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1篇 |
免费 | 475篇 |
国内免费 | 5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34篇 |
大气科学 | 1527篇 |
地球物理 | 459篇 |
地质学 | 1152篇 |
海洋学 | 365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436篇 |
自然地理 | 1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144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11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63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83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98篇 |
2004年 | 226篇 |
2003年 | 217篇 |
2002年 | 170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1948年 | 5篇 |
1946年 | 5篇 |
1945年 | 3篇 |
1944年 | 6篇 |
194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通过对曲线测设和测点坐标计算过程的分析,把坐标计算的程序设计归结为有向直线与X轴顺时针夹角即方位角的计算和线路转向转角的计算,弥补了测点位置和计算公式分类复杂等不足,简化了程序设计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22.
南海及其毗邻海域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重要生成源地,提前和精准预测TC生成,是进行TC路径、强度变化和风雨预报以及减轻TC危害的前提。回顾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于TC生成的环境要素、物理机制、主要天气环流形势的相关研究进展。初步分析了TC初始扰动在有利环流背景条件下,菲律宾群岛地形动力作用对于南海及其毗邻海域TC生成的直接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与地形动力作用有关TC生成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网络环境下的前兆数据自动编排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Intemet和局域网下开发的程序,实现了安徽省地震前兆数据自动编排管理。该网络程序可以自动检索和收集各地方台站上报的数据,然后将其按照规定的格式编排,通过纠错子系统检查无误后传至中国地震局数据中心。本系统可以将数据自动分类管理并做好备份,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准确性高、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26.
为适应地下立体交通工程箱涵顶进置换管幕施工的新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以自动全站仪为主的智能导向系统。介绍了该智能导向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并结合该系统在上海金山既有铁路下顶进公路箱涵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成功应用,表明了该系统在实际施工中的优越性与实用性,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可以为纠偏提供实时偏差信息,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130.
HTSS以大连地铁2号线香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桥特殊地段为依托,通过三维有限元程序仿真模拟以及工程现场动态监测,研究盾构施工法对周围地层变形的影响和盾构下穿铁路桥造成的沉降特征。结果表明: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经历了5个阶段,即初期扰动沉降、开挖面前部沉降、盾构机正上方沉降、盾构通过沉降、后期固结沉降;地表沉降整体为一个凹槽形,即隧道中心线地表沉降大,隧道两边沉降较小,按隧道横截面轴线左右对称,符合地表沉降机理,并与现场监测数据一致;距离开挖隧道越近,总体沉降位移越大,盾构开挖小于20 m时,其沉降位移沿着横向与纵向都有扩展,隧道开挖至40 m时,沉降位移主要沿着纵向扩展,横向扩展不明显;不同深度的上部土体沉降呈漏斗形,即隧道正上方沉降最大,两边沉降递减,沉降曲线基本对称,地表右侧受右线隧道开挖影响,沉降量略大于左侧;桥桩底端处于隧道拱顶上,且整个桩身处于破裂面之上,属于短桩范畴,桥桩变形主要以受土体作用而产生的竖向沉降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