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3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国土资源》2005,(1):15-16
“百年港城”指的是辽宁省营口市,她开埠要早于大连。营口市城西40公里的海边有个号房子村,村中几十户人家祖祖辈辈养殖和打鱼为生。  相似文献   
72.
修正型缓坡方程的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云林  滕斌  丛龙飞 《海洋学报》2017,39(1):104-110
与缓坡方程相比,修正型缓坡方程增加了地形曲率项和坡度平方项,从而提高了数值求解的复杂性。本文将计算域划分为内域和外域,内域为水深变化区域,使用修正型缓坡方程,其中的地形曲率项和坡度平方项可用有限单元各节点的水深信息和单元插值函数表示,外域为水深恒定区,速度势满足Helmholtz方程,通过内外域的边界匹配建立有限元方程,并用高斯消去法求解。进而分别模拟了波浪传过Homma岛和圆形浅滩的变形,其结果与相关的解析解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本文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也明显看出,在地形坡度较陡的情况下,修正型缓坡方程较缓坡方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广东省地震台网和台湾"中央"气象局17个台的宽频带记录,使用CAP方法反演了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M_S6.2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节面1走向/倾角/滑动角为89°/82°/-173°,节面2走向/倾角/滑动角为358°/84°/-7°,最佳拟合深度14km,矩震级5.8.使用双差定位获取了94个M_L2.0以上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位于北纬23.36°,东经118.62°,震源深度10.43km.根据小震分布和构造应力场反演得到余震断层面走向和倾角分别为88°和60°.研究认为,台湾海峡6.2级地震发震构造为近EW向的台湾浅滩断裂,受南海板块张裂拉伸发育而成,孕震过程中有东山隆起东缘断裂的参与,推测在菲律宾板块对欧亚板块NW-SE向挤压碰撞背景下,近EW向的台湾浅滩断裂与近NS向的东山隆起东缘断裂交接部位属于强度薄弱区,最终产生高倾角右旋走滑错动而引发地震,余震主要沿台湾浅滩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根据2017年3、5、9月对苏北浅滩海域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溶解态营养盐的浓度与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苏北浅滩营养盐分布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其与浒苔暴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O-3-N从3月至5月平均浓度略微降低,而9月NO-3-N平均浓度又降低至17.5μmol/L;PO43--P、SiO32--Si平均浓度从3月到5月再到9月均先降低后升高。NH+4-N平均浓度从3月的2.38μmol/L上升至5月的7.44μmol/L,整个调查海域浓度较高,尤其是南部海域,9月又下降至1.28μmol/L。5和9月DON平均浓度显著低于3月。苏北浅滩海域NO-3-N、PO43--P、SiO32--Si浓度均呈现由近岸向远岸梯度递减的...  相似文献   
7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微型硅藻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健  程兆第 《台湾海峡》1998,17(2):124-128,T001
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微型硅藻时,鉴定出14个在我国首次的种类,它们是: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分岐双壁藻(Diploneis divergens)、槌棒脆杆藻(Fragilatia opephoroides)、微细脆杆藻(Fragilaria atomus)、折断舟形藻(Navicula fracta)、虫瘿舟形藻(Naviculaga  相似文献   
77.
臧启运 《海岸工程》1998,17(3):18-23
首先介绍了在潮间浅滩观测泥沙远移的两种新工具──标志桩和沉沙盘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通过实例阐明了利用标志桩、沉沙盘观测资料研究潮间浅滩冲淤变化及冲淤量估算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78.
登州浅滩的形成、动态演化及其可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登州浅滩是位于渤海海峡南部登州水道西侧海域的长条状水下沙洲,经海底地貌形态对比、沉积物取样及海区动力条件分析,初步推断为全新世以来形成的潮流沉积体的一部分,后经波浪和沿岸流等动力的长期改造逐渐稳定成为边缘坝地貌形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登州浅滩进行的大规模人工挖沙严重破坏了沙体的动态平衡.利用水库模型估算,浅滩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来的规模.  相似文献   
79.
苏北浅滩是研究浒苔绿潮早期形成机制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紫菜养殖筏架上附生绿藻的群落结构变化对浒苔绿潮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明导致苏北浅滩绿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方法对筏架附生绿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苏北浅滩筏架附生绿藻群落主要由浒苔(...  相似文献   
80.
南海北部陆架南北卫浅滩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的陆架调查已经清楚,陆架浅滩是普遍发育于陆架区的一种海底地貌类型。在中国陆架上发育多个知名浅滩,这些浅滩和现今动力条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为现今潮流沉积体系。然而,南海北部陆架的南北卫浅滩在地貌上被称为陆架浅滩,但其成因却和其他陆架浅滩有着根本不同。根据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本文指出,南海北部珠江口东南陆架上发育的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都属于构造地形,其下部各对应一个底辟构造。这3个底辟构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深部属于同一个较大的背冲构造。这个背冲构造位于南北卫滩的下方,其上几个突出的底辟,则和本文讨论的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相对应。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在成因上具有统一的深部背景,从而在平面上构成一个统一的底辟系统,本文称为南北卫滩底辟系统。该底辟系统以北卫滩为中心,包括南卫滩、惠州滩和陆丰滩,形成一个大致呈圆形,直径约50km的区域。在构造上,该底辟系统位于珠一坳陷和东沙隆起之间。南北卫滩底辟系统的发育起因于东沙隆起后在南海东北部形成的挤压应力环境。底辟系统的发育活化了惠陆-东沙含油气系统的输导层,并重新调整了油气运移的势差和势梯度,在环绕南北卫滩底辟系统一定距离的圆周上形成一个有利于油气聚集的环带。已知的油气田基本分布于这个环带上。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应该考虑围绕这个环带重点展开。同时,应该考虑在南北卫滩底辟系统的中心带内开展气藏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