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347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于2005年8月对湛江港附近海域潮间带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水中的砷优于海水水质Ⅰ类标准,而汞、铜、锌、铅、镉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铜、铅、镉污染较为严重,均劣于海水水质Ⅳ类标准;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低于全国海岸带背景值,而汞、铜、锌、铅、镉均高于全国海岸带背景值,其标准指数分别为1.35、1.66、1.50、2.08、3.10,汞、铜略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标准,有轻微污染,砷、锌、铅均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标准,未受污染,而镉略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二类标准,环境受镉污染。各元素在各站点的分布没有规律性。牡蛎和蛤仔体内各重金属含量均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卫生标准,其卫生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72.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导了1997.7-1998.4期间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091.80g·m-2和4269个·m-2; 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水平分布为关帝山>大筲箕屿>海利>壳菜岙,垂直分布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分别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和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数量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海岸开敞度及浪击度的影响、垂直分布主要受潮区及浪击度的影响、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动植物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3.
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导了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贻贝类软体动物的种类及数量组成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种类和数量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与盐度、海岸开敞性、浪击度、耐干力、空间异质性有关,数量的季节变化与繁殖、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674.
桩身完整性测试对土木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混凝土桩采用侧向激振,分析其反射波形特征,提出了一种桩基完整性检测的新方法.文中首先用钢筋混凝土梁试件作为模型桩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再在工程实例中将这种桩基完整性检测新方法结合传统弹性反射波法结果来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侧向激振新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基桩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675.
根据反射波法原理,探讨应力波在一维变截面和不同周土中的传播及反射,从数值分析的角度推导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利用面向对象编程实现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76.
潮汐和植被物候影响下的潮间带湿地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超  吴文挺  苏华 《遥感学报》2022,26(2):373-385
潮间带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受到全球变化影响,发生大面积退化甚至丧失.掌握潮间带湿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海岸带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多云多雨天气和潮汐动态淹没的影响,单时相遥感数据难以获取完整的潮间带湿地信息.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时序遥感指数的潮间带湿地分类算法,并以福建省亚热带海岸带为例,...  相似文献   
677.
西沙群岛潮间带的后鳃类软体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过去仅有零星报道,计有:张玺、齐钟彦和张玺与本文作者记载的19种。为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潮间带栖息的后鳃类,给我国沿海软体动物区系和潮间带生物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年三次在西沙群岛潮间带调查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42种,分隶于14科,25属。其中有2新种,19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在42种中,属环热带种的2种:黑指纹海兔,斧壳海兔;属西太平洋热带种的10种:凹穴踊螺、枣螺、东方枣螺、卵圆月华螺、美丽全缘侧鳃、条凸卷足海牛、素色舌尾海牛、天青叶海牛、无饰燕尾海牛、多肉翼簔海牛;属印度-太平洋热带种的20种:四带枣螺、柱形阿里螺、阿地螺、隐肺螺、截尾海兔、燕尾海牛、眼斑多叶鳃、缘六鳃、波叶海牛、斑刺海牛、被球片海牛、革质扁海牛、粟斑扁海牛、薄片扁海牛、革皮星背海牛、黑枝鳃海牛、叶海牛、丘凸叶海牛、华贵叶海牛、鸡冠卷足海牛;属我国沿海地方种的4种:西沙凹缘侧鳃、红斑舌尾海牛、西沙舌尾海牛、西沙瘤背海牛。在这些种类中,31种是中国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共有种。可见,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为热带、亚热带区系,与日本南部沿海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这些种类中分布到海南岛的有19种,向北分布到台湾沿岸的仅有4种。可见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区系极相似。  相似文献   
678.
通过对龙门岛潮间带典型沉积化学剖面调查与柱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岛潮间带沉积物中含较多的黏土,有利于有机碳、油类、总氮、总磷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同时对海岛及周边海域污染状况反映敏感;该岛北部LM01剖面表现出油类、铜、铅、锌的污染特征,XC剖面亦有总磷(TP)、铜、总氮(TN)污染的迹象;LM01柱上部30 cm段油类、TP和重金属向上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随着龙门岛及周边大陆和海洋的开发利用,入海污染物质逐年增加,潮间带底质环境随之恶化.  相似文献   
679.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小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建刚  姚家骏  代炜 《高原地震》2010,22(2):10-14,9
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划分为祁连山地震带、甘东南地区、库玛地震带和柴达木一共和地块4个研究区域,基于古登堡一里希科特的震级一频度关系和震级一序号图像法对每个区域1970年以来的小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分别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完整小震目录的震级下限,其结论可供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680.
通过提取山东半岛北岸不同类型潮间带海水样品的总DNA,构建16S r DNA文库,利用群落相似性分析(ANOSIM)和非度量多维尺度转换排序(NMDS),探究潮间带类型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比了与近海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受到潮间带类型的影响,烟台养马岛泥滩、石滩、辛安河沙滩、黄河三角洲碱蓬区和天鹅湖海草区以变形菌门占优势,而黄河三角洲米草区以拟杆菌门为优势菌,其中,天鹅湖海草区浮游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潮间带海水中浮游细菌的组成与近海存在显著差异,潮间带浮游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均显著高于近海。推测季节因素、植被类型、有机质来源可能是造成潮间带不同生境与近海浮游细菌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