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51.
Antarctic ice microalga can survive and thrive in channels or pores containing high salinity in Antarctic ice layer.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green microalga Chlamydomonas sp. L4 from Antarctic sea ice was high in cells treated with hypersalinity due to the induction of active oxygen and radicals. However, increased 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 scavenged harmful free radicals effectively to keep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Also, the analysis of membrane fatty acids demonstrated the content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creased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decreased under the high-salt treatment for 14 d,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membrane fluidity and minimized the injury to cell membran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showed that hypersalinity induced the increase of cell volume and the consumption of starch granule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detoxification of vacuoles, electron-dense deposits and SOD activity under high-salt stress, the complete noninterference thylakoids, mitochondria and cell nucleus maintained cellular fundamental metabolism. Global-expression profiling of proteins showed eight protein spots disappeared, 18 protein spots decreased and 18 protein spots were enhanced after the high-salt shock obviously (P<0.05). One new peptide (pI 6.90; MW 51 kDa) was primarily confirmed as the processor of light reaction center protein CP43 in photosystem Ⅱ, which increased photosynthesis ability of Chlamydomonas sp. L4 treated with high salinity.  相似文献   
52.
原油饱和烃与硫酸钙和元素硫的程序升温模拟实验中,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有机气态烃(C1~C5)和无机气体H2,H2S,CO2等组分的产率变化及其演化特征,剖析了模拟实验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机制.硫酸钙-饱和烃系列中,HES的生成量很少,属反应程度较低的TSR反应,整个体系以烃类自身热裂解为主.元素硫-饱和烃系列中,由于元素硫受热生成硫自由基而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加速了烃类烷基基团C—H键的裂解,C—H键的裂解碳造成了CO2产率的提高,C—H键的裂解氢生成H2的同时,与硫自由基结合生成大量的H2S,整个体系属硫自由基的催化反应.元素硫-饱和烃系列中,由于硫在低温阶段对C6+烃类裂解的促进作用和高温阶段对气态烃的消耗作用,造成元素硫和硫酸钙两个系列烃类气体产率曲线出现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53.
54.
褐藻胶寡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大肠杆菌法研究了褐藻胶寡糖A1,A2和A3对O2.-,.OH和次氯酸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褐藻胶寡糖A1,A2和A3对3种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而且清除活性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O2.-体系中,褐藻胶寡糖A1清除效果要好于Vc,IC50为8μg/mL,A2和A3的IC50分别为18μg/mL和0.14mg/mL。在.OH体系中,寡糖A1和A2对.OH的清除效果比寡糖A3显著,IC50分别为0.01mg/mL,0.03mg/mL和0.23mg/mL。在清除次氯酸自由基体系中,大肠杆菌存活率达50%时寡糖的浓度分别为0.8mg/mL,1.3mg/mL和1.7mg/mL。实验表明褐藻胶寡糖A1(MW<1 000)在3种体系中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分子量大小对褐藻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5.
小球藻胞内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为提高小球藻EC04胞内多糖的产率,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 4)正交实验优化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暗光比12∶12、温度24±1℃和2000Lux光照条件下, EC04产胞内多糖的最佳条件为: MgSO4·7H2O浓度112.5mg·L -1, K2HPO4浓度60mg·L -1, NaNO3浓度1.2g·L -1, 维生素B1浓度0.5mg·L -1, 维生素B12浓度0.1μg·L -1。在此条件下, EC04产糖率为271.74mg·g -1, 细胞密度为48.027×10 6cells·mL -1, 与基础培养基相比分别提高了97.49%和34.91%。添加VB1、VB12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小球藻胞内多糖产率。对所提取胞内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初探, 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对DPPH·(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OH(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了82.32%和64.27%。  相似文献   
56.
研究确定了Fenten(水杨酸法)反应所需水杨酸、H2O2和Fe2+的浓度,并用水杨酸法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水提多糖及其酸提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BHT和TBHQ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浒苔水提多糖及酸提多糖对羟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与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酸提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于水提多糖。在较高质量浓度(1.2 g/L)时酸提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水提多糖的2倍。  相似文献   
57.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大规模暴发严重危及大黄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养殖基地,采用大气压强电离放电高效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溶液输入到海水管路中,快速(0.53 mg/L, 6 s)杀灭(100%)刺激隐核虫,再排入净水池中储存作为大黄鱼的养殖水。经·OH处理后的海水养殖大黄鱼,鱼肠道组织结构完整、肠绒毛长且密,大黄鱼存活率100%;净水池养殖用水中弧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均未检出,且细菌总数为0 CFU/mL,水质符合《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标准,三溴甲烷含量为7.84μg/L,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100μg/L,溴酸盐、三氯甲烷等均未检出,海洋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明目汤对脾肾两虚型大鼠眼视网膜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NO(一氧化氮)及ET(内皮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21~32个月龄)随机分为3组:蒸馏水组、对照组(石斛夜光丸)、治疗组(益气养阴明目汤),每组20只制备成脾肾两虚型模型,灌胃治疗30d。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CAT、MDA、NO表达水平及眼眶血中ET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SOD、CAT含量明显高于蒸馏水组,MDA含量明显低于蒸馏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O含量明显高于蒸馏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ET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明目汤可提高脾肾两虚型大鼠眼视网膜组织中SOD、CAT及NO的含量,降低MDA含量,可调节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物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藻胆蛋白是某些藻类特有的捕光色素蛋白,其中天然别藻蓝蛋白、藻蓝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已经被证明。实验以2,2-盐酸脒基丙烷(AAPH)为自由基生成者,应用藏红花素退色反应为检测清除氢过氧自由基的方法,探讨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并纯化的带有6×His(6×组氨酸)标签和带有麦芽糖结合蛋白(MBP)标签的重组别藻蓝蛋白及其α、β亚基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带有His标签的6×Hisα-APC、6×Hisβ-APC和6×His-APC均显示出一定的清除氢过氧自由基的能力,其中6×Hisβ-APC清除氢过氧自由基的IC50值可达到27.2 mg/L,Ka/Kc(氢过氧自由基与重组别藻蓝蛋白和藏红花素反应的速度常数比)达到1.24,大于带有色素基团的天然APC清除氢过氧自由基能力(IC5057.5 mg/L);而带有MBP标签的重组别藻蓝蛋白亚基MBPα-APC和MBPβ-APC和MBP-APC(rAPC)则无明显的清除能力。结果首次证实了脱辅基蛋白具有清除氢过氧自由基能力,因而在天然藻胆蛋白中脱辅基蛋白是清除自由基的贡献者之一,这为进一步研究重组别藻蓝蛋白的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0.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4.5% H2O2与0.026 7 mol/L Cu2+降解4.5g岩藻聚糖硫酸酯,得到Fa3(Mw7.68kDa)和Fb3(Mw 3.89kDa)2个组分,其硫酸根含量较高,为30.32%和32.48%.Fa3组分主要由岩藻糖(64.25%)和半乳糖(30.74%)组成,而Fb3的硫酸根和半乳糖含量高于Fa3,但岩藻糖含量下降.比较发现,H2O2浓度由4.5%上升为9%时,制备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岩藻糖含量和硫酸根含量都下降.研究发现Fa3和Fb3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Fa3组分活性较高.说明分子量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影响要大于硫酸根含量,而且Fa3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也可能与其单糖组成较均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