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6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71.
目的:探讨肝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活化后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的影响。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宁方组,每组各8只。对模型组、肝宁方组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四氯化碳豆油溶液皮下注射建立NASH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肝宁方组予肝宁方灌胃。干预3周。将大鼠HSCs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肝宁方组,正常组予正常培养基培养,模型组及肝宁方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随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用含正常大鼠血清培养基培养,肝宁方组加入含30%肝宁方含药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24 h。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水平;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内质网核信号转导蛋白1α(IRE-1α)蛋白表达;肝细胞凋亡情况;HSCs的增殖情况。结果:肝宁方组和模型组小鼠相比,脂质空泡和出血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小鼠血清AST、ALT、CHOL、TG水平,肝组织TNF-α、IL-6水平,GRP78、IRE-1α蛋白表达,肝细胞凋亡情况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肝宁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含药血清干预后HSCs增殖趋势明显减弱(P<0.01)。结论:肝宁方能够改善NASH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保护肝脏、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细胞凋亡、抑制HS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72.
星洲银罗非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隆并测定了星洲银罗非鱼(Oreochromis sp.)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全序列,得到全长1 141bp的序列用于分析,用MEGA4.0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序列比较,显示星洲银罗非鱼与其他鱼类的cyt b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同源度介于83%~93%间;根据星洲银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等12种鱼类的cyt 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初步确定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星洲银罗非鱼的父母本。  相似文献   
873.
874.
从细胞色素 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带石斑鱼的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鞍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 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 coioides、鲑点石斑鱼E. fario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1 141bp序列,并结合GenBank其他7种石斑鱼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共发现429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7.6%).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多发生于密码子第3位.以4种鲈形目鱼类为外群,用MEGA3.0软件中的NJ、ME、MP等3种方法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鞍带石斑鱼与石斑鱼属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鞍带石斑鱼归入石斑鱼属.  相似文献   
875.
台湾海峡南部金线鱼的生长与死亡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和2002年在台湾海峡南部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金线鱼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生长和死亡的研究.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金线鱼渔获群体叉长范围86-282mm,优势组191-220mm,平均210.3mm.体重范围10-375g,优势组131-200g,平均170.9g.年龄范围O-4龄,优势组1龄,平均1.05龄.生长参数L∞为373.4 mm,W∞为967.6g,生长速率k为0.2769,t0为-1.0784(理论叉长为零时的年龄),体重牛长拐点t,为2.864 4龄.总死亡系数为1.684 4,自然死亡系数为0.665 6,捕捞死亡系数为1.018 8,开发比率高达0.604 8.最小可捕叉长为177.64 mm,最小町捕体重为103.36g.该渔场自1994年以来连续13年超过了估算的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必须严格控制该海区渔业的投入和产出量及开捕规格.  相似文献   
876.
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温度(5~30 ℃)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胞密度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和NPQ)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 ℃.5 ℃处理组从接种后第1 天开始各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和NPQ)都明显下降,但第5天开始恢复;10 ℃处理组各荧光参数仅在接种后第1天出现下降,第2天就基本恢复正常;30 ℃处理组从处理后第1天开始一直到实验结束,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和qP)、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内,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细胞密度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密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则随着温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或耐低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7.
随机序列在密码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产生方法已经成为密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首先介绍了细胞自动机的基本概念,并详细介绍了2-by-n CA的规则及最大周期CA。最后基于2-by-n CA的特点提出了二维梯形伪随机序列发生方法。计算机模拟表明,基于2-by-n CA的二维梯形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高速、周期长的特点,产生的伪随机序列统计性能好。  相似文献   
878.
为探究不同地理条件下斑节对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 选用14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特异引物对广东湛江、海南三亚、海南琼海的斑节对虾天然群体共计90尾个体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 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4不等, 平均2.7。3个群体(湛江、三亚、琼海)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1.9081、1.9715和2.0185,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864、0.3926和0.4078, 总的平均期望杂合度(0.4605 )明显高于观测杂合度(0.4046), 表明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 且存在杂合度缺失的现象。种群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 在不同群体间已产生了遗传分化, 但是分化较小; 三亚群体和琼海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而与湛江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分子方差分析表明, 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指数为8%, 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指数为92%, 基因分化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而不是群体之间。  相似文献   
879.
张剑利  王昊  方辉 《海洋工程》2018,36(3):76-83
大型海洋结构长期服役中构件裂纹不可避免,结构承载性能必然随之弱化。针对含非均匀分布裂纹的薄板,以有限元方法对小变形状态下其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得到裂纹数量、长度、分布等因素对薄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规律。发现裂纹不仅改变截面的有效承载面积,同时改变局部结构的变形状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板的承载性能非单调变化,即多裂纹对板承载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群体"效应。  相似文献   
88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凋亡相关基因Bag-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移植组、移植组、补阳传统饮片组、补阳超微饮片组,每组15只,分别于细胞移植后7、14、28d观察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予以干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ag-1、Bcl-2的表达。结果:补阳传统饮片组、补阳超微饮片组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Bag-1、Bcl-2蛋白表达上升显著,在各时间点(7、14、28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补阳超微饮片组促神经功能积分的恢复及上调Bcl-2、Bag-1蛋白表达作用优于补阳传统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上调Bag-1、Bcl-2蛋白表达,且超微饮片的作用较传统饮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