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矿区构造及一号窿矿体构造研究,论述了湖南石门县界牌峪地区砷矿床一号窿矿体构造特征、矿体特征、矿体与断裂构造的成因联系,指出了矿区的导矿构造与容矿构造,提出了本区中生代3期主要构造应力场,强调了矿区内局部应力场与相应方向的优势节理配合是本区砷(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2.
杨波 《湖南地质》2010,(2):75-75
当前国土资源违法主体呈现出特殊性和多头性、违法性质呈现出欺骗性和隐蔽性、违法方式呈现出多样性、违法地段表现出区域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缺乏强有力的制止手段,“单打独斗”的执法模式很难打破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3.
论石门雄黄矿床硅质岩的热水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附近存在大片硅质岩。硅质岩是热泉沉积的硅华,其微量元素组成与矿石中以及该区现代热泉体系沉积物类似,成矿溶液富Na+、Ca2+、Cl-、HCO3-、SO2-4,与该区现代热泉类似。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同位素等综合研究表明:矿床附近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可能来自下伏及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64.
本文在叙述 "银厂坡-石门冲断褶皱带"断裂展布样式、构造组合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区内构造控矿特征,指出不同级次断裂控制了矿带、矿床及矿体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把"银厂坡-石门冲断褶皱带"分为6个断裂带(矿带),10个构造复杂区(找矿靶区),初步认为"构造化学找矿方法"是区内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65.
2007年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所承担的河南省嵩县大石门沟金矿外围普查(续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所布三个钻孔均见矿,且钼矿化较好,厚度较大。经初步估算钼资源量(333)+(334)?7.69万吨,其中,(333)资源量5.26万吨。现为中型钼矿床规模。若该区继续进行地质勘查,有望达到大型钼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66.
熊先考  姚超美 《矿床地质》1998,17(Z3):515-518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受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地层与NEE、NW、SN向断裂的双重控制。雄黄矿在沉积特征上具有水沉积的纹层、多孔、皮壳状构造和由细密转变为粗稀的条纹一条带状构造及喷发角砾岩等特征。矿物成分,矿石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碳、硫和氧同位素均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点。矿床系热水沉积而形成。  相似文献   
67.
姚超美  熊先孝  刘昌涛 《矿床地质》1998,17(Z6):1063-1068
对湖南石门雄黄矿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气液包亵体均一化温度为270~78℃ ,盐度为1.19%~16.03%NaCl。对与雄黄、雌黄共生方解石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得到δ18OH2O为-68‰~-5.7‰、δDH2O为-55‰ ~ -47‰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古大气降水,并混入了建造水。计算了成矿流体盐度、密度、压力以及成矿环境的Eh和pH等物理化学参数,为探讨雄黄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江南造山带中段的赣北大湖塘矿集区是我国近年查明的世界级超大型钨矿产地,并伴生大型铜矿。本文对该区北段石门寺矿区燕山期不同岩石单元的W、Cu、Mo矿化特征与成矿年龄进行了系统研究。白钨矿多呈细脉浸染状产于似斑状花岗岩及其与围岩的外接触带;黄铜矿与辉钼矿多呈浸染状共生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矿石矿物化学研究表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中的硫化物成分较均一,黄铜矿中Cu 34.215%~35.161%、Fe 29.206%~30.721%、S 34.388%~35.520%,辉钼矿中Mo 59.44%~60.54%、S 40.067%~40.370%;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斑岩和石英大脉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均值分别为143.3 Ma、145.2 Ma、144.5 Ma、143.6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相同,指示该矿区内的Cu、Mo矿化为一期成矿作用形成,由此给出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145.1±1.0 Ma(MSWD=0.46),代表Cu、Mo矿化时间。结合前人岩浆岩研究结果,石门寺矿区白钨矿与Cu、Mo矿化是两期成矿作用的产物,前者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而后者可能与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斑岩有成因联系,成矿物质由斑岩向其他岩石单元迁移逐渐成矿。  相似文献   
69.
湖南石门砷(金)矿床中雄黄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石门砷(金)矿床内的雄黄富S亏As,含Sb和微量的Hg、Se、Te、Bi、Au;晶胞参数a0=9.309~9.511A,b0=13.52~13.61A,c0=6.572~6.593A;晶体化学式为(As0.9997Sb0.0013)1.0010S;红外吸收343、375cm-1;δCe<1,具明显负异常。本文还列出了雄黄的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含量等资料。这些可作为该区雄黄的标型特征,对其它雄黄矿(床)点的研究、预测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小石门银金矿位于小寺沟铜钼矿外围,是小寺沟铜钼矿成矿系列的组成部分.矿区内有三条长逾千米的金银矿化带,共17个矿体.矿体赋存于硅质白云岩中,受北北东向断裂及顺层滑脱断层构造控制明显,在空间上和切层或顺层产出的闪长玢岩及二长斑岩关系密切.矿体形态为不规则脉状、透镜状、囊状,矿石成分为富金属硫化物矿石及贫金属硫化物矿石,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从硫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温度、包体成分特征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硫元素和成矿物质来源于与小寺沟杂岩体同源异相岩浆岩,矿床的成矿温度属中低温,矿物组合为中低温矿物组合,成矿热液为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与小寺沟杂岩体及二长斑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