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7篇 |
免费 | 348篇 |
国内免费 | 9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63篇 |
地质学 | 3032篇 |
海洋学 | 40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62篇 |
自然地理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187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38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130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41.
942.
糜棱岩化-绢云母化对东秦岭方城正长岩中锆石U-Pb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城碱性正长岩岩体产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北秦岭构造域,侵位于新元古界栾川群黑云母、绢云母石英片岩中,主要由霓辉正长岩、霓霞正长岩、黑云母正长岩和角闪霞石正长岩组成。具有轻微绢云母化的霓辉正长岩中的锆石为无色透明的短柱状晶体,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清晰的振荡韵律环带,锆石的LA-ICPMS分析表明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 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844.3±1.6)Ma(MSWD=0.86)。而靠近断裂带的糜棱岩化和强烈绢云母化霓辉正长岩中的锆石则为淡黄-黄褐色半透明颗粒,其阴极发光和背散射电子图像显示其裂隙非常发育,有时为钾长石穿插呈海绵状,仅个别颗粒的局部区域仍可见残留的岩浆锆石的环带结构。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交代蚀变所形成的热液锆石的Pb、U、Th含量显著增高,而且成分极不均一,含量变化范围很大,U、Th含量分别在32-1550μg/g和188—4059μg/g之间。锆石Th/U比值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Th/U=0.7—44.9。热液锆石。^ 206 Pb/^238 U表面年龄与其U、放射成因Pb及普通Pb含量成反比。由于岩浆锆石U、Th含量较低,其α衰变放射性剂量较小(Dα=3.65×10^14-2.04×10^15/mg),因此扩散作用所引起的放射成因铅的活动性可忽略不计,所以糜棱岩化、绢云母化霓辉正长岩中锆石U—Pb体系的扰动应是糜棱岩化对锆石晶体结构的损伤和强烈热液交代的结果。由于热液锆石的形成经历了溶解-再沉积等复杂的过程,其U-Pb年龄(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的地质意义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943.
硅灰石合成多孔二氧化硅 ——工艺条件与产物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一系列硅灰石酸处理实验基础上,研究了产物性质与反应速度、反应时间、中和最终pH值等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工艺条件不同,物理性质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44.
江西永平铜矿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处于广丰-东乡深大断裂带南侧。矿区所出露的混合岩是元古宇周潭群变质岩经加里东期及更早的区域混合岩化形成的,代表了华夏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而非石炭,三叠系所形成的印支期混合岩。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是海西早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并经受了印支期推覆动力变质改造和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为一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缺乏印支期混合岩化成矿的迹象。 相似文献
945.
946.
热液条件下CO2和H2通过费托合成反应产生烷烃从热力学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前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合适的催化剂,该反应难以进行,并且烷烃产物的种类依赖于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在镍铁矿的催化作用下,热液中的CO2和H2能够反应形成CH4,在铬铁矿催化作用下反应能够产生CH4、C2H6和C3Ha.热液条件下,CO2和H2能否反应形成碳数大于3的烷烃,还需要进一步的催化实验加以查证.本研究在300℃、30 MPa条件下进行实验,以Fe、CoCl2和13C标识的NaH13CO3在NaCl溶液中反应.13C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实验反应过程中CO2和H2反应形成了丁烷和戊烷. 相似文献
947.
948.
949.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