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36篇
海洋学   7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徐国栋  金斌  葛建华  董俊  程江 《岩矿测试》2016,35(2):134-137
目前采用酸溶分解试样,以硫脲或磷酸氢二铵为基体改进剂,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可以直接测定各类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但应用于测定碳酸盐岩中的痕量银时,基体元素钙镁会产生干扰,同时影响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本文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四酸溶样,硝酸提取,以草酸铵(45.5 g/L)作基体改进剂,试液中的钙镁与草酸铵快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物而分离,并形成了具有挥发性的铵盐介质环境,可显著提高石墨炉的灰化温度进一步除去铵盐介质,从而消除了基体元素的各种影响。本方法操作简单,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其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为0.010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1.0%。本方法不仅分离了干扰基体,而且比前人采用的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的检出限(0.04μg/g)更低。  相似文献   
122.
江苏宜溧富硒稻米产区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宜溧地区分布有400 km2多的富硒土壤,并产出天然富硒稻米。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宜溧富硒稻米产地的稻米、土壤、岩石、水样的Se等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探讨了控制宜溧地区富硒稻米产出的主要地质环境及地球化学背景因素,总结了Se等元素在米-土-岩之间的分布迁移特征。结果显示:(1)宜溧地区产出的富硒稻米主要受富硒耕地控制,稻米Se与耕地土壤Se、Corg.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米Se与土Se的相关系数R=0.81,土壤Se≥0.5 mg/kg的耕地中富硒稻米检出率为100%;(2)二叠系煤系地层中的杂色泥质粉砂岩、页岩是主要富硒原岩,其平均Se含量达到17.22 mg/kg,比当地土壤中Se高出5倍以上。富硒原岩沉积厚度越大,其上覆土壤的Se含量越高;(3)上述富硒岩层中夹杂一层几到几十厘米厚的铁锰结核透镜状沉积物,富集Fe、Mn、Cd、S、P等,其风化形成土壤可能富集Cd,但富硒稻米中未检测到Cd超标;(4)耕地土壤中有效Se小于0.02 mg/kg,有效Se占土壤Se的比例为0.16%~2%。富硒耕地土壤总体偏酸性,其p H一般介于4.6~6.5,富硒原岩更偏酸性,其p H一般介于4.2~5.5;(5)Se从源头向耕地迁移也是一个不断均匀化的过程,地势、气候条件、断层等对富硒耕地的分布有影响,山间盆地、沟谷、山前平原是形成天然富硒耕地的主要场所,特定断层可成为天然富硒耕地的边界。  相似文献   
123.
在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硫酸钾培养钝顶螺旋藻,研究硒、硫不同克分子比(Se:S)对钝顶螺旋藻有机化硒的影响,用2,3-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藻体中总硒、有机硒、4价硒及6价硒含量,分析藻体中硒的形态,价态构成。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Se:S对钝顶螺旋藻产率影响不大,但硒浓度为3.80mmol/L、Se:S=0.812时螺旋藻产量、总硒及有机硒含量均最高,富硒钝顶螺旋藻中以有机硒为主,无机硒以4价硒为主。  相似文献   
124.
硒在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中的分布杨逸萍,李河典,胡明辉(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关键词硒,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前言硒为中等生物制约元素。海洋浮游植物对硒的富集系数高达103~104[1].硒沿海洋食物链的传递[1~4]表明硒在生物体内可能被结合在细胞原生...  相似文献   
125.
植物体中硒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志刚 《海洋科学》1997,21(1):29-33
本文结合植物体中硒的代谢途径概述硒的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据在分子水平上阐述硒结合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1 植物体中硒的生物学及其生物化学硒酸盐和硫酸盐的竞争性吸收是研究植物体硒-硫拮抗的一个主要方面。Leggett和Epstein成功地将通常用于研究酶作用的Michaelis-Menten方程应用于大麦根部对离子运输的研究,发现硒酸盐和硫酸盐离子以相同的亲和力结合于根部细胞膜上的相同位点,从而表现为竞争性结合,这个结合位点为载体或渗透酶,经过它主动吸收硒酸盐[13]。人们曾多次观察到黄芪(Astragaluscrotalaria…  相似文献   
126.
三种螺旋藻及其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结合硒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于1992年9月—1995年1月将极大、钝顶、盐泽等三种螺旋藻在加4—100mg/L硒浓度的培养基内培养,研究藻细胞及其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结合硒的量,探讨硒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极大螺旋藻累积的硒随外加硒的浓度而增加,但累积系数接近平均值2.184;在同样的硒浓度(8mg/L)条件下,盐泽螺旋藻对硒的累积远大于极大和钝顶两种螺旋藻的,高达696.968×10-6;极大螺旋藻中蛋白质和脂类结合的硒分别占藻细胞含硒量的14.63%和16.05%,两者均高于其它两种藻中相对应的量;三种藻细胞多糖结合硒的能力均很弱,但胞外多糖结合硒的能力较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螺旋藻累积硒的机理一方面是大分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生化过程使硒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形成大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7.
对栉孔扇贝分别注射硒化卡拉胶和酵母葡聚糖后,采用生化方法,于1h,15h和30h分别测定栉孔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2种参与免疫防御的水解酶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注射硒化卡拉胶后,栉孔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ACP活力在1h和30h时均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溶菌酶活力也均在1和30h时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酵母葡聚糖后,ACP活力在1h,15h和30h时均为实验组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溶菌酶活力则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硒化卡拉胶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ACP和溶菌酶的活力均有增强作用,而酵母葡聚糖仅对其ACP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体中的Se(IV)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庆祯  张经 《海洋科学》2003,27(4):63-67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在1mol/L HCl介质中用KBH4作还原剂测定天然水体中痕量Se(IV)。利用正交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在确定的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6nmol/L,对Se(IV)含量为0.51nmol/L和1.14nmol/L的样品分析精密度为3.9%和3.5%,方法的回收率为96%-105%,线性范围为0.06—250nmol/L。在不同介质中工作曲线的变动范围小于5%。  相似文献   
129.
海洋生物中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测定与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卉  贺萍 《海洋科学》2004,28(2):36-39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洋生物中不同形态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3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硒(Ⅳ)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硒(Ⅳ)含量在0.14~8μg/L范围内与褪色反应速率成正比,生物样品经HNO3-HClO4消化后直接测定硒(Ⅳ)和有机硒含量,再经盐酸还原后测定总硒含量,两者差减得硒(Ⅵ)含量。结合MIBK(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分离干扰组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准确度,用于海洋生物材料中不同形态硒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对几种海藻和双壳贝类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洋生物中,硒主要以有机硒和硒(Ⅳ)的形式存在于难溶性的大分子蛋白质中,硒(Ⅵ)的含量普遍较低,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0.
硒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0.4mg/L硒培养极大螺旋藻时,35℃与160μmol/m^2.s的光温条件有利于螺旋藻生长和对硒的累积,在此种光温条件下,40mg/L硒以下均促进藻的生长,其中12mg/L硒的效果最大;超过60mg/L硒就有抑制作用;400mg/L硒以下藻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