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利用西安市的现场气象观测资料及西安市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西安市对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能力有重要影响地温度场、风场、大气稳定度等,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存在较为明显的热岛效应;接地逆温强度较低层逆温强度大;各时次地面风流型以S-SE为主,频率为11%~54%;冬季风速82.4%以上都小于2.9m/s,大于2.9m/s的风速出现频率很小,为5.3%;夜晚及凌晨以稳定类天气为主,中午前后以不稳定或中性天气为主。

  相似文献   
332.
构造体制转换的温度场效应及其耦合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FLAC方法 ,再现了湖南中生代岩石圈构造体制由挤压增厚转换为伸展减薄过程中 ,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地温场的可能的演化历程 ,探讨了其耦合成矿效应和深部动力学制约。结果表明 :(1)剪切应变带在地壳中纵横交错的分布格局为印支燕山期岩浆底侵和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成矿物质运移和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构造热体制转换可驱动深部流体活动 (大规模侧向运移或向上运动 ) ,导致壳幔物质活化 ,控制流体循环和水岩作用过程 ,形成热液矿床 ;(3)矿床 (体 )往往赋存于剪切应变、体积应变和温度由极大向极小转换的构造部位 (或时段 ) ,而其极大值和极小值区域 (或时段 )均不利于成矿 ;(4 )由于不同构造部位剪切应变、体积应变和温度场扰动的差异 ,其成矿效应明显不同 ,从而形成金属矿床的韵律性分带结构 ;(5 )这种空间上的分带结构可能反映了其成矿作用时间结构、构造物理化学条件和剥蚀程度的差异 ,印支期W Pb Zn或Sn和Cu矿的形成与中地壳片麻岩类岩石部分熔融关系密切 ,而燕山期Cu Au矿的形成主要与基性岩浆底侵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 ,并直接受控于该区中生代早期的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这一认识可为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3.
利用白水县1993~1998年地面气象要素值以及1998年2月11日~3月10日的低空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白水电厂的污染气象特征,得出白水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334.
温度场与压力场动态耦合下的沉积盆地热史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发  李星 《华北地质》2004,27(4):245-248
盆地热史模拟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盆地整体模拟的基础。温度和压力是烃类形成的两个主要控制因素,在沉积盆地中温度场与压力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制约机制。本文就从油气成藏动力学和盆地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对盆地热流体运移下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动态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耦合下的温度控制方程。该方程不仅可以运用于沉积盆地热史模拟,推进盆地模拟技术的发展;还可以运用于金属成矿动力模拟,推动金属成矿动力模拟发展和提高成矿预测的精度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335.
汤俊 《贵州气象》2002,26(1):21-22,45
分析1990-2000年贵阳地区10年凝冻资料,得出凝冻预报指标,同时对利用T106和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凝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36.
青藏高原岩石圈热状态及其东西部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青藏高原几条地球物理研究剖面,并对其地表大地热流和岩石圈温度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温度场分布具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进一步论述了青藏高原东西部的地质构造差异、热差异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337.
全球1月海表温度场的遥相关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月全球海表温度场(SST)的遥相关结构。结果表明,全球1月SST有7个强自相关区,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遥相关联系。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一正交模态给出的SST遥相关联系的时、空特征,发现它与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SO)关系密切,以至于可用它客观、定量地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海表温度异常与Walker环流、Hadley环流、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异常之间的联系,所得结果有助于对低纬海气相互作用整体图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38.
339.
三江地区温度场模拟再现了该区趋于稳定的深部热状态和地表热响应特征.对断层作两种处理:一是作为定热源,模拟断层运动产生的摩擦热,断层的产热率为 q=;二是作为热通道处理,模拟构造运动时期断层中有热液(如岩浆)存在的情况.在三江地区温度场有限元法模拟基础上,进行热应力有限元法模拟计算,获得了区内热应力大小(几兆帕至几十兆帕)和应力分布,对解释和预测本区地震提供了新的启示,温度和热岩石圈厚度变化大的地区出现较大的张应力和剪应力,应力集中在温度突变带.剪切带为温度梯级带,岩石圈厚度变化大,深部热流高,热应力集中,这就是本区地震、温泉多沿断裂带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3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