0.8。通过后向轨迹模式和火点监测资料分析发现,沈阳上空300m高度气团来自于生物质燃烧区域,而且沈阳地区NO2和CO浓度的变化与PM2.5一致,说明本次重污染过程也可能和生物质燃烧有关。  相似文献   
97.
98.
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区航道的开辟与成功通航,船舶航行安全广受重视,因冰区通航条件对船舶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特殊且变化大,有必要分析极地冰区船舶航行时航路过程中的风险。探讨低温、浮冰、高纬度等特殊属性对船舶极地冰区航行安全的影响,结合船舶交通风险的特点,提出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风险状态概率转移的过程风险,构建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过程风险模型。基于马尔科夫过程假设,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的云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船舶航行进行时间连续的过程风险动态仿真。研究表明:夏季时期船舶在北极冰区东北航道航行过程风险整体上处于可通航状态,离散风险程度随时间而连续变化,总体呈现"M"型趋势,风险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99.
中国海洋志愿观测船现运行状态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船观测是中国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目前,中国海洋志愿观测船只呈逐年减少趋势,从过去的百余艘船只降至三、四十艘,并且从观测能力上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观测手段比较落后、观测要素单一、观测资料缺乏。从根本上讲,志愿船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制度化保障,因此难以形成业务化能力,并且不能有效的履行国际义务。本文将对志愿船现运行状态及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0.
Sulfates are a main constituent of aerosols, which sulfate aerosol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what can caus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lfate ions are contained in these aerosol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In this study, sulfur K-edge XANES was used to determine sulfate species present in size-fractionated aerosol particles based on the post-edge structure after the main absorption peak in the XANES region.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s part of the Japan-China joint project, "Asian Dust Experiment on Climate Impact" using a low-volume Andersen-type air sampler. XANES was measured at Beamline BL-9A at Photon Factory, Japan. A comparison of the XANES spectra of reference sulfate materials and aerosol samples collected in Tsukuba in Japan clearly showed that (NH4)2SO4 was the main sulfur species in particles with a smaller diameter and gypsum was the main sulfur species in particles with a larger diameter. A simulation of the XANES spectra by reference materials allows us to obtain the quantitative mixing ratios of the different sulfate species present in the aerosol samples. The presence of minor sulfur species other than (NH4)2SO4 and gypsum at the surface of mineral aerosols is suggested in our simulations and by a surface-sensitive conversion electron/He-ion yield XANES. In the absence of a contribution from a large dust event, the mole concentration of gypsum in the mineral aerosol fraction determined by XANES is similar to that of Ca which is determined independently using ion chromatography. This shows that the Ca and sulfate in the mineral aerosols are present only as gypsum. Considering that calcite is the main Ca mineral in the original material arising from an arid and semi-arid area in China,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gypsum is formed in aerosol during its long-range transportation by a reaction between calcite and sulfate 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