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73篇 |
免费 | 2647篇 |
国内免费 | 19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21篇 |
大气科学 | 2318篇 |
地球物理 | 2011篇 |
地质学 | 4993篇 |
海洋学 | 1958篇 |
天文学 | 298篇 |
综合类 | 1000篇 |
自然地理 | 22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9篇 |
2023年 | 278篇 |
2022年 | 322篇 |
2021年 | 372篇 |
2020年 | 401篇 |
2019年 | 384篇 |
2018年 | 292篇 |
2017年 | 259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408篇 |
2014年 | 939篇 |
2013年 | 675篇 |
2012年 | 1116篇 |
2011年 | 1065篇 |
2010年 | 663篇 |
2009年 | 800篇 |
2008年 | 967篇 |
2007年 | 700篇 |
2006年 | 642篇 |
2005年 | 714篇 |
2004年 | 530篇 |
2003年 | 377篇 |
2002年 | 320篇 |
2001年 | 305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367篇 |
1998年 | 335篇 |
1997年 | 316篇 |
1996年 | 302篇 |
1995年 | 220篇 |
1994年 | 228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212篇 |
1991年 | 176篇 |
1990年 | 162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9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7篇 |
1975年 | 8篇 |
1965年 | 7篇 |
1954年 | 15篇 |
1950年 | 6篇 |
194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西部山地景观生态整治与景观规划--以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的典型研究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北京市西部山区是因矿区开发使山地景观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点地区,在北京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导致了矿点密度大,采空塌陷区分布广,水资源急剧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植被大规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灾害加重以及煤尘污染问题突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呈现出山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景观生态特征。本文以史家营为例,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规划了景观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区、种植养殖和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果粮养殖生态农业区、林草放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的五个景观规划区域,探讨了生态型矿业、中低山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初步提出了景观生态整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2.
西方国家办公空间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从区位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等角度入手,总结了西方早期上述理论体系中办公空间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从办公空间的区位特征、集聚与扩散及其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等方面对西方战后在办公空间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还对西方办公空间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我国相同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93.
第二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5日-28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水利学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河市水务局承办.来自全国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60篇. 相似文献
994.
995.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总被引:728,自引:29,他引:72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使用1979年1月至1984年12月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对热带地区积云对流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积云对流区主要是东西向,位于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近赤道地区;夏季则北移至北印度洋和菲律宾附近的西太平洋地区。低纬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位移,北印度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5—10月,7—8月位置最北;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则主要集中在6—11月,8—9月位置最北。标准差分析表明,冬季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赤道中太平洋及热带印度洋东部地区积云对流的年际变化最明显。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赤道中太平洋、热带西太平洋、阿拉伯海和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遥相关计算还表明秋云对流存在4种遥相关型,即2种东西向偶极型涛动型、西太平洋型和北印度洋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