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08篇 |
免费 | 2406篇 |
国内免费 | 10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15篇 |
大气科学 | 1197篇 |
地球物理 | 2596篇 |
地质学 | 2936篇 |
海洋学 | 799篇 |
天文学 | 160篇 |
综合类 | 622篇 |
自然地理 | 5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0篇 |
2023年 | 305篇 |
2022年 | 351篇 |
2021年 | 400篇 |
2020年 | 337篇 |
2019年 | 352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305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299篇 |
2014年 | 473篇 |
2013年 | 340篇 |
2012年 | 414篇 |
2011年 | 423篇 |
2010年 | 377篇 |
2009年 | 413篇 |
2008年 | 365篇 |
2007年 | 361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228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171篇 |
1998年 | 167篇 |
1997年 | 201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37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102篇 |
1990年 | 101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2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10篇 |
1965年 | 20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n optical closure study on bio-optical relationships was carried out using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matrix operator method developed by Freie Universitt Berlin.As a case study,the optical closure of bio-optical relationships empirically parameterized with in situ data for the East China Sea was examined.Remote-sensing refl ectance(R rs)was computed from the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predicted by these biooptical relationships and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in situ data.It was found that the simulated R rs was overestimated for turbid water.To achieve optical closure,bio-optical relationships for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coeffi cients for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adjusted.Furthermo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nier and Forand phase functions obtained from the adjusted relationships perform better than the Petzold phase function.Therefore,before bio-optical relationships are used for a local sea area,the optical closure should be examined. 相似文献
62.
63.
64.
结合流动GPS观测速度场及层析成像结果,构建跨龙门山断裂剖面的二维有限元分层模型,分两种情况讨论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前缘地壳垂直隆升的物理机制,以及中、下地壳软物质垂向和横向的不均匀性对地壳隆升作用的影响。分析认为:川西高原相对四川盆地的差异抬升和龙门山以西地壳缩短的共同作用是汶川地震震前龙门山前缘地壳垂直隆升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5.
福州建立土地储备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资源和资产化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规范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壮大城市经济总量,福州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6.
卢玉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7,(Z1)
传统的渗流模型研究中,忽略了渗流场中水压力传递的时效性。本文针对潜水含水层井流问题,分析了井流场的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详尽地推导了上部入渗补给为常量情况下的降落漏斗半径和水压力传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对某电厂水源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7.
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植被生化成分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光谱数据包含着丰富光谱信息,能够定量地分析物质成分[1]。由高光谱数据,可以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反演植被生化组分含量,从而达到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的目的[2]。本文具体介绍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及其在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估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的中国碳排放数据、统计年鉴中的分省化石能源消费与水泥产量数据为基础,选取NDVI植被指数、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GDP、工业总产值、人口5个指标,对中国2000年及2010年的分省碳排放结果采用5km×5km格网,运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SLM)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并对空间模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及纠正,获得2000年及2010年地均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地均碳排放强度存在以下特征:区域差异分布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变小;存在几个明显高值热点及低值冷点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差异特征越发明显,冷点和热点区域分布特征更加显著;2010年各地区地均碳排放强度明显大于2000年。 相似文献
69.
基于反演的衰减补偿方法(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衰减补偿,通过对地震波的衰减和频散效应进行校正,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常规衰减补偿方法都是基于波场延拓的反Q滤波方法。本文利用Futterman衰减模型,导出了一种衰减介质中合成地震记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衰减补偿问题归结为一个Fredholm积分方程反问题,利用反演方法来实现衰减补偿。针对衰减补偿问题的不稳定性,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提高反演过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资料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用(P)、(S)波速度振幅比求小震机制解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和仿真后的最大位移振幅比资料分别测定了小震震源机制参数,并对两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二者基本一致,说明直接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记录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代替最大位移振幅比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