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162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48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911.
表碛下冰面消融的模拟与估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热传导理论和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对表碛下冰面的融化热进行了估算.模型将表碛分为三层:第一层冰碛以剧烈的温度变化和夜间负温梯度的存在为特征;第二层为中间过渡层,温差和温度变化都较小;第三层为靠近下伏冰体的薄层冰碛,以温度低和变化稳定为特征.模型仅以地表温度时间序列、表碛厚度和导热系数、土壤热容量等参数为计算输入,即可对表碛不同层位的土壤温度及其下部冰体融化所需热量进行模拟估算.在科其喀尔冰川表碛区选取了3个具有不同表碛厚度的试验点(Spot1,0.8m;Spot2,1.5m;Spot3,2.1m)进行了模型测试.模型试验表明,模型对于不同厚度表碛下冰面融化热的模拟是较好的,然而对于不同层位地温序列的模拟仍有一定的偏差,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模型假设和土壤温度垂向上的时间相位差.模拟结果同时也显示了不同表碛厚度下冰面消融的差异,冰面消融热平均分别为:Spot1:26.87W·m-2,Spot2:9.81W·m-2,Spot3:6.92W·m-2.  相似文献   
912.
《海洋世界》2014,(5):2+1-F0002,1
<正>当温室效应让冰川渐渐融薄,北极会像没有土壤的花园一样凄凉荒芜。北极熊的一生与冰层息息相关,这位伟大的母亲和双胞胎宝宝面临的将是一场灭顶之灾。关注环保,为母爱加油。  相似文献   
913.
914.
20世纪70年代,有一些国内的冰川地质研究专家,曾在长沙白沙井以及浏阳河人湘江口处,发现过冰期砾石,并确定它们来自于湘江或者其支流,但找不到砾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915.
The Nordic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multiple glaciations and intervening interglacials during the last ca. 2.5-3 million years. Although evidence from Greenland and Iceland shows that ice sheets started to expand some time before 3 Ma,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laciations and intervening interglacials older than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due to repeated phases of glacial erosion and reworking. The extensive Saalian glaciation (c. 140 ka BP) contributed to high sea levels in Greenland and in the Baltic area during the early part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Eemian). Temperatures were about 5 ℃ higher during the Eemian than they are today and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was reduced to about half of its present size, causing globally higher sea levels than we have today. Ice extent in Fennoscandia was restricted during early Weichselian stadials, but middle Weichselian ice advances in Scandinavia reached as far as Denmark.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arge ice sheets were present in all Nordic countries and coalesced with neighboring ice sheets. Deglaciation commenced around 17-15 ka BP in most areas and was promoted by rapidly rising global sea level and glacial isostasy. The Younger Dryas cold event(c. 12.6-11.5 ka BP) is seen as a short-term re-advance, still-stand or fluctuation of land-based ice sheet margins. Around 7-9 ka BP ice sheets had disappeared or had attained their present size. While uplift is still going on in some regions, others are subject to submergence.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Baltic Sea are an example of how the intricare interplay between glacial eustasy and isostasy influences sedimentation, basin size and drainage patterns.  相似文献   
916.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2,23(1):143-146
2012年2月13日是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我又一次翻开《施雅风口述自传》(张九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这是他在2009年夏天签名赠送给我的,回忆起往日聆听他教诲的情景,心中涌起对先生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917.
冰期与间冰期旋回是第四纪最基本的气候特征.第四纪期间规模较大的冰川进退留下了丰富、形态独特的冰川地形,对其研究可以获得冰川的时空演化规律.“将今论古”是地质学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也是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基本思路.从20世纪50年代,在施雅风先生的领导下,以现代冰川研究为契机,开展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第四纪冰川研究,使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在对我国西部地区(105°E以西)第四纪冰川有了相当认识后,进行了我国东部地区(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的拨乱反正,将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引向正确的方向.目前,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进入了以定年为特征的定量研究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第四纪冰川将在测年技术的综合应用、老冰期冰川地形的定年、构造抬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18.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朱雀景区保留有不为人熟知的古冰川遗迹和冰缘地貌遗迹,这些遗迹主要包括角峰、U型谷、冰臼、石海等,对这些遗迹的科学认识有利于普及地学知识,增强人们的旅游兴趣。  相似文献   
919.
纳木那尼冰川是喜马拉雅山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冰川之一,也是开展冰芯气候意义研究有重要潜在价值的冰川.但由于纳木那尼冰川位于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影响范围的交界带,不同的环流系统所输送的水汽带来不同的降水稳定同位素信号.因此确定纳木那尼冰芯同位素记录的气候意义是开展该地区冰芯气候记录研究的前提条件.2008年在该冰川积累区所钻...  相似文献   
920.
李鹏  闫明  徐跃通  刘雷保  张勇 《冰川冻土》2012,34(2):367-374
基于冰川区地形图和实地GPS测量数据,总结4种用于计算冰川末端变化量的方法:主流线法、中心线法、周长法和特征点法,并提出基于GIS的操作思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各种方法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建议使用最短距离的特征点法计算冰川末端变化量,并且以前一期的特征点向后一期的冰川边界搜索最短距离.通过把方法应用在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结果表明,自2005年观测以来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末端呈现退缩趋势,年均退缩量为9.44m.a-1,年际变差系数为0.40,冰川末端变化量年际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