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微细矿物颗粒表面水化膜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矿物颗粒表面水化膜对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与聚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化膜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溶液中微细矿物颗粒分散与聚团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水化膜厚度及强度测量、水化作用力以及水化膜破解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水化膜研究在煤泥水微细颗粒聚团沉降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利用便携式土壤盐分计测量膜下滴灌棉田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的土壤电导率,来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表层土壤电导率的日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干旱区一膜两管膜下滴灌条件下,窄行处土壤电导率值最低,膜间最大,宽行居中,表层土壤电导率值存在显著的日内变化特征,早晚土壤电导率值低,中午电导率值高,上午的上升速率大于下午的下降速率;窄行处相对变化幅度大,膜间绝对变化幅度大,土壤电导率值日内变化幅度随深度呈减小趋势;膜下滴灌情况下,表层土壤电导率值的变化受土壤温度和气温的影响显著,但二者相关性复杂,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段的相关性不同,膜间大多呈显著正相关,窄行大多呈非显著正相关,宽行处上午呈非显著正相关,但下午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3.
青藏公路黑马河试验段碎石垫层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东庆  常法  张坤  房建宏  徐安花 《冰川冻土》2011,33(5):1081-1087
基于青藏公路黑马河试验段碎石垫层路基近1 a的温度、水分监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碎石垫层路基温度,水分的发展与分布特征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与传统的砂砾垫层比较.结果表明:碎石垫层加隔水土工布能够更好的削弱毛细水自下而上的迁移,起到了一定的隔水排水效果,对于防治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病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正交设计的旱区棉花膜下滴灌最优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飞  贾志峰  张道媛 《地下水》2011,33(2):89-92
以旱区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种植密度,滴水量,施肥量为考虑因子,将棉花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作为考查指标,把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引入高密度棉花膜下滴管研究中.采用归一化处理不同数量级的指标,比以往单独考虑各因素对指标的作用,合理而又更加直观;同时考虑了误差对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了F检验的灵敏度.得出了在膜下滴灌的新疆旱区,土壤...  相似文献   
105.
从海参肠道中分离得到了一株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S-A38, 将其发酵上清液经盐酸沉淀、有机溶剂萃取得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代谢物质。采用薄层层析和茚三酮显色检测到4 种物质, 分别命名为化合物1、2、3 和4; 应用层析板覆盖指示菌的生物自显影技术对其抗菌活性成分进行追踪、检测, 结果发现化合物1 和2 具有显著抑制弧菌的作用。进一步检测分析表明, 化合物1、2和4 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 初步推断它们属于直链的脂肽类化合物, 并且这4 种物质出现在不同的发酵代谢时期, 这将为研究群体效应提供基础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以铸态Ni-Cr-Fe合金为试样,于1 050℃湿氢气氛下恒温氧化20 h。通过氧化增重、SEM/EDS以及薄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氧分压对该合金在弱氧化性气氛下氧化成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膜从外到内氧化物组成依次为:MnCr2O4、Cr2O3以及SiO2。氧化膜的厚度、组成及形貌与体系的氧分压密切相关,中等氧分压(15.9×10-18atm)有利于表面尖晶石的形成;较低氧分压有利于形成厚而多孔的氧化膜,而高氧分压则趋向于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膜。  相似文献   
107.
《地理教学》2009,(7):48-48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人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8.
膜蒸馏处理糠醛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中空纤维膜蒸馏技术研究了糠醛废水的膜蒸馏处理效果,考察了料液相的温度、醋酸浓度、流速、吸收液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差为15℃、料液的浓度为0.306 mol/mL时,速度为8 mL/min;吸收液的质量浓度为25 g/L时,速度为3 mL/min。运行12 h后,料液的pH值由开始的1.9升高为5.1,醋酸的去除率为76.3%,糠醛的去除率为40.1%。此过程可降低料液中糠醛和醋酸的含量,减小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微生物危害的影响,为后续生物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陆相碳酸钙沉积试验的晶体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程星 《中国岩溶》2000,19(3):206-211
通过室内及野外沉积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照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静水环境及动水环境中,碳酸钙晶体生长速度及发育特征。研究发现: 在静水环境条件下碳酸钙结晶过程为在水面最先形成钙膜,然后向水深处,碳酸钙晶粒依次析出。文章中还证实了在掺气的水体中碳酸钙晶体可以迅速生长。在水补给条件较差及有蒸发作用参与时,则形成碳酸钙晶体花,或针状碳酸钙。此外,文章对流水作用下碳酸钙晶体的侵蚀特征也给予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0.
Fenton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丙烯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和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丙烯腈废水进行处理。从GC/MS测量结果来看,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主要物质为2,6双(二甲基-乙基)-4-酚、苯二甲酸和硝基苯二甲酸,均为生物难降解有机物,使出水不能达标。后续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可以使COD含量等指标达到所要求的排放标准。经过膜-生物处理与Fenton法结合的优化工艺,COD去除率达到80%~88%,去除率达到98%,出水水质可达排放标准。Fenton氧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3.4,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700mg/L,双氧水的投加量为6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