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523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报道豹皮菌(Amanitapantherina)中两种氨基酸成分KI-Ⅰ、KI-Ⅱ对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的活性研究。KI-Ⅰ和KI-Ⅱ对NMDA受体的作用是通过大鼠大脑皮质和脊髓突触部分的受体结合实验进行的。实验结果指出:KI-Ⅰ是一种高活性NMDA受体激动剂;KI-Ⅱ是NMDA受体拈抗剂。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物萘、蒽、菲、芘的好氧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选取香港米埔红树林淤泥富集微生物,研究红树林微生物对PAHs的好氧降解。试验观察到,萘、蒽、菲、芘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均有较强的挥发性。多底物培养液中的菌群浓度明显高于单底物系统。多次连续转接使培养液中的细菌生长能力增强。初始底物浓度可影响细菌生长速率,底物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细菌生长。从分离得到的降解菌中选取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 WⅡ和斑点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TⅡ进行单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豚鼠气单胞菌WⅡ能够高效降解4种底物,而斑点气单胞菌TⅡ能够高效降解萘、蒽和芘3种底物。另外还发现斑点气单胞菌TⅡ能够明显降低水中菲的挥发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镰刀菌病的细胞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中国对虾养成期病原体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的细微结构及其引起宿主的细胞病理变化,以便为该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及其异构体的好氧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种苯二甲酸二甲酯异构体(邻、间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主要应用于化学工业,作为增塑剂和生产聚酯的原料。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惟一碳源,从红树林底泥中驯化、富集、培养、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phthalate,DMP)及其异构体对苯二甲酸二甲酯(Terephthalate,DMT)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Isophthalate,DMI)具有较强的降解作用。此菌株16SrDNA分子生物学的鉴定为Rhodococcusruber1k。实验得出该菌能够在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浓度为50mg·L-1的DMP、DMI和DMT分别在6、10、11d内可以完全被降解;DMP能够在好氧条件下被该菌快速降解,生成邻苯二甲酸一甲酯(monomethylphthalate,MMP)和邻苯二甲酸(phthalicacid,PA)2种主要中间产物,最终可以完全矿化成CO2和H2O;该菌对DMI和DMT的降解速度则比DMP慢。两者的降解中间产物间苯二甲酸一甲酯(MMI)和对苯二甲酸一甲酯(MMT)却不能被Rhodococcusruber1k继续降解而在培养基中积累。结果表明苯二甲酸二甲基酯的3种异构体能够被红树林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降解。降解速度及降解途径与底物的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8年7月从寻山水产集团公司养鱼场养殖的石鲽鱼病鱼肠道中分离到多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株为致病菌。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动力,32℃以上不生长。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经BIOLOG MICROSTATION SYSTEM鉴定为鸭瘟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氟哌酸、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16.
首次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的途径,通过电镜观察,跟踪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染海带过程中海带表皮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褐藻酸降解侵染海带的过程是首先引起海带表皮细胞壁藻胶层表面的破坏,然后引起藻胶层的断裂,并使藻胶层逐渐降解变突,最后褐藻酸降解菌通过海带细胞的壁藻胶层的断裂变突处进入海带细胞内。  相似文献   
17.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Alkteromonas)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在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最适温度20℃,褐藻酸钠浓度(质量分数)0.5%-0.6%,pH7.5,盐度15,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18.
红枫湖夏季分层期间pCO2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夏季分层期间对红枫湖南、北湖湖心的水样进行分层采集,同时测定了分层水样的温度、pH、HCO3-浓度、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及铵根离子(NH4+)、硝酸根离子(NO3-)、磷酸根离子(PO43-)的浓度,水体中CO2的分压(pCO2)由化学平衡及亨利定律求得。研究结果表明:光合作用、有机质降解及水体热分层是影响红枫湖夏季pCO2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温水层CO2欠饱和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的,温跃层中pCO2的急剧增加是光合产物降解产生CO2引起的。静水层沉积物附近pCO2最高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是静水层中CO2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湖底水温较高加快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分层现象使pCO2在水体中的分布差别明显,并且使静水层中CO2得到积累。此外,夏季红枫湖水体中pCO2的变化与NH4+、PO43-的变化密不可分,表现为温水层中光合作用消耗NH4+、PO43-,有机质降解过程伴随NH4+、PO43-的释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取自MBR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加入菲进行富集培养、驯化,分离、纯化出一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J-1,细菌长2~5μm,宽1~3μm;研究了初始底物浓度、温度、pH对菌株J-1降解菲的影响,探讨了菌株J-1胞内酶对菲降解的底物抑制动力学。试验表明:菌株J-1在48h内能将不同浓度菲的水溶液中的菲完全降解;菲浓度增加,达到完全降解的时间延长。温度对细菌的降解能力影响较大,菌株J-1对菲降解的最佳温度为28℃。1.15mg·L-1的菲,28℃时48h内能完全降解,而相同时间内10℃时的降解率仅为36.65%。菌株J-1对pH的波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pH在一定范围内(6.0~8.4)变化对菲降解的影响不大,降解反应的最佳pH为7.2。菌株J-1对菲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较高的底物浓度对酶促降解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常数vm=1.17mg·L-1·h-1,米氏常数Km=61.70mg·L-1;底物抑制常数kS=49.60mg·L-1;最佳底物浓度[S]opt=55.32mg·L-1。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inorganic species are predominant in natural systems, bu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organoarsenic species such as methylated and phenylated arsenic compounds. Phenylarsonic acid (PA) is a degradation product of organoarsenics used for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which has been detected in well water at the disposal site of the agents in Japan. There are few reports studying behavior of PA in soil. In this study, PA was adsorbed onto ferrihydrite and its chemical forms were determin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nnected to inductivity-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 100 mg/kg of PA was mixed with 0.03 g of 2-line ferrihydrite. For each suspension, pH was adjusted by HNO3 or NaOH. Each sample was incubated for more than 19 hours and the final pH was measured. After filtration, the chemical form of arsenic in the filtrate was measured using HPLC-ICP-MS. In addition, ferrihydrite separated by filtration was dissolved by 3 ml of 0.5 M HCI and the arsenic species in the solution was detected by HPLC-ICP-MS (column: Tosoh TSKgel SuperlC-AP, eluent: 0.01 M HNO3). It was verified that PA is not degraded by heating in 0.5 M HCl solution. At pH 3.1, any arsenic compounds were not detected from the solution, because almost all arsenic species were adsorbed onto ferrihydrite at lower pH. At pH= 12, however, 7%-10% of inorganic arsenic was detected in the solution. In solid phas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determine the precise ratio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species. When the solution includes Fe ion at 0.01 M level, the retention time of arsenic species drifted compared to those in standard solution,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precisely the arsenic species adsorbed on ferrihydrite. Therefore, more study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ratio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species in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