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96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01.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岛礁性鱼类黑魢的消化生理特点, 文章以黑鱾(Girella leonina)为研究对象,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研究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 探讨其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环境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1) 食道向腔内形成纵向6个粗大皱褶, 该皱褶具明显横纹肌, 扩张性较强, 黏膜上皮间分布着黏液细胞, 呈锥形; 2) 黑鱾为“V”形胃, 可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3个部分, 胃腺横切面为圆形, 管腔由数个腺细胞围成, 胃肌层平滑肌层极厚, 为内环肌层外纵肌层结构, 其中胃体部固有层处胃腺最为发达, 胃黏膜形成许多皱襞, 幽门胃具多级分枝皱褶; 3) 幽门处分布有150多条分枝状盲囊, 盲囊腔内充满黏膜褶, 黏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不具有杯状细胞; 4)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 组织结构呈现出一般硬骨鱼类的共性, 肝细胞体积较大, 呈多边形, 大小约为30μm; 5) 肠道具有4个肠曲, 比肠长值约为1.52±0.06, 介于植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之间, 整个肠道均有大量杯状细胞分布, 肠道内具发达的小肠绒毛凸起, 绒毛基部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形成肠腺, 腺体开口于相邻绒毛基部之间, 前中肠作为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其绒毛数量和高度要大于后肠。文章研究了黑鱾消化系统组织学特征与其消化、吸收的关系, 认为黑鱾消化系统具备典型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讨人参醇提物及其沉淀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以人参水提物为对照,观察人参醇提物及其沉淀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数据采用Flash 1.2.11、Qiime 1.9.1、Mothur 1.30.2及PICRUSt 1.1.0等软件分析。结果:通过样本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小鼠十二指肠、结肠、直肠所在部位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群落组成分析得知,小鼠肠道菌群差异较大的是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与 Epsilonbacteraeota,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Tenericutes(柔壁菌门)等。物种差异分析显示,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直肠部位的Epsilonbacteraeota数量显著增多(P=0.02),表明菌群失调;人参能调节肠道菌Epsilonbacteraeota失衡,其功效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参水提物、醇提物及其沉淀。功能预测显示,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其对应的基因功能信息也改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直肠菌群结构与数量改变,引起RNA processing and modification,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version 等方面基因改变。结论: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改变,人参的不同提取物及其沉淀对小鼠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为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一致的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初重(9.00±0.49) g)27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饲喂硫酸亚铁(FeSO_4)、甘氨酸亚铁(Fe-Gly(II))和羟基蛋氨酸铁(Fe-MHA)3种铁源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养殖8周,测量各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发育等形态结构指标。研究表明:(1)铁源对各组间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Fe-MHA组肥满度、全鱼和脊椎骨中Fe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2)Fe-MHA组肝脏CAT活性显著高于Fe-Gly(II)组和FeSO_4组(P0.05),且该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Fe-Gly(II)组和FeSO_4组(P0.05)。(3)摄食Fe-MHA组饲料的石斑鱼前、中、后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FeSO_4组和Fe-Gly(II)组(P0.05),而绒毛宽度显著低于FeSO_4组和Fe-Gly(II)组(P0.05);该组中肠段肌层厚度显著高于Fe-Gly(II)组和FeSO_4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与Fe-Gly(II)和FeSO_4相比,Fe-MHA有利于机体对铁元素的沉积,改善鱼体肠道发育,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建议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添加的铁源形式为Fe-MHA。  相似文献   
204.
对繁殖季节彩虹鲨卵巢的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繁殖季节彩虹鲨卵巢,大多处于Ⅳ期和Ⅴ期,少数处于Ⅲ期。在Ⅳ和Ⅴ期卵巢中,Ⅱ~Ⅵ时相的卵母细胞同时存在,说明彩虹鲨为分批产卵类型。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放射膜和皮质液泡,Ⅳ时相卵母细胞的受精孔和精孔细胞明显。  相似文献   
205.
为掌握红鳍笛鲷的繁殖特性,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红笛鲷精巢的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红鳍笛鲷的精巢属于叶状精巢,精子发生过程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精子细胞和精子形成。精巢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结构共分为5期:3~4月龄精巢为第Ⅰ期精巢,精原细胞无定向分散在结缔组织之间;5~6月龄精巢为第Ⅱ期精巢,精原细胞成束分布,形成曲细精管的雏形;6~9月龄精巢为第Ⅲ期精巢,曲细精管出现管腔,曲细精管的管壁由精原细胞和大量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及少数精子细胞构成;10月龄精巢为第Ⅳ期精巢,曲细精管内除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外、还形成了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同时,管腔中出现极少量的精子;16月龄精巢为第Ⅴ期精巢,外观呈椭圆形的圆柱状,曲细精管的管腔和壶腹中充满成熟的精子。  相似文献   
206.
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马氏珠母贝插核育珠,在手术后第1、3、7、15、20、30和60天解剖剪取珍珠囊,利用H E染色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马氏珠母贝珍珠囊形成过程中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珍珠囊表皮细胞来自于移植细胞小片的表皮细胞;在水温27℃条件下,插核后1~3 d来自育珠贝的游走细胞逐渐将细胞小片包围;插核后7~15 d,珠核表面密集来自育珠贝的游走细胞;插核后15~20 d,细胞小片外表皮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珍珠囊表皮细胞和细胞核均呈扁平状;插核后20~30 d,扁平状珍珠囊表皮细胞逐渐转变为高柱型,并分泌形成透明的壳皮层物质;在插核后第60天,已形成具有分泌珍珠质功能的扁平状珍珠囊表皮细胞,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近圆形。  相似文献   
207.
为了解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消化道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食性的相关性,采用解剖、石蜡切片、AB-PAS反应及酶活检测技术,观察研究了小黄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黏液细胞定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胃及肠构成,食道粗短,胃卜型,肠呈"S"型弯曲,肠指数为0.63;舌上皮中分布有味蕾及少量各型黏液细胞。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食道含初级及次级突起,分别被覆复层扁平及单层柱状上皮,大量黏液细胞分布于复层上皮内,以Ⅱ型为主。胃内胃腺发达,分布有大量Ⅰ及Ⅱ型黏液细胞;胃中蛋白酶活性较高。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层分布有各型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肠道肌层厚度、黏膜褶皱高度及黏液细胞总密度由前往后递增;肠道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且后肠高于前、中肠。小黄鱼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及酶活性分布特点与其肉食食性相适应,口咽腔(舌)及食道上皮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胃在蛋白质消化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在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等物质的消化吸收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8.
围食膜(Peritrophic matrix,PM)是无脊椎动物肠道内包围摄入食物的一种特殊结构,是由几丁质纤维网在黏附于其上的蛋白质(围食膜蛋白)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半通透性膜状结构[1]。已发现的围食膜有两种类型,即I型和II型[2]。I型围食膜是由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并覆盖于整个中肠表面;II型则由贲门附近的细胞分泌,随着取食产生,包在食物表面并随着消化废物排出体外[3]。类似于脊椎动物消化道的黏液层,它是中肠上皮细胞和食物之间的一个物理屏  相似文献   
209.
《海洋科学》2012,36(3)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视觉器官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受精后10.5h,视杯出现;受精后15.5h,晶状体形成;受精后22h,在脉络膜裂口处出现角膜;2日龄,巩膜和脉络膜形成;3日龄,虹膜出现:6日龄,视网膜分化完全,由色素层、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组成;13日龄,角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纤维层、后弹性膜和肉皮层;21日龄,虹膜完全分化,由内向外依次为色素层、后缘层、基质层、前缘层和内皮层。此时条石鲷眼的各个部分(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角膜)均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210.
《海洋科学》2012,36(2)
作者以初体质量为(4.80±0.11)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水族箱中进行60 d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大菱鲆肠道菌群及部分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1:1)、嗜酸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opinatum)、嗜酸乳酸菌+双歧杆菌(1:1)、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酸菌+双歧杆菌(1:1:1:1),每克饲料约含菌3.0×109个/g干质量,共配制7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肠道中总菌数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肠道弧菌数(P〈0.05),显著提高了大菱鲆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力。添加不同的益生菌对血细胞数、血清蛋白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不同,例如添加的益生菌中含有乳酸菌能显著提高大菱鲆血清蛋白浓度(P〈0.05),而添加芽孢杆菌无此效果。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与添加单一益生菌相比,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降低大菱鲆肠道弧菌总数,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