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297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鲁西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处金及多金属矿床,如沂南铜井、金场,平邑归来庄、磨坊沟,沂源金星头,临朐铁寨等,但对上述地区以外的找矿工作还相对薄弱。王坟地区作为临朐铁寨金银多金属矿区外围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次研究通过在王坟地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其相关成矿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地质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区内Pb、Ag异常规模大,峰值高,富集特征及浓集中心明显,相关元素套合较好。通过地化剖面及探槽工程等手段进行异常查证,所取样品中Pb、Ag等低温热液元素分析结果与异常特征套合较好,本区内沿断裂带找寻Pb、Ag等低温热液元素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3.
144.
侯明  单英 《岩矿测试》1999,(1):53-55
在乳化剂OP和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于0.02mol/LH2SO4介质中,Ti(Ⅳ)与溴邻苯三酚红(BPR)和丁基罗丹明B(BRB)产生高灵敏协同显色反应。配合物λmax=596nm,ε为1.50×105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nTi∶nBPR∶nBRB=1∶2∶2。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结合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方法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RSD(n=5)小于2%。  相似文献   
145.
海洋中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硼是海水中的常量元素,也是自然水体中重要的生物、地质、化学元素。海洋中的硼含量、B/Cl 比常用于指示水团,研究大洋环流。海洋粘土中的硼含量作为古盐度的指标。硼也对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海洋中硼的研究,讨论了海洋中硼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高脂肪/高果糖饮食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每天饲喂17%脂肪/17%果糖饲料+20%果糖水,构建MS模型,造模8周。造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50mg/kg,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0、20、10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8周。观察各组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脂体比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脂体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胰岛素及抵抗素水平下降(P<0.01),芒果苷高、中剂量组IRI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通过调控糖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干预大鼠MS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47.
148.
探究海气CO2交换有助于解析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由于海水和大气的直接接触,研究表层海水碳酸盐系统变化成为探究海气碳交换的关键。基于已有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碳酸盐系统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有孔虫壳体B/Ca和δ11B指标重建碳酸盐系统参数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然后,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东亚季风以及大气桥梁和海洋隧道三方面综述了晚第四纪热带西太平洋海气CO2交换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类ENSO通过横向平流和垂向变化分别影响热带西太平洋东端和西端的海气碳交换。东亚夏季风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碳交换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而东亚冬季风的调控作用较弱或不明显。冰消期南大洋深部流通状况增强,可通过大气桥梁(大气CO2)和海洋隧道(南极中层水)影响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碳交换。然而,为了更准确清晰地了解全球碳循环变化,还需针对指标记录的可靠性、覆盖范围以及海气碳交换在更长时间尺度的变化机理等方面开展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149.
地震现场救援要素众多,部署分散,为了统一管理救援要素,综合展示救援态势,设计一种基于B/S架构的地震应急救援态势标绘系统,采用Google Maps API v3实现前端Web GIS功能,加载谷歌地图,标绘震情灾情和救援要素信息,通过AJAX方式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保存要素信息或者获取服务器端数据,系统设计聊天室功能,登录用户可以在线实时交流。本系统对使用环境要求低,支持多种移动终端,适合地震现场人员使用,实现了分布式要素标绘功能,是地震现场救援行动的有效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50.
刘祎  周晨  赵正予  赵庶凡  张学民  孔建 《地震》2018,38(1):74-83
地震会造成电离层电子密度扰动。 基于三维电场渗透模型和SAMI2模型, 模拟地震发生前产生的异常电场对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地震前形成的附加电流会引起电离层产生异常电场, 且异常电场值与地震震级和地震发生时间有着明显的相关。 同时异常电场会使电子产生E×B漂移, 造成电子密度扰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电子密度扰动逐渐减小且扰动区域会向着靠近磁赤道方向或远离磁赤道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