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99篇 |
免费 | 1090篇 |
国内免费 | 5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23篇 |
大气科学 | 265篇 |
地球物理 | 420篇 |
地质学 | 2448篇 |
海洋学 | 309篇 |
天文学 | 47篇 |
综合类 | 551篇 |
自然地理 | 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6篇 |
2023年 | 255篇 |
2022年 | 291篇 |
2021年 | 336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235篇 |
2017年 | 294篇 |
2016年 | 294篇 |
2015年 | 312篇 |
2014年 | 413篇 |
2013年 | 324篇 |
2012年 | 330篇 |
2011年 | 389篇 |
2010年 | 279篇 |
2009年 | 275篇 |
2008年 | 272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206篇 |
2005年 | 151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6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6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王承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27(3):89-89
全球许多碳酸盐岩储层均由构造控制的热液流体形成或改造。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储层的热液蚀变多见于宿碳酸盐岩的硫化物矿床、热液白云岩、淋滤灰岩,在许多情况下,对储层的类型、几何形态、含油性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岩储层相和淋滤灰岩是北美的主要碳酸盐储层,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例如密执安盆地、阿帕拉契亚盆地、加拿大东部和美国的其他盆地的奥陶系,以及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泥盆系和密西西比系,亦见于大西洋边缘的侏罗系主岩,阿拉伯湾及其他地方的侏罗系—白垩系。当流体以超过环境温度至少5℃的温度通过断… 相似文献
102.
系统的矿相学研究表明,太阳山金矿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含银自然金、闪锌矿、黄铜矿;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石墨化。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假象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错断结构等,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微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构造。金主要以包裹金、粒间金、裂隙金、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中。矿区内常见的是碎裂岩和糜棱岩化岩石,很少见到糜棱岩,不存在超糜棱岩、构不成糜棱岩系列。本矿床地质特征与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山东焦家金矿极为相似。因此,太阳山金矿属于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以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为例,系统论述了包古图Ⅴ号含矿岩体的围岩蚀变分带和蚀变期次。结合ETM+数据的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组合,建立了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拟合技术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即遥感数据的归一化处理(Calibration )+掩膜(Mask)+混合像元分解(Endmember Unmixing)+波谱拟合(Spectral Feature Fitting)+ SAM+分类(分割)的CES模型。据此模型对岩体进行信息提取,并与化探资料叠加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107.
赣北地区的金矿床,可分为含金韧性剪切带型、硅化破碎带型、隐爆角砾岩型和微细粒浸染型等4个类型,其原始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通过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形成含金沉积建造和含金火山岩建造.钠、钾质两个系列的花岗质岩石都可以形成金矿床.矿化富集主要通过韧、脆性变形和岩浆隐蔽爆破,产生多次破碎,多期蚀变矿化.在中—低温热液阶段,含矿热液体系的HS~-、Cl~-离子减少,还原介质增加的条件下沉淀富集,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共反射点叠加的观测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技术对于复杂的地质构造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若通过从道间距、覆盖次数等观测参数与目标层地层倾角、共反射点离散度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模型正演,对复杂构造地层的观测参数选取进行优化,使之能对目标层尤其是逆断层下降盘的阴影层段进行较充分的“照明”,即可得到共反射点叠加剖面,这对共反射点叠加是一项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远景资源量数学模型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模型是矿床深部资源量定量化预测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品位-吨位模型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远景资源量为研究区源岩中成矿元素总量的函数。利用该模型,计算胶东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远景资源量时,发现由于成矿源岩范围难以确定,而使模型应用准确性受到制约。基于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的特征,修正了品位-吨位模型。在修正后的模型中,远景资源量为蚀变岩总质量的函数,另包括3个参数:蚀变区元素背景含量(由多标度分形决定)、元素工业品位及矿体品位分布分维值。利用修正后的品位-吨位模型,有效地估算了胶东大尹格庄金矿-1000m以上的理想金属量,得出远景矿石量为5.26×107t,金属量为2.89×105kg,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