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7篇 |
地质学 | 121篇 |
海洋学 | 17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定远凹陷上古生界构造归属及其构造演化过程,对下一步该地区煤炭资源评价与非常规天然气选区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文章利用最新的地球物理与钻探成果,应用构造解析及区域对比等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规律与前人相关认识,对定远凹陷构造特征、上古生界构造归属及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结果认为定远凹陷内发育的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属于淮南煤田中部复式向斜构造带东部的延伸。该凹陷受大别造山带隆起及郯庐断裂带中、新生代走滑活动影响,分别经历了印支期(T3)前陆变形、早中侏罗世(J1+2)相对隆起、晚侏罗世(J3)末期至早白垩世初期(K1初期)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改造、早白垩世期间(K1)至古近纪(E)伸展改造、古近纪末期挤压反转以及新近纪(Q)—第四纪(N)坳陷式均匀沉降六个主要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82.
“新生古储”型潜山是大港油田潜山勘探的重要领域并取得了勘探突破,多期断裂演化控制了新生古储潜山类型多样性及成藏条件多样性。通过系统分析坳陷控山断裂的静态、动态特征,恢复断裂发育对潜山山系形成的控制作用,针对古生界内幕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物性特征和成储机制、烃源岩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等成藏要素系统分析,区划潜山类型,指出不同类型潜山勘探潜力层系及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1)现今断裂具有多走向、多性质的特征,受控于多期次叠合演化的结果。其主要为四个期次:T3时期近EW和NW(W)逆断,J1+2继承发育;J3+K1初期挤压逆冲形成NNE(近SN)向逆断-转换断层;至K1为负反转发育阶段,形成负反转断层;E时期受伸展作用控制,形成NE(E)向伸展断层。(2)“两期挤压成山-一期块断成山”成山过程,内幕储层经历“早成岩期—表生期—中成岩期—晚成岩期”多期成岩作用,奥陶系碳酸盐储层为中孔-中渗储层,碎屑岩储层为中-低孔隙、中-低渗储层。(3)在孔二段和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条件下,源-储对... 相似文献
83.
甲青干河河床中遍布有无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完整度不一的壶穴。曾有学者提出该河床地貌类型系喀斯特河谷"冰臼",而非"壶穴",是第四纪冰川活动形成的。本文从河床基岩岩性、地质构造、水流特征及溶蚀作用等因素,分析了平塘县甲青壶穴群的形成条件,提出了3种形成壶穴的流水运动模式:瀑布模式、阶状跌水模式和急流漩涡模式,并对壶穴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甲青壶穴群是现代河流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的产物,与第四纪冰川无关。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根据对永安石林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利用不平衡铀系法,对区内不同高程位置的钙华沉积物岩样进行年龄测定,确定了永安石林形成年代在中更新世以来约25万年。并结合永安地区地质构造历史及闽江流域发育演化过程,分析得出永安石林主要是在第四纪以后大湖盆地处于剥蚀环境下,伴随地壳间歇性抬升运动,石炭纪、二叠纪石灰岩上覆岩层逐渐被风化剥蚀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88.
《矿物学报》2016,(4)
都龙矿床是滇东南三大多金属矿床之一。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成矿时代以及岩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地质事实和已有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但矿区构造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以矿区F_0、F_1、F_2等3条主干断裂为代表的、具有重要控矿意义的N-S向断裂构造在成矿前后的演化过程认识还不够清晰。在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解析了燕山晚期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前后N-S向断裂构造的演化过程,刻画了该组断裂在不同时期的力学机制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了该组断裂构造的控矿意义,认为该组断裂构造不仅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还是含矿热液交代、沉淀成矿的场所,起到了导矿、容矿的作用。根据上述认识,提出上述3条断裂经过的、勘查工作相对薄弱的水硐厂、五口硐、烟山等矿区,是寻找锌、铅、银等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89.
Paleoproterozoic evolution of Fennoscandia and Green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imo Lahtinen Adam A. Garde Victor A. Melezhik 《《幕》》2008,31(1):20-28
The Paleoproterozoic evolution of Fennoscandia and Greenland can be divided into major rifting and orogenic stages. The Paleoproterozoic rifting of Fennoscandia started with 2.505-2.1 Ga, multiphase, southwest-prograding, intraplate rifting. Both Fennoscandia and Greenland experienced 2.1- 2.04 Ga drifting and separation of their Archean cratons by newly-formed oceans. The main Paleoproterozoic orogenic evolution of Fennoscandia resulted in the Lapland-Kola orogen (1.94-1.86 Ga) and the composite Svecofennian orogen (1.92-1.79 Ga). The Paleoproterozoic orogens in Greenland, from north to south, are the lnglefield mobile belt (1.95-1.92 Ga), the Rinkian .fold belt/Nagssugtoqidian orogen (1.88-1.83 Ga) and the Ketilidian orogen (c. 1.8 Ga). The Lapland-Kola orogen, Inglefield mobile belt and the Rinkian fold belt/Nagssugtoqidian orogen ar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zones with limited formation of new Paleoproterozoic crust, whereas the Ketilidian orogen displays a convergent plate-tectonic system, without subsequent collision. The composite Svecofennian oroge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ain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growth of Fennoscandia.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