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0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1248篇
测绘学   27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6154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38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1年   4篇
  1949年   8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12篇
  1945年   9篇
  1944年   7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6篇
  193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华北安鹤煤田煤储层特征与煤层气有利区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安鹤煤田采集煤样的煤质、显微组分、煤相、显微裂隙分析,等温吸附、低温氮比表面及孔隙结构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该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煤层气生气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基于G 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区的煤层气资源量,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 115.73×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为1.18×108m3/km2,具有很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在煤田中部的四矿到八矿之间的地区以及北部的水冶镇附近地区,煤层累计有效厚度大、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层埋深适中、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渗透性高,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32.
民和盆地储怪物性较差,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集层的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期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古埋藏浅、次生孔隙发育、易形成裂缝的环凹陷周缘斜坡带及凹中继承性隆起带储层物性相对有利,为盆地下步勘探目标优选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33.
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油田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期时,非主力油层接替主力油层将成为必然趋势。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一直以来被作为非主力油层。为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必须精细研究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有效指导油田开发的调整挖潜。利用密井网、岩矿鉴定等资料对杏南地区葡I油层组前缘亚相储层进行研究,将三角洲前缘细分为枝状、朵状、席状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砂体的成因类型,描述了不同类型砂体在平面上、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和组合关系,不同砂体内部性质的差异以及砂体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从平面、层间、层内以及微观特征等方面研究了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指出不同三角洲前缘储层中剩余油的富集位置。  相似文献   
34.
CSAMT法在松辽盆地伊胡塔地区嫩江组中的定位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白垩统嫩江组不仅是松辽盆地南部重要的生油层系,而且在本区砂岩型铀成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ZK4孔的方法过井测深试验以及地电结构的对比分析入手,对探区内嫩江组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钻探施工,证实了CSAMT法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Fractal-lik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Pb^2+ in roc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Pb^2+ in rock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ion selective electrodes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s a fractal-like reaction. The adsorption rate was relatively high before 30 minutes, and then dropped.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a) of Pb^2+ and kinetic parameters (b, a, D and k)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Pb^2+. These parameters (except a) decreased while Na^+ was present in the solution. Furthermore, the smaller the rocks were in grain size, the bigger these kinetic parameters would be, though the parameter a was almost constant.  相似文献   
36.
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朗Garmsar区块Qom组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岩性以生物屑灰岩、含砂生物屑灰岩、泥晶灰岩为主,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利用区内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露头岩样测试资料,对Qom组沉积相进行标识及类型划分,并对Qom组沉积微相及其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区域开阔台地相~高能红藻滩微相和局限台地相~泻湖夹台内滩微相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F段中部的粒内溶孔较为发育,而溶缝主要出现在C1、C3亚段,整个Qom组构造微裂缝不甚发育。但储层孔渗条件比较差,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且存在严重的不均一性。为此,从沉积相与储层特征角度研究认为,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油气勘探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
随机建模技术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早期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属于典型的陆相成因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在开发早期油藏描述阶段,动静态资料缺乏,要对油藏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具有较大的难度.随机建模技术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处于开发初期阶段的油田早期油藏描述,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里简要介绍了随机建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构造模型,利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目的层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参数三维展布模型.经生产实践表明,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与实际生产动态符合率高,这表明随机建模技术在我国陆相复杂储层早期油藏描述阶段中,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8.
基于双侧向测井资料的裂缝孔隙度计算及其标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孔隙度是评价裂缝性储集层的关键参数.FMI成像测井评价裂缝孔隙度较为精确,但其成本较高,应用受限.常规测井资料具有经济实用,应用广泛的特点,采用裂缝双侧向测井响应快速解释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并用FMI成像资料提供的裂缝孔隙度对其进行标定,建立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际处理资料表明,应用双侧向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在经过FMI成像资料标定后数值准确,得到的储层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符合,为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裂缝孔隙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潜水面对储层压力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潜水面与地表不一致会使储层压力产生异常,给煤层气勘探开发造成影响。从异常压力的成因机理入手,应用理论分析与实例解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同系统中潜水面对储层压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了开放系统中区域潜水面变化所引起的储层压力变化规律,反映了盆地水动力场作用下的储层压力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指出潜水面变化是储层异常压力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0.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期研究——以黑帝庙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光 《世界地质》2008,27(1):53-58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结合激光拉曼光谱显微探针成分分析与构造演化史分析,认为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主要存在一期充注,包裹体均一温度是90℃~110℃,对应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从82.5 Ma开始.油气存在二期成藏,即嫩江组末期和明水组末期.嫩江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是二期充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是90℃~100℃和110℃~120℃,油气分别由68 Ma和66 Ma开始充注,但以后者为主.主成藏期是一期,明水组末期-古近纪时期.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由嫩江组烃源岩提供油源,形成于姚家组和嫩江组中的岩性油气藏及于明水末期-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