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7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2154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794篇
地质学   5875篇
海洋学   132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551篇
自然地理   64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81.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优势结构面理论,提出了岩土优势结构面的储运水效应的概念,并对它的几个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岩土体中存在各种类型的结构面,实际岩土工程中的稳定、渗透和突水问题一般是由优势结构面所引起;②在找出优势结构面即富水优势断裂的基础上,确定优势井位、优势井深,可确保缺水地区找水的成功;③地下突水与优势结构面关系密切,但只有具备了多种储运水优势指标的优势结构面才是富水的,才有可能导致突水事故;④在降水和其它地表水的作用下,水将优先向边坡中优势结构面发生渗漏,而水的浸入又加速了土体的软化及结构面的生成,水与结构面相互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滑坡的产生;⑤堤、坝及其地基中的优势面和优势层的存在是内在因素,而水是外在因素。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可能导致堤坝的渗透、变形和破坏。  相似文献   
182.
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道内水流和泥沙是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研究河道内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以及水沙运动对其影响对于治理日益恶化的河流水环境非常重要。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对水沙运动作用下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试验研究、作用机理、理论模式和数学模型等进行了总结和概述,重点对几种典型的理论模式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效应相关研究存在试验方法比较局限、作用机理存在分歧、理论模式和数学模型不完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室内和野外试验技术创新、颗粒界面动力学的微观探索以及污染物在上下覆水和界面上迁移转化理论研究。对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效应研究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3.
磺基水杨酸光度法连续测定岩石中的铁和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英  刘孙波 《矿物岩石》1993,13(2):107-109
本文提出用磺基水杨酸(SSA)作显色剂,在不同pH值和同一波长下.于一分试液中连续测定铁和钛的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420nm,测铁的pH值为8—11,Fe量在0—10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钛的pH值为2,TiO_2量在0—14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84.
李益  胡大千 《世界地质》2002,21(3):258-262
在偏高岭石水热转化法合成NaA型沸石分子筛体系中,通过对反应不同时间内的固相产物的XRD-FT-IR图谱分析,以及对SEM形貌变化的观察,认为晶化过程包括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两个过程,其中异相成核先于均相成核,但是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只是取决于偏高岭石的表面溶解程度,偏高岭石不仅提供了反应所需的化学组分,而且也为晶核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界面条件。  相似文献   
18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方法改进程美贞(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笔者对用紫外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法进行了改进,并做了一些条件实验进行探索。1方法的改进原方法用200ml容量瓶绘制标准曲线和样品测定体积过大,准确度较差,而且操作复杂,所以将200Yn...  相似文献   
186.
利用电子显微镜(EM)及能谱仪(EDS),分析研究了变生热液形成的载金石英的化学成分、离子扩散作用以及金在石英中的赋存状态等问题,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和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l~(3+)、Ti~(3+)、TFe、Na~(+)、K~(+)、Ca~(2+)等在石英中为类质同像混入物;石英和黄铁矿之间的离子相互扩散作用,表现为石英中Al离子的带出和Fe离子的带入,黄铁矿中Fe离子的带出和Al离子的带入;石英中呈分散状态分布的金主要为离子金,它们充填在石英结构中,起平衡电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7.
将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经磁化焙烧-磁选,得到w(TFe)为57.5%的铁精矿和偏高岭石为主的尾矿。利用微量热仪、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掺加磨细后尾矿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含偏高岭石的尾矿能够明显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吸收氢氧化钙,在水化后期改善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使得水泥石更加均一密实。同时,磨细尾矿的掺入使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凝结时间延长。当取代水泥用量达15%时,尾矿能够提高水泥胶砂的28天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88.
文中用不等径的葫芦状毛管网络模型讨论了均质土的重力释水机制,认为重力释水与变动后的潜水位以上原饱水带及与其相联系的支持毛细水带有关;据此定义了给水度。 均质土给水度的大小与重力释水前后包气带的水分分布特征有关。由模型的分析说明,蒸发条件下的初始水分分布特征曲线偏低,造成均质土的重力释水减量,使给水度变小。  相似文献   
189.
苏州城市规划区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预防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孔隙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上存在2种观点。水、土应力平衡理论认为:只要开采承压水,就会引发应力失衡并导致地面沉降;而水、土动态平衡理论则认为:除非开采水压力至水、土应力平衡面以下,否则不会引发地面沉降。苏州城市规划区第Ⅱ承压水开采水位与地面沉降动态观测表明,在-33m处存在一个天然动态水、土应力平衡面。第Ⅱ承压含水层形成后,经上覆堆积物自重压力长期压缩作用,其水压力具较高的压强.这种天然状态下产生的弹性释放储存量可开采利用多少,取决于开采状态下水、土应力平衡时可消耗压力水柱高度中的水头值。因而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是开采水位超过了-33m,突破了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水位。Ⅱ承压含水层在天然状态受上覆堆积物重力产生的高压强弹性释放储存量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该地区孔隙Ⅱ承压水开采不产生地面沉降的临界水位(水、土应力平衡面)。这一点对承压水开采条件、可开采资源性质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同样可以应用于饱受地面沉降困扰的无锡、常州及周边地区,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政策由单一的封井停采转为目标水位控制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此政策在承压水动力学机制上找到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0.
在分析下庄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包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对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进行了详细探讨。其结果表明,下庄铀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6.90‰~-9.80‰(SMOW)、δD=-30‰~-85‰(SMOW)位于已发生氧漂移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范围。水-岩同位素交换后,岩石的δ18O值明显降低,显示出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古地下水具有相当低的δ18O值。不同水-岩比值条件下同位素交换结果证明下庄成矿古水热系统具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大气降水与岩石交换后热液的δ18O计算(-8.26‰~+1.53‰)与成矿期热液的δ18O值(-6.54‰~+1.43‰)相吻合。证据表明下庄铀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