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4篇
  免费   1192篇
  国内免费   2069篇
测绘学   583篇
大气科学   506篇
地球物理   667篇
地质学   4130篇
海洋学   139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384篇
自然地理   53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61.
确定端元数目是混合像元分解中端元提取的前提.目前端元数目主要还是通过判读人员根据经验或者估计最优子空间的方法来确定,这些方法都没有从提高混合像元分解精度的角度出发进行端元数目估计.在分析漏选、多选端元时光谱解混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解混误差的端元数目估计算法,该算法在估计端元数目的同时可以实现端元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仍能正确地估计端元数目,并且可以正确地提取端元.  相似文献   
962.
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殿奎 《吉林地质》2004,23(3):1-5,35
松辽盆地发育一套比较完整的白垩纪地层组合,主要为湖相细碎屑岩和泥质岩夹有机岩。是主要的生油岩系。从上到下共划分为7个旋回,含有多门类的淡水化石。盆地中蕴藏丰富的油气、油页岩、二氧化碳等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963.
杨朝青  庆安 《沉积学报》1990,8(2):59-66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中发育了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发生在以泥为背景沉积物的海湾中,系由突发性事件造成,属间断混合。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沉积环境背景上,陆源碎屑与灰泥和生物屑混合掺杂而形成混合组分沉积物。本文还对混合组分岩石的分类命名作了讨论,并命名了混合沉积的典型产物“混积岩”  相似文献   
964.
965.
网纹土地层包括网纹黄(色)土和网纹红(色)土,形成于低山、丘陵地理景观和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中,是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第四纪重要地层单元。但其网纹化的机制及其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的意义一直比较模糊。对长江中游三地不同发育程度的网纹红土地层中网纹与基质分离测试研究表明:网纹中,细黏粒颗粒(<0.2μm)相对少、含水量高,土体中发生了以Fe、Mn、Co、Ni、Cr、V等铁族元素为主的过渡金属元素的强烈淋失和Zr、Hf等稳定元素及SiO_2的强烈富集;较低的pH、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及较低的Fe~(3+)/Fe~(2+)比值,表明网纹具有较强的酸性和还原性。而基质中,游离铁(主要是赤铁矿)强烈富集,较高的Fe~(3+)/Fe~(2+)比值、较高的pH与氧化还原电位,指示土体处于偏氧化环境。网纹与基质中这种酸碱特点与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有利于过渡金属元素呈低价态随水渗滤到基质中转化成高价态而沉淀积累。只要土体环境反复干湿交替,在网纹与基质之间就会形成以铁元素为主的过渡金属元素的淋溶―沉淀;元素物质的淋溶―沉淀,增加了网纹与基质之间孔隙度的对比,从而也增加了土体中网纹―基质之间的含水量差异,进一步促进了元素物质的淋溶―沉淀。这一过程,在网纹与基质之间,激发了一个正反馈作用,这是网纹形成与发育的环境动力机制。本文研究比较了中国南方网纹地层的地质年代与冬、夏季风在第四纪的代用指标记录,初步认为中国南方网纹红土是东亚冬、夏季风在早更新世晚期达到一定强度,形成显著的干湿交替的气候环境特点后,而在较为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有地层。  相似文献   
966.
淡水透镜体作为海岛上珍贵的地下淡水资源,对于满足居民生活用水与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可有效缓解海岛地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方法,采用室内物理模型实验与基于变密度地下水流溶质运移模型的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野外尺度的数学模型分析工程实施可能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较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抵御海水入侵、增加海岛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巨大潜力。通过基于野外尺度的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发现对于降雨入渗补给强度为0.005 7 m/d、长度为200 m,孔隙度为0.3的狭长形均质海岛,地下淡水储量为66.5 m3/m,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渗透系数为1 m/d、厚度为5 m的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后,淡水透镜体经过约8 a时间可再次达到稳态,地下淡水储量为343.8 m3/m,增加约4倍,工程实施具备一定可能性。本研究为缓解海岛地区缺水问题、实现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南黄海海域实测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结合航空重、磁场及物性特征,通过平均对数功率谱分析匹配滤波方法技术,对南黄海海相地层界面起伏引起的重、磁异常特征进行分离、提取,采用切线法和外奎尔法计算海相地层界面的深度,经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编制了南黄海海相地层底界面、顶界面深度图及海相地层厚度图。在此基础上,初步划分了南黄海海相地层构造单元,探讨了南黄海海相地层的分布特征。苏北—南黄海坳陷区的中部坳陷和南部坳陷均发育在强磁性基底之上,构造变形较弱,海相地层保存完整,埋藏浅,厚度为4~8 km,是南黄海地区具有较大资源潜力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968.
艾比湖盐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卫星和地基遥感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50年代艾比湖湖面面积急速退化造成大面积湖底裸露,裸露的干涸湖底成为丰富的粉尘和盐尘源,使得该地区面临严重的盐尘灾害威胁。为了研究艾比湖流域盐尘灾害对区域大气污染状况以及盐尘气溶胶光学性质,利用MODIS气溶胶产品数据获取2002年至今该地区尘暴总体演变态势;利用云–气溶胶偏振雷达(CALIOP)遥感数据以及Microtops II手持太阳光度计,对盐尘灾害高发时间段大气气溶胶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比、色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及Angstr?m波长指数(α)等参数进行特征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混合扩散模型(HYSPLIT)讨论盐尘污染的输送。实验结果表明:受大风天气和人类活动影响,春季是艾比湖流域盐尘灾害高发时段;盐尘灾害发生时,粉尘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近地面低空,对近尘源区的精河县、托托乡和乌苏市等地区造成较大影响;风速是影响局地气溶胶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局地尘源介入的影响下,距干涸湖底不同距离的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存在一定差异;盐尘主要在近尘源地区沉降,部分粉尘颗粒上升至高空大气,可对华北地区造成影响。地基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准确估算,为认识盐尘灾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69.
x将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推广到求解弹性矩形薄板的稳定问题中,求解了有一个悬空角点弹性矩形薄板的稳定问题,并给出了相应问题确定临界载荷的特征方程及计算结果,为工程中薄板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尤其是对现代建筑和桥梁中的受压构件的稳定设计和计算提供了一个简捷有效的计算方法。通过文中计算表明,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适用于有一个悬空角点矩形板稳定问题的求解,从而验证了它用于薄板稳定问题的一般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970.
利用林芝国家基准气侯站冬季(2018年12月-2019年2月),CHP1型太阳直接辐射传感器、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暗筒式日照计在不同天气模式下的测量值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仪器两两测量值对比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直接辐射传感器测量值在“阴云”、“多云”、“云晴”比暗筒式日照计低,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晴天”>“阴云”>“多云”。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仅“晴天”测量值比暗筒式日照计高,其余则低。从大到小顺序为“晴天”>“多云”>“阴云”;三种设备测量值可以相互替代,取消人工观测设备后,日照资料可以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