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8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5篇 |
大气科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142篇 |
地质学 | 153篇 |
海洋学 | 58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28篇 |
自然地理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31.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总被引:69,自引:19,他引:69
“极化”效应是高速交通网络引导客货流演进的空间表象,由此导致空间作用关系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演化。轴心—附属式的“轴—辐”空间模式已经成为航空客流网络发展的基本模式。本文以航空客流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我国城市间的相互作用特征,以及高速运输网络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结果表明,我国大陆航空客流的网络体系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产生了以三个一级枢纽为核心的“轴—辐”系统,即北京、广州和上海系统,以及两个相对独立的次级系统——乌鲁木齐和昆明系统;航空客流存在显著的距离衰减规律,绝大部分客流发生的距离在2400km之内;超大城市是航空客流的集聚地,以其为枢纽的航空网络的合理组织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2.
充电激发极化法在金属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电激发极化法是矿山物探的一种主要方法,其兼有充电法与激发极化法的特点,可利用已有的工程,最大限度地了解地下三度空间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情况,解决地质问题。概述了其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并列举了该方法在多个金属矿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3.
频谱激电法在安徽沙溪斑岩铜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查安徽沙溪斑岩型铜矿区深部矿体及隐伏矿体,同时为了试验频谱激电法在此类矿产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在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区布置了一条2 km的频谱激电法(SIP)测线,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及反演,得到7个不同电性参数断面图,对比分析并结合钻孔地质剖面,视电阻率和相位断面图较好的反映了矿体的形态,极化率和金属因子断面图较好的反映了矿体,电性异常与实际矿体的位置及埋深有较好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频谱激电法在斑岩铜矿探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在高电阻率、高极化率的金属矿的探测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崔王指数评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极化有所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空间自相关分析中的高值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是高"极化点",哈大铁路、滨洲-滨绥铁路沿线成为不连续的"极化轴";高值聚集区在辽中南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为连续分布。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趋于减少。辽中南经济区、哈长经济区、滨洲-滨绥经济轴带等主要区域经济构造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以及对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敏感的特点,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当前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SAR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发展背景、发展轨迹和相关知识;然后,重点阐述了极化SAR、干涉SAR、极化干涉SAR和层析SAR在林地覆盖类型分类、变化检测以及森林参数定量化估测应用中的技术方法;最后,就SAR在森林资源监测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6.
针对建筑物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产生的交叉极化散射现象使得其在极化SAR图像上易与植被混淆,提取困难的问题,该文结合极化散射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建筑物的提取研究,主要以AIRSAR全极化数据进行实验。①进行基于极化补偿的Yamaguchi四分量分解,根据偶次散射能量提取出建筑物;②提取总功率Span图像的纹理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③融合前两步的提取结果得到最终结果。结果表明:方法优于基于极化补偿的Yamaguchi四分量分解的提取方法和SVM方法,对于平行建筑物、小方位角建筑物、大方位角建筑物的提取精度分别达到了99%、94%和56%,有效区分了建筑物与植被。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提出多分量瑞利波勘探的技术思想和方法,研制成功专用的防爆型多分量瑞利波勘探仪器,建立了在用极化分析对瑞利波勘探记录的多分量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用极化滤波提取有效瑞利波信号的方法。在煤矿井下及地面实际应用表明,多分量瑞利波勘探与单分量法比较,信号的信噪比、勘探深度和可靠性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