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50篇 |
免费 | 4889篇 |
国内免费 | 57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96篇 |
大气科学 | 6082篇 |
地球物理 | 3138篇 |
地质学 | 19958篇 |
海洋学 | 2909篇 |
天文学 | 69篇 |
综合类 | 2462篇 |
自然地理 | 26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3篇 |
2023年 | 1271篇 |
2022年 | 1676篇 |
2021年 | 1741篇 |
2020年 | 1280篇 |
2019年 | 1567篇 |
2018年 | 1067篇 |
2017年 | 1079篇 |
2016年 | 1251篇 |
2015年 | 1362篇 |
2014年 | 2017篇 |
2013年 | 1635篇 |
2012年 | 1820篇 |
2011年 | 1868篇 |
2010年 | 1694篇 |
2009年 | 1738篇 |
2008年 | 1687篇 |
2007年 | 1390篇 |
2006年 | 1281篇 |
2005年 | 1286篇 |
2004年 | 1047篇 |
2003年 | 1060篇 |
2002年 | 854篇 |
2001年 | 875篇 |
2000年 | 867篇 |
1999年 | 782篇 |
1998年 | 685篇 |
1997年 | 741篇 |
1996年 | 608篇 |
1995年 | 633篇 |
1994年 | 539篇 |
1993年 | 449篇 |
1992年 | 426篇 |
1991年 | 336篇 |
1990年 | 279篇 |
1989年 | 186篇 |
1988年 | 88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7篇 |
1974年 | 5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层滑构造在煤层及其顶、底板间普遍发育,它对地质勘探、煤矿生产、矿井工程灾害防治以及煤层气的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淮北煤田海孜煤矿为例,在研究宏观层滑构造带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层滑构造的微观特征和形成机理。构造煤是层滑引起的煤层流变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过对构造煤与构造岩的微观特征测试,发现层滑运动除了产生脆性变形外,还产生较强烈的塑性变形。利用煤镜质组光率体各向异性和构造岩组构,结合层滑构造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煤岩体应力、有限应变分析。结果表明:层滑构造以顺层剪切为主,煤层受力的主要方向为NW-SE向。 相似文献
992.
993.
以珠江流域浅层地下水变化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504口民井2019年枯水期、2020年丰水期、枯水期三期浅层地下水位高程数据,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珠江流域区域浅层地下水枯期地下水位高程值为-1.24~472.215 m,丰水期浅层地下水位高程值范围为0.24~472.315 m。区域浅层地下水位高程等值线与地形分布相关,水位高程最大值位于连山县吉田镇,最小值位于佛山南海区。2019年与2020年枯水期水位年际变化相对稳定,2020年丰、枯水期年内变化受降降雨量影响较大,出现三分之一的统测点丰水期水位低于枯水期水位。核心经济区水位高程年内变化趋势与区域水位变化趋势一致,但受干旱气候影响的点主要分布于水位埋深浅、受地表水影响较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4.
995.
安徽铜陵西峰牌地区位于铜陵矿集区西南边部,新发现的蛤蟆岭铜金钼矿床具有层控型+斑岩型+矽卡岩型“三位一体”特征。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良好,显示该地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在铜陵地区探索第二成矿空间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钻孔数据的研究,绘制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总结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特征,得出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总体在0.47~46.4m,大部分在20~40m之间,蒙沙寺附近第四系地层厚度最大,达46.4m。第四系等厚线总体走向呈NW向,相对的沉积中心主要分布于呷衣南西、宋恰呷马北西、西区、德荣马、长沙贡马、格孟、石渠-蒙宜、蒙格寺-新荣、长沙干马等地。这些沉积中心总体上呈现为北西-南东走向,显示为可能受构造控制的线性特征,为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活动构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7.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 口探井岩心与
2268 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
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以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平原分流河道和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沉积微相。在
扶三段(F Ⅲ)早期,研究区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物源只来自北部 ;其后,三角洲向南进积,全区变为平原亚
相 ;F Ⅲ 3 小层沉积时期,南部物源进入,并与北部物源交汇,一直持续至扶一段(F Ⅰ)末期;在 F Ⅰ 3 小层沉积末期,湖
平面快速上升,南北两个三角洲退积,研究区中部依次出现浅水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对背驮式盆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油气运聚成藏的过程及其机理。前人研究已基本揭示了背驮式盆地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可能的动力学来源,但有关背驮式盆地的形成机制及其控制因素的物理模拟探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还不足。本文主要根据基底摩擦属性差异和脆性层厚度变化,设计了两个系列5组实验模型,对背驮式盆地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1)脆性层厚度是控制背驮式盆地形成的关键因素,太薄的脆性层厚度不利于形成背驮式盆地,而较厚的脆性层有利于背驮式盆地的形成;2)基底摩擦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背驮式盆地的形成,褶皱—冲断带根带基底高摩擦和前缘低摩擦强度,对背驮式盆地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褶皱—前缘高摩擦强度则阻碍背驮式盆地的形成;3)只有根带具有较大的脆性层剪应力,同时前缘构造带具有较小的基底剪应力,在力学上具备一定的动力学平衡,才能形成形态较为清晰的背驮式盆地;4)四川背驮式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所提供较大的剪应力和川东构造带的基底软弱层改变了该区的基底摩擦强度等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理解背驮式盆地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