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4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两类低角度滑坡灾害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发育的两类低角度滑坡--融冻泥流和热融滑塌是冻融循环条件下特殊的斜坡失稳类型,在广大的非冻土地区一般很难见到这种低角度的滑坡类型。探讨了两类低角度滑坡灾害的形成机理,即质点迁移效应和滞水润滑效应。以摩尔-库仑强度准则为理论基础,应用所推导的沿坡面平行方向渗流条件下安全系数的统一形式,对青藏公路k3035里程热融滑塌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验证了活动层沿厚层地下冰面滑动的“滞水润滑效应”。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观点出发,针对热融滑塌这种可控的滑坡地质灾害,提出了基于保护冻土原则的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2.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对热融滑塌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年冻土区地下冰融化造成的热融滑塌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一系列影响,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但目前热融滑塌对荒漠草原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不清楚。利用Illumina测序方法,以青藏高原北麓河多年冻土区发生热融滑塌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3种微地貌(对照区、滑塌区、沉降区)下的土壤细菌展开研究,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滑塌区和沉降区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区,滑塌区土壤含水量最高;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3种微地貌下的优势菌群,对照区细菌群落丰富度显著低于滑塌区。Mantel检验表明,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间无显著相关性;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在3种微地貌下显著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区,热融滑塌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细菌特定门的微生物相对丰度,但对门水平的整体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3.
基山砂体沉积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惠民凹陷是济扬坳陷主要生油凹陷之一,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在断陷期发育的一套物源来自于西北部宁津凸起的三角洲一浊积扇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横跨滋镇洼陷、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田家一带;主体沿着宿安沟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布,在临商地区发育类型丰富的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近年来基山砂体油藏勘探取得较大成功,但砂体的物源、沉积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这2点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勘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4.
李吉均 《地理学报》2014,69(9):1391-1391
正由崔之久教授和他的团队编写的这部巨著《混杂堆积与环境》,终于在2013年问世了。我用了很长时间,仔细地阅读了这部著作,获益匪浅。我和崔之久教授长期合作,彼此工作十分了解。看到了他的这部巨著,感到欣喜之余也很吃惊。吃惊在于他的精力过人,能把如此多的领域汇总在"混杂堆积"这一概念之中。这恐怕是连当年提出"混杂堆  相似文献   
145.
皖南兰田组中发现滑塌砾岩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1 1月 5日笔者等在皖南歙县黄村乡东南部木石里村附近 (图 1 )发现晚震旦世兰田组中夹一层厚 2 0 cm的滑塌砾岩层 ;2 0 0 0年 1 1月 1 4日再次作了观测 ,并在现场与他人进行了讨论。图 1 歙县黄村地区地质简图1.白垩系 ;  2 .奥陶系 ;  3.上寒武统 ;  4.中寒武统 ;5 .下寒武统 ;  6 .上震旦统 ;  7.下震旦统 ;  8.中元古界 ;  9.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 ;  10 .晋宁期花岗闪长岩 ;  11.沉积不整合界线 ;  12 .一般断层 ;  13.正断层 ;  14 .逆断层 ;  15 .地层产状 ;  16 .滑塌层产出位置  该滑塌砾岩层产出于兰田组上…  相似文献   
14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湖盆环境,盆地深湖区以深湖泥岩沉积为背景,普遍发育浊流沉积,沉积范围广、厚度大,近源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油气充注的最先储集单元。弄清浊积扇的沉积特征及不同微相形成的砂体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分析与岩心观察统计,对浊积扇微相进行精细划分,明确浊积岩的形状、展布与沉积特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将有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和无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划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通过单砂体厚度、浊积岩类型与发育位置的不同,将坡移浊积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3个亚相和主沟道、溢岸沉积等6个微相;滑塌浊积扇相划分出中心扇和边缘扇2个亚相。浊积扇微相的划分及其成因的讨论能够指导测井对有利砂体的解释,区分不同的油气储集体,为寻找有利油气储层的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过程模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是断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触发机制是三角洲前缘发生滑塌和形成浊积体的前提,它包括地震、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也包括前缘砂体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压实沉陷等。其中地震作用可以破坏三角洲前缘的稳定性,形成液化滑塌浊积体和断阶滑塌浊积体。波浪作用可以侵蚀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并在回流作用下携带至最大浪基面之下再沉积,沉积过程中形成小型浊积体。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主河道入水口处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部泥岩压实沉陷,也可形成滑塌浊积体。浊积体迁移的动力主要是滑塌砂体自身的重力,其中的断阶滑塌浊积体还受到后续叠置体的碰撞力,因此其可以移动更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8.
地震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灾害调查表明,在基岩山区地震滑塌主要发育在局部强度相对较大、节理较发育的厚层或块状岩体中.以岩石中含两组节理的岩质边坡为例,输入实际的地震记录,采用离散单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探讨坡高、地震烈度、坡角及节理倾角组合对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坡体中质点的加速度、速度具有高程放大效应;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随着坡高、坡角和地震烈度的增加而降低;两组节理不同组合的岩质边坡,其稳定性变化较为复杂,受节理倾角与坡角的关系、节理的倾向、两组节理之间夹角等因素的影响.节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是受拉区逐渐向受剪区扩展而最终导致边坡失稳破坏,是受拉和受剪的复合破坏.上述初步结论为评价山区节理较发育的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湖盆环境,盆地深湖区以深湖泥岩沉积为背景,普遍发育浊流沉积,沉积范围广、厚度大,近源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油气充注的最先储集单元。弄清浊积扇的沉积特征及不同微相形成的砂体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分析与岩心观察统计,对浊积扇微相进行精细划分,明确浊积岩的形状、展布与沉积特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将有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和无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划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通过单砂体厚度、浊积岩类型与发育位置的不同,将坡移浊积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3个亚相和主沟道、溢岸沉积等6个微相;滑塌浊积扇相划分出中心扇和边缘扇2个亚相。浊积扇微相的划分及其成因的讨论能够指导测井对有利砂体的解释,区分不同的油气储集体,为寻找有利油气储层的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海底峡谷是海底长条形且窄而深的负地形,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岛弧附近都有出现。澎湖海底峡谷群具有坡度大、地貌复杂的特点。运用高分辨二维单道地震资料,解释了峡谷的下切侵蚀面。分析表明, 澎湖海底峡谷在剖面上表现为“V”型、“U”型或者底部宽缓的“U”型下凹状地震反射。峡谷上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谷底次级沟槽发育,坡面冲沟发育,峡谷内部未见现代沉积物充填。澎湖海底峡谷群的形成与第四纪晚期海平面的变化有关,低水位时期,陆架大片出露,大量碎屑物质可以直达陆架边缘甚至上陆坡,此时重力流活跃,不断切割地层,逐步形成了澎湖海底峡谷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