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5篇 |
免费 | 176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42篇 |
地质学 | 222篇 |
海洋学 | 399篇 |
综合类 | 39篇 |
自然地理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2019年黄海ML4.6地震序列发生在NW向苏北—滨海断裂带附近,历史上该断裂带附近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为了判断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是否与苏北—滨海断裂带活动有关,本文基于黄海ML4.6地震震中附近400 km范围内的测震台站记录,采用CAP方法计算了此次黄海地震序列中ML4.6和ML4.1地震的深度和震源机制解参数,并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该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12月8日黄海ML4.6和12日黄海ML4.1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别为20 km和21 km,位于发震区域的脆韧转换带内;黄海ML4.6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23°,74°和61°,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6°,33°和149°;黄海ML4.1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35°,77°和32°,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37°,59°和165°。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参数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并不一致,表明此次黄海地震序列的发生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主断裂活动没有直接关系。黄海地震序列震中的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呈NW向分布。由上述反演所获的两次黄海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结果推测,黄海ML4.6和ML4.1地震的破裂方向可能为NW向,黄海ML4.6地震序列可能是发生在区域壳内脆韧转换带的左旋走滑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33.
如果从空中俯视整个园区,那两座贝壳式的冷室仿佛是花的两粒种子,园中一片片的花丛地就是绿叶,园区内的小径构成了花茎,而那18棵巨树和分散在园区内的座座小花园则是花茎上一串串的胡姬花。花园中两座白色贝壳式的滨水冷室以独特的曲线和别致的建筑风格,与那18棵高低错落巨树群相互呼应,形成了滨海南花园的主要风景线。 相似文献
34.
华南滨海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南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部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其地震危险性的确定将为地震几地震工程提供地质背景依据,应用二维有限元分析和正交设计法反演南海北部及其今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探讨可能发震的危险地段。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裂带的某些地段,尤其是滨海断裂带被NW向断裂切割的部位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南海北部地区最主要的地震威胁来自巴士系断裂带和珠江口盆地南缘的NWW向断裂带,对华南滨海断理解带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不宜 相似文献
35.
固结试验是研究软土动力特性的重要环节,固结时间是影响软土动力特征参数的重要因素。围绕岩土工程及科研工作中对动三轴试验中固结时间影响规律的认识较为模糊的问题,拟对天津滨海软土开展动三轴平行试验,分别采用8h、12h、24h、48h进行固结,针对软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最大阻尼比λmax及动剪切模量比Gd/Gmax和阻尼比λ随动剪切应变γd的变化规律,分析固结时间对软土动力特性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max、λmax、Gd/Gmax-γd曲线、λ-γd曲线受固结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Gd/Gmax-γd曲线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阻尼比试验结果表明动剪切应变存在明显的分界点,分界点以下,中长期固结时间所得阻尼比较大,而分界点以上,短期固结时间所得阻尼比较大。 相似文献
36.
<正>1研究背景我国东南沿海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该海域海底地震频率高,具备引发海啸的水深条件,历史上发生多起海啸事件。一般,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发生的海啸,受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及琉球群岛等岛屿的阻隔,到达南海时强度较弱,易实现提前预警。因此,一般只需考虑源于南海地区局地的海啸危险性。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马尼拉海沟俯冲区地震活动对南海地区造成的海啸危险性。事实上, 相似文献
37.
《海洋技术学报》2024,(1)
滨海湿地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蕴含丰富资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湿地科学领域内的热点话题。为研究河北省滦南滨海湿地重金属污染特征,本文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铜(Cu)、锌(Zn)、铬(Cr)、铅(Pb)、镉(Cd) 的单因子质量指数均小于1.0,说明研究区重金属含量小于土壤背景值,土壤未受到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法Cu、Zn、Cr、Pb、Cd 指数均小于0.7,表明滦南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处于未污染。湿地各区域重金属地累积指数为无污染或较轻污染,其中Pb 污染为较轻污染,监测点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利用地累积指数分析认为Pb 在湿地北区为轻度污染水平,经调查发现该区域主要为居民点,人类活动频繁,其他重金属均无污染。河北滦南滨河湿地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湿地土壤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38.
中国滨海湿地退化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定量化目标和相应的资料获得性,确定了滨海湿地退化评估的8个指标,并对指标的估值方法作了规定,将滨海湿地的退化划分为5个等级。对我国28个滨海湿地区段的退化状况进行估值,属严重退化的4个、中度退化的14个、轻度退化的10个。导致我国滨海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了气候变化、海洋灾害等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因素,也包括了海岸带围垦、海岸工程建筑、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等人为作用为主的因素。据此,缓解滨海湿地退化、改善滨海湿地环境的主要对策应包括制度体制的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体系的协调发展、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39.
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和优秀旅游城市。早在5000年前,就有中国远古民族———东夷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三里河文化和岳石文化。青岛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青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城区依山傍海,有730km的大陆海岸线和69个岛屿,分布着众多的海湾岬角、沙滩礁盘、山岳森林;特殊的历史积淀、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建筑群与青岛山海相连的自然风貌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形成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她是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度假旅游胜地。位于青… 相似文献
40.
辽宁省是海洋大省,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对于振兴全省经济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区域划分,并在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