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5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In order to reveal transpiration rates of wetland plants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micro- meterological factors in a mountain valley wetland, relative humidity, air temperature, leaf temperature, soil temperature, photo flux density and transpiration rates were measured once two hours in a Carex meyeriana wetland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 valley in dry (July) and wet (September) of 2003,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dency of "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as obvious in wet season. However, a relatively stabl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the transpiration in dry season.. Generally, the photon flux density of Carex meyeriana was higher in wet season than that in dry season. However, the variabilities of leaf temperature,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were similar in both seasons. Higher transpiration rates of Carex meyeriana leaves were observed in July (varied from 40 to 150 mol.m^-2.s^-1) compared to those (varied from 7 to 14 mol.m^-2.s^-1) in September. Transpir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P〈0.01), leaf temperature (P〈0.01), and wind speed (P〈0.05), but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humidity and photo flux density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相似文献   
122.
海雾生成过程中平流、湍流和辐射效应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相对湿度方程,结合数值模式研究了在海雾生成过程中平流、湍流和辐射的效应。结果表明,海雾生成的主要“推动力”是长波辐射冷却,湍流冷却在低层主要发生在平流的初始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湍流对低层大气很快变为起加热作用,不利于海雾的生成。湍流和辐射效应在低层大气中符号相反(仅在海雾生成的初始阶段符号相同),量级相同,在高层大气中湍流和辐射效应符号相同,但辐射效应占优势。湍流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影响海雾生成的主要因素,平流直接作用似乎不大。平流、湍流和辐射效应及其总效应均随时间推移而减小。另外,还初步研究了风速大小和海温高低对平流、湍流和辐射效应及海雾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2008年8月奥运期间3号岗各场馆实况天气(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等)以及8月份北京地区逐日高空、地面天气形势的分析,运用最常用的资料(尤其是自动站资料)找出不同站点精细预报要素的规律及差异。通过分析提出针对不同要素预报的评价标准应该有所侧重,同时在自动站站点布设方面应该注意自动站的代表意义等。此外在分析中更加仔细领会精细预报的内涵,指出精细预报中配合具体服务重点的跟进预报及跟踪服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4.
改进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并明确TVDI的农业干旱等级阈值,对提高TVDI指数监测农业干旱能力有重要意义。利用近19 a的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遥感数据,基于单时次和多时次方法构建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LST、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LST、SAVI(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LST等几种特征空间,讨论TVDI计算方法,分析TVDI在甘肃省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并明确甘肃省夏季TVDI农业干旱分级标准。结果表明:(1)基于多时次方法构建的SAVI-LST特征空间TVDI更适合甘肃省农业干旱监测,其对土壤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分析了造雾剂的成雾原理和影响成雾效果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对典型南方城市(长沙)和北方城市(北京)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南方的气候除14时外非常适合造雾,而北方02时和08时造雾完全可行,20时也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外场试验表明,由于开放空间的特点,造雾剂成雾所需的相对湿度降低,同时也由于大面积人造雾的集团效应和外场空间较高的凝水效率,使人工造雾的抗风能力加强,外场人工造雾的可行性很大。  相似文献   
126.
陕西省气象科学数据集包含的资料为1951—2005年的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数据文件(A0文件)。共整理了陕西99个台站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日照时数、雷暴、沙尘暴、雾、扬沙、浮尘等要素资料。对A0文件全部进行了格式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错误逐一改正。  相似文献   
127.
多普勒雷达PPI资料在数值模式MM5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艳蓉  张沛源  胡绍萍 《气象》2005,31(4):44-47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资料,估测大气的湿度值。假定回波强度大于4 0dBz的区域,相对湿度为1 0 0 % ,小于2 0dBz的区域相对湿度为90 % ,2 0~4 0dBz区域的相对湿度按线性变化求取。对应各点的温度值由MM5控制试验得出。然后通过迭代处理,求出对应各点的露点温度,通过以上步骤把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值转换为模式中直接使用的物理变量,用于模式计算。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模拟试验,个例选用2 0 0 1年7月1 3日安徽全椒暴雨过程。背景场采用T2 1 3资料,加上常规探空,地面资料,通过分析形成控制试验的初始场。将安徽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按上述方法加入到MM5中,形成敏感试验的初始场。水平网格为1 0 3×1 0 3,格距为1 0km ,垂直分33层,中心位置为31 0 0°N、1 1 7 6 6°E。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雷达资料后降水中心位置预报有明显改进。说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8.
1 形成花菇的气象条件 1.1 空气相对湿度 适宜花菇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相对湿度在65%~74%时,对花菇的发生和生长最有利,过分干燥易成菇丁。较长时间高于75%,表皮紧而不裂。早晨相对湿度60%左右,下午降至50%以下,菇盖裂纹加深,可形成较为理想的花菇。  相似文献   
129.
蒸发过程中水体稳定同位素富集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位素分馏模型的物理意义分析及实验模拟分析,探讨空气湿度对蒸发过程水体稳定同位素富集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1空气相对湿度决定了扩散系数和自由空气同位素组成对分馏系数的影响比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分馏系数受扩散分馏系数影响越大,分馏系数受自由空气水汽同位素组成影响则越小,反之亦然;2空气相对湿度与蒸发残余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富集程度具有负相关性,即空气湿度越大越不利于残余水体重同位素富集;3模拟残余水体同位素丰度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负指数关系。在无外界气态水介入的蒸发实验中,残余系数为0.194条件下,当相对湿度小于80%时,H、O稳定同位素模拟结果对湿度的敏感性均小于0.0002,即相对湿度变化对模拟残余水体同位素丰度影响很小;当湿度大于80%时,湿度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呈指数关系急剧增加,湿度大于80%的蒸发实验需要准确观测相对湿度值。  相似文献   
130.
受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孤立沼泽成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以三江平原抚远县大豆田中孤立沼泽为研究对象,观测孤立沼泽及其周边农田的0 cm地温、5 cm土温、10 cm土温、1.5 m气温和1.5 m相对湿度,观测从2012年8月31日10︰00开始,至9月1日8︰00结束,每2小时观测一次,对比分析夏末晴天孤立沼泽与农田温湿度的差异,探讨孤立沼泽的局地小气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孤立沼泽的日平均0 cm地温、5 cm土温、10 cm土温和1.5 m相对湿度都低于周边农田,而日平均1.5 m气温高于周边农田;除0 cm地温外,孤立沼泽5 cm土温、10 cm土温、1.5 m气温和1.5 m相对湿度的日较差都低于周边农田;各气象要素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但极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孤立湿地5 cm土温和10 cm土温的极值出现时间比周边农田晚2~4 h,孤立湿地0 cm地温、1.5 m气温和1.5 m相对湿度的极值出现时间与周边农田相同,0 cm地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2︰00,1.5 m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14︰00和2︰00,1.5 m最高和最低相对湿度分别出现在18︰00和1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