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近些年来随着生境的破坏其分布面积急遽下降,较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海草床已经非常少见。本研究首次将声呐探测技术应用到海草床时空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在河北唐山乐亭-曹妃甸沿海发现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鳗草(Zostera marina)海草床,海草床面积高达29.17 km~2,绘制了鳗草分布图和水深分布图,并对鳗草生物量和茎枝高度等基本生物学指标进行了调查。该发现极大丰富了中国海草数据库,并为鳗草的深入研究及保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基地,也为周边海洋牧场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2.
环境因子对鳗弧菌生长和胞外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水产动物的重要致病菌,鳗弧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酶是该菌的致病因子之一.研究了环境因子对鳗弧菌W-1生长及胞外蛋白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鳗弧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菌体生长量在21 h达到最高,胞外蛋白酶的活力在24 h最高.在37℃培养时,菌体生长和酶活力显著降低;添加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碳源物质均能显著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对于胞外蛋白酶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1 mmol/L EGTA对茵体的生长和胞外蛋白酶表达没有明显影响,而1 mmol/L的EDTA强烈抑制鳗弧菌的生长及其胞外蛋白酶的表达.添加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对菌体的生长及其胞外蛋白酶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23.
鳗草(ZosteramarinaL.)广布于北半球温带浅海海域,其形成的鳗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些年来,我国黄渤海海域鳗草退化严重,较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海草床已经非常少见。在渤海兴城-觉华岛海域发现较大面积的海草床,可以作为渤海沿海海草床的典型代表。基于此,2018年5月、9月、11月和2019年3月对该海草床进行了初步调查,探究了渤海兴城-觉华岛海草床鳗草种群补充等生态特征,分析了海草床生境的主要威胁,并提出了对海草床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渤海兴城-觉华岛海草床总面积为791.61ha,海草种类为鳗草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以鳗草为优势种,日本鳗草极少且呈斑块状分布;鳗草生物量在2018年5月达到最大值(1241.22—1632.64g/m2);鳗草叶片碳、氮、磷元素含量分别为35.35%—36.57%、1.89%—3.35%、0.14%—0.48%;鳗草海草床以无性繁殖为主要补充方式,有性繁殖补充比例平均仅为1.92%,明显低于国内其他鳗草草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该海草床主要受围填海、捕蛤、围网捕鱼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并致使海草床边缘区域呈现斑块化趋势。建议对这片珍贵的海草床加以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524.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常用抗菌药对致病性鳗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MIC为单位,采用1,5,10,20倍MIC下抑菌圈直径为参数,分别比较8种常用抗菌药抑杀菌效果,通过分析比较优化最佳参数。利用优化出的最佳参数,比较8种常用抗菌渔药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鳗弧菌的抑杀菌效果。结果表明:5倍MIC下抑菌圈直径是本实验筛选抗菌药的最佳参数。在此参数下,鳗弧菌对庆大霉素和氟哌酸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土霉素、盐酸诺氟沙星、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中度敏感。盐酸诺氟沙星与甲砜霉素的联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25.
修正的常数模算法(MCMA)可以纠正相位旋转,但剩余稳态误差较大.在stop-and-go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top-and-go改进的MCMA算法.首先将局部信息量引入MCMA的误差函数,然后运用stop-and-go减少错误均衡的思想,使算法的均衡方向与MCMA保持一致,以降低剩余稳态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top-and-go改进的MCMA盲均衡算法在保证了收敛速度的同时,码间干扰比MCMA算法降低了10 dB.  相似文献   
526.
利用余震法快速判定宏观震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在震后快速响应阶段的盲场快速评估过程中,震中位置普遍采用速报震中,而速报震中与实际宏观震中之间存在客观的不一致性,会给震灾评估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而在震后短时间内可用信息量极少的情况下,判断宏观震中的位置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引入余震法,为震后快速判定宏观震中提出了新的思路。通过对1970年以来近40组破坏性地震的研究,利用余震法可在震后6h根据地震破裂性质推断宏观震中,其准确度、时效性都能为震后快速评估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7.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盲矿识别模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伊犁盆地南缘是典型的可地浸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区,近年来诸多单位对其控矿因素、成矿环境与成矿远景进行了研究。由于此类型矿床产出部位地表覆盖严重、多属盲矿,因此对其识别定位既是找矿工作中的技术关键,亦是难点。受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放实验室资助,笔者以伊犁盆地南缘为研究对象,对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盲矿的识别模式进行了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528.
彭毅  刘文元 《铀矿地质》1989,5(3):177-181
静电α薄膜测量方法,是根据Rn的扩散机理及~(218)Po核素带正电的特性,用一种经过化学处理的带静电负压的取样片,直接从土壤中吸附α粒子的新的找铀矿方法。实践表明,该法能获得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就该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的主要技术性能、野外工作方法及找铀矿效果作一扼要叙述。  相似文献   
529.
张玲玲  余莉  李长红  苗亮  陈炯 《海洋与湖沼》2021,52(6):1456-1464
CC趋化因子受体3(CCR3)是CC型趋化因子的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GPCRs)家族成员,与过敏等多种炎性疾病密切相关。为探讨香鱼CCR3(PaCCR3)在响应鳗弧菌感染时的表达变化,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获得了PaCCR3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PaCCR3具有7次跨膜结构,与胡瓜鱼CCR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84.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哺乳类、两栖类和鱼类CCR3单独成簇,鱼类CCR3形成一个大簇;PaCCR3与胡瓜鱼CCR3进化相关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aCCR3基因mRNA在单核/巨噬细胞(MO/MФ)中表达量最高;鳗弧菌感染后肝、脾和头肾中PaCCR3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且香鱼MO/MФ经鳗弧菌体外刺激后,PaCCR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经鳗弧菌体外刺激后,香鱼MO/MФ中PaCCR3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综上,PaCCR3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响应于病原体感染而被诱导表达。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香鱼CCR3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响应于鳗弧菌侵染,它可能通过介导MO/MФ的功能活性参与免疫应答,可为深入探究鱼类CCR3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30.
鳗弧菌感染牙鲆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组织学HE染色技术对鳗弧菌人工感染后的牙鲆肝组织及胃肠道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及细菌的定位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肝细胞肿胀,空泡化现象严重,肝窦扩张,肝组织内可见阳性反应的细菌呈堆状存在;胃黏膜褶变矮。胃壁变薄,黏膜层内可见阳性反应的细菌;肠绒毛细胞出现破损,肠腔内有大量细胞碎片,肠腔内也可见阳性反应的细菌。提示:鳗弧菌可直接侵入组织细胞破坏组织结构,进而使鱼体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