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9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测绘学   1109篇
大气科学   723篇
地球物理   1211篇
地质学   1352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564篇
综合类   555篇
自然地理   49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潜流驻留时间是反映潜流交换、溶质迁移转化、生物组成、生态过程的重要特征变量。应用双循环可控式河岸带模型,以NaCl为示踪剂,深入研究了河岸带蜿蜒性与植被密度对潜流驻留时间的复合效应;应用量纲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析了潜流驻留时间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作用程度和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河岸带植被密度对潜流驻留时间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阈值。②潜流驻留时间分布与河岸蜿蜒形态呈类镜像效应;潜流驻留时间在河岸带蜿蜒波不同位置差异明显,迎水面平均驻留时间约为背水面的1/2。③河岸带蜿蜒性与植被密度是影响潜流驻留时间的关键因子,总作用程度达91.07%。潜流驻留时间对蜿蜒性最敏感,对植被密度敏感性较弱,对复合因子的敏感性介于两者之间;迎水面内组合因子对潜流驻留时间具有共同促进效应,背水面内组合因子对潜流驻留时间具有抑制和促进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253.
虞维钧 《气象》1989,15(5):56-57
在审核日照记录时,有时怀疑记录编大,对实际的日出、日落时间有矛盾会出现争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首先不要混淆北京时,地方平均太阳时和真太阳时(视时)三种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地办平均太阳=北京时 经段时差 经度时差:测站每8时区中央经线为  相似文献   
254.
作为地球物理场的一个分支,地温场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与其它地球物理场一样,也主要是依靠数学方法和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的。本文讨论了地热异常水槽模型实验的理论原理;介绍了实验方法技术、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55.
256.
257.
258.
建立一个二维的海陆风静力模式来讨论时间步长的选取,发现定时间步长不宜取得太大或者太小,必须是某个适当的值。变时间步长的模拟效果要比定步长理想。时间步长越大,海风中心强度模拟值变小。  相似文献   
259.
Javah.  A  李世愚 《地震学报》1994,16(1):18-23
震源时间函数在产生有限差分合成地震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我们考虑了5种不同的时间函数的振幅谱。结果表明, 当时间函数的高频信号比主信号携带更多的能量时, 伴随着主信号成分将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的拖尾现象。本文说明, 在所考虑的几种用于产生有限差分合成地震图的震源时间函数中, 形如f(t)=te-2的时间函数是最佳的。由具有一个覆盖层的半无限空间弹性地球模型, 来产生有限差分合成地震图证实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2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