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3篇 |
免费 | 321篇 |
国内免费 | 20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3篇 |
大气科学 | 14篇 |
地球物理 | 118篇 |
地质学 | 1704篇 |
海洋学 | 300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25篇 |
自然地理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4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的加热降黏、气体溶解降黏、气体扩大加热腔与减少热损失、蒸气与气体协同增产效应等开采机理,优化注入蒸气和烟气温度、烟气蒸气体积比、周期蒸气和气体注入量等参数,建议注入蒸气与烟气的温度高于300℃,在大气压下烟气蒸气体积比为0.4~0.6.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展4口井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开采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开采后稠油井平均日产油量达到冷采的3倍以上,最高日产油量超过100m3,周期产油量达到1.0×104 m3左右.基于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的海上开采稠油技术可以提高海上稠油开采速度和采收率,有潜力成为未来海上稠油油田的主要热采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2.
建德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执行该市矿产资源规划,凡是新设矿山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做到开采区开采,限采区限制开采,禁采区禁止开采。在上年的基础上关停矿山9家,新设1家,矿山总数72家,达到上级下达的74家矿山控制数要求。稳步推进采矿权市场建设,今年以来,不管是老矿山到期重新出让还是新设采矿权, 相似文献
93.
扇三角洲沉积体是陆相湖盆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确定储层内部砂体叠置关系是油田后期增储上产的关键。以Bongor盆地N油田下白垩统PⅠ油组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井下单砂体,分析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单元,建立由低位域期、湖侵域期到高位域期的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研究砂体叠置样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间湾4类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要的单砂体类型,与四级构型单元相对应,存在切叠型、接触型和孤立型3类叠置样式。由低位域期、湖侵域期到高位域期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由高角度前积式、退积式到加积式、低角度前积式变化;平面上,表现为由长帚状、小朵状到大朵状演化。低位域期,具有水下分流河道构型优势,砂体以切叠型为主;湖侵域期,砂体发育有限,以孤立型为主;高位域期,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构型同时发育,演化为接触型。层序演化控制扇三角洲前缘内部砂体叠置样式与构型展布规律。该结果对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演化及油田后期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96.
袁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2):163-167
从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针对纯油藏和具有气顶的油气藏,采用单储系数、横截面面积与油层横向分布长度三者乘积的方式改进采用单储系数、含油面积与油层厚度三者乘积方式的传统容积法,提出相应的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公式,并根据油气藏的特点提出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的预测公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目前主要采用容积法,这类方法不仅计算繁琐,而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改进后的新方法计算简单方便,理论性更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减少。采用新方法在高青油田高424块高424-1井区进行了实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的新方法适用于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及预测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 相似文献
97.
98.
海原断裂带西段老龙湾盆地沉积一套晚新生代红色碎屑物,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由于缺乏高精度的地层年代学研究,现有的工作笼统地将这套晚新生代沉积物划分为新近系甘肃群,导致老龙湾盆地对青藏高原北东扩展响应的认识存在争议。本文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老龙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开展了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建立了老龙湾盆地约13.61~2.58 Ma磁性地层年代学格架。结合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分析,将老龙湾盆地新近系甘肃群地层划分为2个岩石地层单位:咸水河组(N1x)和临夏组(N1-2l)。咸水河组沉积于晚中新世(约13.61~8.11 Ma),为一套砖红色砂质中砾岩、块状中砂岩、粉砂质泥岩,为晚中新世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与下伏早志留世肮脏沟组灰绿色变质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临夏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11~2.58 Ma),为一套厚层浅砖红色中砂岩与中—粗砾岩互层,偶含巨砾岩,总体上表现为“砂砾互层”,为河流相沉积,与下伏咸水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区域上,老龙湾盆地新近系甘肃群咸水河组和临夏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可与邻区新近纪地层进行对比,从而统一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新近纪地层系统,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提供了地层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渭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属于致密砂岩油,储层为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表明,宽河道及河道汇聚部位,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油井产量相对较高,是该油田的"甜点"区.由于油藏埋藏浅且地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河道砂体识别困难;地震振幅属性与砂体厚度对应关系弱。利用常规属性识别河道精度低.本文主要介绍应用谱反演技术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效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能够满足厚度小于λ/4的薄砂体识别;通过井震标定、地震正演模拟,总结砂体地震波形特征模式,采用地震波形结构法追踪砂体顶底反射,砂体识别精度大大提高,在密井网区识别砂体与钻井吻合率达90%以上;结合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成果,在开发区WB2井区外围优选出三个"甜点"区,是油田下一步开发和产量接替的有利阵地. 相似文献
100.
樊家川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为了精确预测层内剩余油潜力,解剖更小级别的储层非均质单元分布,在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储层FZI值进行单一河流沉积单元的渗流单元划分,并讨论了成因砂体与渗流单元的关系以及渗流单元中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提高了剩余油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