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8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459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198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互花米草是出于保滩护岸的目的被引入中国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滨海湿地重要的植被,对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目前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介绍了互花米草的基本特征和在中国的引种扩散过程;从生物学条件、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角度分析其在中国的扩散原因;探讨互花米草在中国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其对滨海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总体等方面的影响;综诉当前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提出对互花米草生态功能的评价要因时因地进行,关于其生态效益、控制措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9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等特征,其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野生动物1 543种,种子植物393种,鸟类283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9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1种.该湿地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鸟类保护提供巨大支持.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近年来的调查发现,三角洲区域油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实施的一系列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区内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3.
海洋综合管理不是对海洋的某一局部区域或某一方面的管理,而是立足海洋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对海洋进行统筹协调的管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海洋综合管理的目标,其对各国的海洋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切实实现对海洋的综合管理,我国需要协调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海洋开发利用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海洋的自然平衡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94.
海洋综合管理不是对海洋的某一局部区域或某一方面的管理,而是立足海洋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对海洋进行统筹协调的管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海洋综合管理的目标,其对各国的海洋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切实实现对海洋的综合管理,我国需要协调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海洋开发利用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海洋的自然平衡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95.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自成立后通过与南极条约体系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建立起一套反对IUU捕捞的体系,其中最有效的是"捕获文件计划"(CDS),但仍无法杜绝非缔约国的IUU渔业.目前,该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国正在探讨实施"紧急状态措施"强力应对IUU捕捞.  相似文献   
996.
以生态输水为代表的湿地修复工程在西北内陆流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态输水情形下地下水与湿地植被的交互作用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西北典型内陆流域—石羊河流域青土湖湿地为研究区,基于地下水-湿地生态系统多要素一体化动态监测网络,结合稳定同位素和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分析生态输水情形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与湿地植被恢复情况,从水文地质角度揭示地下水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结果显示:夏季末和秋季生态输水时,湖水补给地下水且土壤含水率增大,最大土壤含水率可达0.45 m3/m3;冬季湿地湖面和表层土壤冻结,湖水对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春季冻土和湖面消融导致地下水略有回升,同时增大土壤含水率;夏季在下次生态输水前湖面面积最小(湖面面积最小约为1 km2,地下水水位最大埋深为3.6 m),部分区域地下水补给湖水,此时表层土壤含水率也最低(最小土壤含水率为0.01 m3/m3);夏季末和秋季生态输水通过将生态水储存在地下水和土壤中进而作用于次年的植被恢复与生长,增大生态输水所形成的湖面面积有助...  相似文献   
997.
在哈尔滨市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在该湿地公园共记录野生种子植物58科170属272种(包括2亚种和2变种),都为被子植物.其中,物种数较多的科有禾本科(Gramineae)(48种)、菊科(Compositae)(37种)...  相似文献   
998.
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景观特征评价及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全球生态旅游在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现在主要的旅游活动形式之一.辽河三角洲是我国七大江河三角洲之一,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非常适合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文章在分析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景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对其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景作了分析,提出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银川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创造城市优良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银川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湿地开发保护要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合理进行多方面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导思想和原则,介绍了针对银川城市湿地特点所设计的挖掘"生态"和"游憩"两大主题的保护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以福建兴化湾为例,选用1959年海图、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数据及围填海相关规划等为基本信息源,将研究区划分为农田、养殖池、盐田、草林地、裸地、岛屿及滩涂7种生态系统类型.采用GIS技术分析兴化湾不同时期由于围填海所造成的各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并借鉴Costanza等研究的生态服务功能单位价值系数,评估围填海对滩涂湿地生态服务造成的累积影响.在1959-2000年,兴化湾滩涂面积减少了21.35%,生态服务的年总价值由1959年的5.31×109元降至2000年的4.45×109元,损失达8.63×109元,损失幅度为16.35%;2000-2020年,围填海相关规划的实施将导致兴化湾滩涂面积急剧下降,生态服务的年总价值由2000年的4.45×109元降至 2020年的3.48×109元,损失达9.68×108元,损失幅度为21.77%,其损失量和损失幅度均高于1959-2000年40余年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