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45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474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31.
本文以近年来获得的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年龄特征为线索,对年龄数据进行了总结,并与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年龄数据进行对比,认为万洋山—诸广山岩体为华南加里东晚期侵位的S型花岗岩,侵位时限在440-425Ma间,而该期花岗岩的成矿年龄在430-415Ma间,同时指出岩体中发育的浅色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晶岩脉是重要的找矿线索。并且通过对万洋山—诸广山地区找矿案列的分析,认为该期花岗岩的形成有深部地幔岩浆参与,且该地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构造、成矿岩浆岩条件,因此在万洋山—诸广山地区开展W、Sn多金属找矿远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2.
黔西南和黔东南是贵州的两个主要产金地区,大部分金矿都产于浊积岩中。但黔西南的金矿主要是含金蚀变岩型(或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以不可见金为主;黔东南的金矿却是含金石英脉型,以明金为主。这两种金矿都产在造山带,赋矿围岩是浊积岩,区内岩浆侵入作用不显著,成矿受背斜与断裂控制,成矿温度不高,矿石物质成分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产生不同类型矿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黔东南地区的容矿岩石是浅变质的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很少;而黔西南地区是未变质的富钙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多。前者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后者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烈,蚀变泥化带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岩脉与花岗岩接触面及内部强烈劈理化部位。蚀变泥化岩松散易碎,具有塑性高、含水量高、重度低及中等压缩性等物性特征。X衍射和扫描电镜显示蚀变生成了大量的黏土矿物,且具有多孔隙空洞的微观结构特征。富含辉石等暗色矿物和热液交代、多期次的构造挤压错动及浅表生风化作用构成岩脉蚀变泥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135~130 Ma: 大别山第二次“去根”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杂岩主要由早白垩世侵入岩和三叠纪变质岩组成。它的四周是四条区域性韧性剪切带:郯城—庐江断裂,商城—麻城断裂,襄樊—广济断裂和晓天—磨子潭断裂。其中,晓天—磨子潭断裂和襄樊—广济断裂在早白垩世具有相反的走滑剪切方向:北侧的边界断裂(晓天—磨子潭断裂)是一个左行剪切断裂,而南侧的边界断裂(襄樊—广济断裂)是一个右行剪切断裂。在大别杂岩内部,早白垩世低角度剪切面理的倾伏向以SE向或NW向为主。这些晚期剪切面理上的拉伸线理的倾伏向同样为SE或NW向。大别杂岩总体具有朝SE向挤出和顶部相对朝NW向剪切的构造特征。这些表明晚中生代是该杂岩演化的重要阶段。该杂岩的边界断裂和内部构造特征指示其晚期抬升是沿造山带方向(SE—NW)以低角度方式进行的。这一过程直接导致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和同构造岩浆岩被抬升至近地表。同时,年代学研究表明:大别杂岩(扬子板块东北缘地壳)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经历大规模混合岩化的时间为145~135 Ma,同造山岩浆作用的时间为145~135 Ma,后造山火山-岩浆活动的时间为135~120 Ma。因此,该杂岩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所记录的早白垩世抬升过程不是印支事件的后续,而是燕山期陆内造山及随后发生的伸展过程有关。尽管这一陆内造山事件的起始时间至今仍不确定,但大别山未变形岩体(130~120 Ma)的年代学研究结果和我们新测得的同构造伟晶岩脉的锆石U-Pb年龄(130 Ma)为早白垩地壳变形提供了良好的上限制约。这样,大别山经历了三叠纪碰撞造山和伸展,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造山-伸展二次过程。  相似文献   
135.
广西苍梧社垌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重点对其中的石英脉型矿床进行了研究,依据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划分为I石英-黄铁矿阶段、II石英-白钨矿-辉钼矿阶段、III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IV石英-方解石-萤石阶段,其中II和III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均一温度逐渐下降(第一阶段550℃→370℃,第二阶段370℃→330℃,第三阶段330℃→210℃,第四阶段190℃→150℃),流体密度逐渐上升(0.61g/cm3→0.72g/cm3→0.82g/cm3→0.94g/cm3),盐度先升后降(第一阶段5.86%~8.55%NaCleqv,第二阶段4.49%~43%NaCleqv,第三阶段0.53%~46.37%NaCleqv,第四阶段0%~12.85%NaCleqv)。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社垌石英脉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但是该体系的流体成分在成矿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第I阶段以氧化环境为主,(II、III、)IV阶段则为还原环境。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水,后期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矿质发生沉淀。此外金属硫化物的δ34S组成(-3.8‰~+1.7‰)平均为-0.46‰,接近于零值,也表明为岩浆来源。引起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是流体混合导致的温度下降等环境条件的改变。总体而言,社垌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钨钼等多金属成矿与区内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6.
榴辉岩相峰期流体活动:来自东昆仑榴辉岩石英脉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贾丽辉  孟繁聪  冯惠彬 《岩石学报》2014,30(8):2339-2350
本文通过对东昆仑温泉地区榴辉岩中石英脉的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为榴辉岩相峰期变质阶段的流体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石英脉中的锆石晶型较好,具有振荡环带或弱分带,排除了从寄主榴辉岩中捕获锆石的可能性。石英脉和寄主榴辉岩中锆石U-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50±2Ma和451±2Ma,说明石英脉中锆石的形成年龄与榴辉岩相的峰期变质阶段一致。两种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说明形成石英脉的流体/熔体为内部来源,推测可能为榴辉岩中石英发生溶解以及绿辉石和石榴石分子结构中羟基的出溶作用形成。锆石较低的U、Th含量以及Th/U比值说明石英脉更可能是流体活动形成而非熔体。  相似文献   
137.
赣南樟东坑钨矿具有典型的"上脉(黑钨矿石英脉)下体(蚀变细粒花岗岩)"和"上钨下钼"矿化模式, 为了弄清黑钨矿石英脉与蚀变细粒岩体型矿化之间在成矿时间上的关系, 对产于该矿细粒花岗岩中的辉钼矿和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分别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 测试结果为: 细粒花岗岩中的3件辉钼矿样品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4±2.1 Ma(MSWD=1.12), 模式年龄154.9±2.6 Ma~156.5 ± 2.6 Ma, 加权平均年龄155.5±1.4 Ma(MSWD=0.44);而石英脉中5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4.6±1.7 Ma(MSWD=0.030), 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54.2±2.3 Ma~154.7±2.7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54.29±0.98 Ma(MSWD=0.045). 上述结果表明, 花岗岩体型矿化与石英脉型矿化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高度一致, 从而证明了岩体中的钼钨矿化与石英脉中的钨钼矿化为同一次岩浆热液矿化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8.
纤维状方解石脉与构造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状方解石脉作为同构造期流体活动产物,被认为是在超高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压流体排泄的标型矿物,记录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流体特征。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环境条件等。以大巴山前陆构造发育的纤维状方解石脉为例,综述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研究方法、思路、内容及其构造意义,强调了构造脉体在古应力场恢复和构造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在小秦岭金矿区使用大比例尺磁测方法寻找地下金矿盲矿体的预测研究,及大量的野外磁测实验和工程验证的结果证明,在金矿生成的过程中,切穿深部的断裂构造与沿断裂带多期岩浆侵入活动以及地幔和断裂运动本身产生的热能,使含金丰度高的围岩地层重熔,运移、冷凝,致使金元素重新迁移分配集中,使构造带上有磁性的岩石发生退色退磁等变化,因而形成了区域性负磁异常区;使用高精度磁测方法,利用磁异常强弱及规模,圈定出与金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带较强地段的位置;笔者通过几个实例,阐述了应用磁测方法圈定与金有关的矿化富集段位置的具体做法,使磁测方法在寻找与金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小源铅锌矿床是桂东北地区海洋山NE向铅锌铜成矿带中段的一个小型矿床。区内的中上奥陶统田岭口组上段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是主要含矿地层;矿脉产于NE走向的张扭性正断层(断裂)中,构成多条平行等距排列的矿脉带;区内发现含矿脉带5条,圈定矿体7个;矿体在脉带中分布具有等距性。矿床成因类型为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源复合断裂控制热液脉型矿床。小源地区是寻找大型铅锌矿床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