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1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Th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COAWST) modeling system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wave-mixing playing in the upwelling off the west coast of Hainan Island(WHU). Waves,tide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re reproduced reasonably well by the model when validated by observations.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e WHU is tidally driven.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inclusion of wave-mixing promotes the intensity of the WHU, making the simulated SST become more consistent with remote-sensed ones. Dynamically, wave-mixing facilitates the "outcrop" of more upwelled cold water, triggering stronger WHU and leading to a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al adjus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wavemixing contributes to establishing an earlier tidal mixing front strong enough to generate WHU and that is, WHU may occur earlier when taking wave-mixing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42.
1Introduction TheSouthChinaSea(SCS)isasemi enclosed tropicalmarginalseawithcomplextopographyand numerousislands(seeFig.1)andtheonlydeep channelbetweentheSCSandtheadjacentPhilippine SeaistheLuzonStrait.TheclimateoftheSCSis controlledbytheEastAsianmonsoonsy…  相似文献   
143.
台风对海洋叶绿素a浓度影响的延迟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ODIS、SeaWiFS 3A资料详细分析了2000-2006年间西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台风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台风可导致叶绿素a浓度最大增长平均值为2.385倍,个别最高达10倍以上,且增长到最大值平均延迟5.94d;同时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与无台风时叶绿素a浓度具有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889;叶绿素a浓度与相应的海域平均海水深度具有负的乘幂关系,其相关系数是0.87;台风后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增长量与相应海域海水平均深度也呈负乘幂关系,其相关性略低于前者,相关系数为0.75.  相似文献   
144.
台湾海峡南部夏季的颗粒有机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叶翔  李炎  黄邦钦  陈坚 《海洋学报》2009,31(6):87-99
根据2004年夏季、2005年夏季和2006年夏季3个航次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数据,表层POC含量的分布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表层和次表层POC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东山以东以及南澳附近上升流区。沿岸流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航次具有相对丰富的总悬浮颗粒物(TSM)含量。浮游植物是该区POC的主要来源。各航次的POC含量与叶绿素a(Chl a)含量正相关,所有航次统计的Chl a/POC与Chl a呈正相关,上升流区Chl a/POC偏小,上升流较强的航次高Chl a区的Chl a/POC也偏小,反映了上升流与高营养转换效率浮游生物生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根据Chl a/POC~Chl a关系图判断,台湾海峡南部海域1988年、1998年和2004年夏季航次的浮游生物营养转换效率受到相对抑制,而在上升流信号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夏季航次,上升流区的浮游生物高营养转换效率状态得以强化。各航次的POC含量和Chl a/POC比值与TSM含量正相关,POC/TSM比值与TSM负相关,沿岸流带来的陆源悬浮颗粒物通量波动,并没明显干扰台湾海峡南部以海洋浮游生物生态主导的颗粒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格局。  相似文献   
145.
报道了2009年5月在粤东-闽南上升流区发现软水母亚纲(Leptomedusae Haeckel,1866)一新种,大腺触丝水母(Lovenella macrogonaLin,XuetHuang,sp.nov.)和我国海域一新记录,脆弱似杯水母[Phi-alella fragilis(Uchida,1938)].大腺触丝水母,新种的鉴别特征如下:伞半球形,外伞上有分散刺细胞,4个大的生殖腺,卵圆形,在辐管中部;4条主辐触手,触手球背部有块状黑色素,具有6~8对侧丝;4个大的间辐位缘疣,球形,具排泄乳突,背部有黑色素分布;24个平衡囊,每个平衡囊具1个平衡石.  相似文献   
146.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部的DOC024岩心进行了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统计分析,依据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δ18O的记录以及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的变化揭示了近7300aBP以来日本九州西南海区上升流的演化过程。7300~7000aBP期间,较轻的δ18O值、较高的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以及典型上升流种Globigerina bulloides的低含量和较大的温跃层深度指示这一时期该海区上升流尚不发育,其环境主要受黑潮暖流的控制;7000~4800aBP期间,区域环境略有变化,上升流开始出现,但发育程度不高;在4800~4200aBP期间,各环境参数的变化都说明该时期为上升流的迅速发育期,并逐渐取代黑潮成为该区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1900~1200aBP期间上升流发育程度有所减弱,1200~400aBP之间上升流的发育又逐渐增强,到约400aBP以后,N.dutertreiδ18O的明显加重、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的显著下降、Globigerina bulloides含量的快速增加和温跃层的明显变浅指示近400aBP以来是区域上升流发育程度最强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7.
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夏季,在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调查了亮氨酸氨肽酶活性(LAPA)的分布,跟踪分析了上升流过程中该酶活性的变动规律,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该海区LAPA的影响及水华过程中亮氨酸氨肽酶的应对机制。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近岸区的IAPA明显高于浅滩区和陆架边缘区,推测溶解有机氮(DON)是影响LAPA的主要因素。上升流过程中,LAPA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表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总体表现为表层〉10m〉15m以深,随着水华的发展,LAPA逐渐升高,浮游植物水华后期产生的大量DON,可诱导亮氨酸氨肽酶表达至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8.
下扬子区面积177020km^2,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上海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区域的构造属性为被动大陆边缘,通过对该区古生界中二叠统的几十条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得出该区古生界中二叠统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在古生代低纬度的下扬子地块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缺氧事件,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生物化石属种丰富,个体大,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49.
2000年夏季福建、广东沿海上升流的遥感与船舶观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和航次资料的分析, 对粤东沿岸2000年7月份的上升流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 珠江冲淡水向东扩展的趋势很明显, 与此同时, 粤东沿岸(116°E)以东附近沿岸海域的水团具有低温、高盐的性质, 显示了沿岸上升流的存在.通过对卫星遥感海表温度(SST)和风场的比较可知, 上升流强度和风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海面风场平行岸分量的变化是夏季该上升流强度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0.
贵州瓮安地区早寒武世含磷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瓮安水银山的下寒武统底部的磷块岩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正构烷烃以nC17和nC27为优势,无奇偶优势;Pr/Ph为0.95,显示弱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形分布,表现为C29C27C28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的曲线变化略显平缓,变化范围较窄(-31.13‰~-33.14‰)。这些生物标志物和单体烃碳同位素的特征表明,贵州瓮安水银山磷块岩中生物母源主要是低等的水生藻类的输入,高含量伽玛蜡烷和三环萜烷以及Ts/(Ts+Tm)比值为0.37(0.5)的特征表明深部温盐流上涌是形成这套磷块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