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1037篇
海洋学   65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通过逐级提高氯化钠浓度的筛选方法获得了小麦耐盐细胞系。与对照细胞系相比 ,耐盐细胞系在盐分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同时具有较强的脂溶性抗氧化能力。说明在细胞水平上小麦对盐分耐受力的高低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方刺参养殖池塘环境菌群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窦妍  赵晓伟  丁君  何鹏 《海洋与湖沼》2016,47(1):122-129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珍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连地区3个养殖公司刺参养殖环境中室内养殖池塘水体、室外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菌群结构特征,9个样品所得有效序列为26503—37825条,可归为1502—574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研究结果表明:(1)刺参养殖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菌群多样性,其中3个公司的刺参养殖沉积物环境中菌群多样性较其相应公司刺参养殖水环境中菌群多样性高;(2)9个样品中的细菌可归为26个门类,除常见报道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外,还有17个门类的鲜见报道的菌群被检测到;(3)各样品中菌群组成虽有差异,但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约占50.54%—99.91%。  相似文献   
993.
地温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较快的地温演化速率会加快有机质成熟,降低生油窗的深度,相反则会减缓有机质成熟,增加生油窗的深度.本文利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地震解释剖面及钻探资料,分别对构造断层作用、地下流体、膏盐岩层等三种不同因素地质作用下的地温演化过程进行热模拟,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地温演化和成油窗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研究了马海盆地更新统一全新统含盐岩系分层沉积特征。下更新统:化学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一致,以石膏、石盐为主的盐层赋存于该统顶部。中更新统:盐层层数多,分布面积较下统增大。上更新统:含盐岩系范围小,盐类沉积丰富,盐矿物种类多,形成杂卤石、钾石盐为主的钾矿层。全新统:含盐率较高,有石盐相、钾石盐-光卤石相,缺失硫酸盐相。马海盐湖的演化历经湖盆形成期、湖盆封闭过渡期、湖盆封闭期、湖盆干化期四个时期。相应盐类沉积阶段为盐类聚集阶段、石盐沉积阶段、钠镁硫酸盐沉积阶段、钾镁盐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995.
陕北盐盆马五6亚期构造分异对成钾区位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6口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定解释,获取累计5595km二维地震剖面的速度等特征物性参数,利用变速成图方法,初步编制出陕北奥陶纪盐盆主要含钾层段——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盐系等厚图,并进行相应的构造分异解析。提出在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盆底总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样式,其中厚度大于150m的成盐凹陷主要有5个。西部盐坳的发现、东二盐凹被进一步分解为东、西2个次级盐洼、以及"两坳夹一隆"构造样式的提出,系本次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认识,表明陕北盐盆并非是一个"平底锅",其内部存在多个受同沉积断裂控制的、相对活动的次级盐凹,这些次级盐凹将有利于富钾卤水的汇聚,为可能的大规模海相钾盐成矿提供了足够的可容空间和有利的构造区位。  相似文献   
996.
四川盐源盐矿成盐成钾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锁 《地质与勘探》2013,49(4):620-629
四川盐源盆地盐矿成盐于早、中三叠世时期,区域构造复杂,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与演化,在成盐后经历了种种的基底反复变动后形成盐矿底辟构造。以前在该区域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三叠系地层、区域古构造演化及水化学分析、物探、钻探等勘探工程。通过这些工作可以证实,盐源盆地在早、中三叠世,经历了蒸发岩盆地的发育阶段。盆地不仅发育有石膏夹层,而且保存有石盐层及含盐卤水层,但有盐无钾。通过对上覆的陆相古近纪和新近纪盆地中出现的三叠系岩盐层和盐丘的研究发现,它们与基底为含盐的海相蒸发岩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尽管还不能确定其盐、钾资源前景,但可以确定该区域有成钾盐矿藏的条件和可能,因此,该盆地有可能成为深入研究成盐找钾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97.
填海造陆区水环境演变与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士国  许翼 《水科学进展》2013,24(1):138-145
填海造陆区普遍存在次生盐渍化、地下结构物腐蚀等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水循环条件下,此类问题更为突出。在简要回顾了填海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填海后地下水系统和土体环境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造成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差异,认为利用集雨措施来引导自然淡化过程从而构建长效淋盐机制是半干旱填海区盐渍化防治的关键。同时指出,因地制宜地规划土体结构、提升排盐能力和种植绿化植物,是搭建和维持填海造陆区健康稳定生态系统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998.
对采自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样品进行了不同预处理,之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构建克隆文库进而对泥炭藓共生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菌落培养实验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双氧水能杀死泥炭藓表面附生的微生物及破坏部分DNA,为研究泥炭藓内共生细菌提供一定的途径.群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处理后,所获得的细菌克隆文库的群落特征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细菌种类的减少及各菌门所占比率的变化上:NTX-0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变形杆菌门(Proteaobacteria)百分比含量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而经过双氧水进行表面除菌后NTX-0-degerming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了绝对优势;而在NTX-2-degerming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占绝对主导地位,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明显降低,细菌种类减少.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与泥炭藓内共生的细菌一方面能适应大九湖泥炭湿地酸性、贫营养的环境,另一方面能为泥炭藓提供碳源、氮源,从而参与泥炭湿地的元素循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共生菌中发现了Ⅱ型甲烷氧化菌,证实了甲烷氧化菌与泥炭藓的内共生关系,暗示着这类细菌通过自身的代谢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的潜在意义.此外,首次报道了利用细菌的通用引物扩增出了大量泥炭藓叶绿体的序列,这可能为叶绿体内共生学说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999.
南海晚第四纪沉积物中的氮同位素在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中只有微弱的变化,与东太平洋的反硝化记录截然不同,可能反应了局地的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文章对位于南海南部钻取的一根柱状样MD05-2897的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3~5期的有机氮同位素、反映蓝细菌贡献的2-甲基藿烷指数和反映氨氧化古菌Thaumarchaea的泉古菌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氮同位素在MIS 5期有明显降低,对应于这一降低,2-甲基藿烷指数和泉古菌醇都显示了升高的特点,暗示蓝细菌固氮作用和古菌氨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OIS 5期的氮同位素降低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海洋无脊椎动物和细菌间的化能合成共生作用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深海热液口初级生产力主要来源的认知.近年的研究表明,营化能合成共生的动物隶属于纤毛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其中无脊椎动物作为宿主在与共生菌的长期共生过程中,伴随着部分器官和功能的退化或消失,逐渐形成和演化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并产生了一些特殊的行为;在深海热液口发现的所有化能合成共生菌都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的宿主大致可以分为2个群体;通过16 SrRNA基因编码分析,不同代谢类型的共生菌在系统发育中通常处于不同分支,形态也有所差异;共生菌独特的传播方式和进化模式也使其更加适应共生生活;由无脊椎动物和化能合成细菌构成的共生体系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了深海热液口生态系统的演化.对共生菌蛋白质及代谢组学的研究,以及对宿主生理和代谢机制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热液口化能合成共生作用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