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62篇 |
免费 | 6539篇 |
国内免费 | 32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80篇 |
大气科学 | 4819篇 |
地球物理 | 2410篇 |
地质学 | 15977篇 |
海洋学 | 2032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1883篇 |
自然地理 | 21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668篇 |
2023年 | 1010篇 |
2022年 | 1320篇 |
2021年 | 1341篇 |
2020年 | 1180篇 |
2019年 | 1176篇 |
2018年 | 807篇 |
2017年 | 868篇 |
2016年 | 969篇 |
2015年 | 1047篇 |
2014年 | 1607篇 |
2013年 | 1312篇 |
2012年 | 1406篇 |
2011年 | 1437篇 |
2010年 | 1275篇 |
2009年 | 1304篇 |
2008年 | 1292篇 |
2007年 | 1026篇 |
2006年 | 982篇 |
2005年 | 979篇 |
2004年 | 801篇 |
2003年 | 800篇 |
2002年 | 638篇 |
2001年 | 658篇 |
2000年 | 651篇 |
1999年 | 607篇 |
1998年 | 505篇 |
1997年 | 582篇 |
1996年 | 473篇 |
1995年 | 467篇 |
1994年 | 418篇 |
1993年 | 330篇 |
1992年 | 299篇 |
1991年 | 256篇 |
1990年 | 209篇 |
1989年 | 131篇 |
1988年 | 66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7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以甘肃陇南地震滑坡体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以坡面为尺度,采用样带结合海拔梯度的方法进行了调查。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应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甘肃陇南地震滑坡体自然恢复5 a后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内主要植物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大体分为3层;该群落中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是该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生活型;在7个样地中,随着海拔升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趋势,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偏峰格局势,峰值偏向高海拔区。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时易受噪声影响,且灰度共生矩阵仅通过单波段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导致信息不足等缺点,提出了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降维去噪,从而提高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提取效果,并对影像进行双边滤波处理,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提取融合了特征信息的多光谱影像中的建筑物信息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建筑物识别精度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台湾海岸及其周边岛礁的类型和特征,分别就台湾的西海岸,北海岸,东海岸与澎湖列岛综合自然条件依次作了描述,并将典型的河口,岬角,海湾,港口,浅滩与沿海气象站资料附于文后。 相似文献
106.
太平洋西南部铁锰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A.H等对克马德克和新赫布里底岛弧-海沟系不同地貌构造采集了海底样品(1990年科学考察船“A.H”院士号第17航次),在一系列测站上采集到不同的铁锰形成物(жMO)。在采自8个测站的38个样品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着重论述了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的赋矿岩石特征:即岩石原始铀含量高;岩石碎裂强度大;岩石蚀变强烈;岩石组分简单,有利于铀的浸出(有害元素含量低)。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识别与寻找该类型铀矿床的岩石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地-井瞬变电磁井旁板状导体异常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工作中,地-井瞬变电磁井旁盲矿的异常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曲线特征复杂。为了研究井旁板状导体位置、埋深、产状等参数对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响应的影响,这里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四类39个理论模型,分析了板状导体倾角、埋深变化及其与钻孔距离、相对位置变化的异常响应,总结了响应特征与板体几何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为定性或半定量解释井旁盲矿异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