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88篇 |
地球物理 | 39篇 |
地质学 | 212篇 |
海洋学 | 36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火灾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BZ28-1南井口平台导管架,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并应用温度升高时钢材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火灾的标准温度-时间曲线建立平台结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热传导微分方程,计算热传导和对流对结构温度的影响,分析得到受火区域构件的温度场。依据钢材性能随温度升高的变化,分析火灾荷载下平台结构的响应。火灾发生时,平台结构中的构件在火温的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虽然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不变,但由于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都急剧下降,使平台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当温度上升到600℃以上时,平台结构就形成足够数目的塑性铰,使结构达到极限破坏状态。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当火灾作用6 min后,着火房间构件发生严重屈曲,但平台结构整体性能保持良好;当火灾作用22 min后,受火区域构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形,引起平台结构的毁损和倾覆。 相似文献
102.
渗漏是堤坝破坏主要形式之一,只有确定渗漏发生的确切位置和集中渗漏通道的大小和强度,才能对其有效治理。本文基于渗流和渗漏情况下堤坝温度场特征及温度示踪基本原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简化合理假设,把集中渗漏通道简化为圆柱状并作为边界条件,结合钻孔探测温度实际,运用稳定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圆柱状堤坝渗漏温度示踪模型。利用测井温度曲线的最大异常温度,该模型可以计算渗漏通道的位置,渗漏通道大小,流速等参数。工程实践表明,对于垂向流速较小的地下水渗漏进行温度场示踪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04.
带状热储地热田是高品质地热资源的集中赋存区, 热储构造分布极不均一, 钻探风险高, 温度场是认识热储分布的重要窗口。以湖南省温度最高、流量最大的汝城县热水圩地热田为例, 通过温度场、水流量和岩心差异, 识别了热田内不同热储构造区空间分布, 探讨了控热因素的耦合关系, 分析了形成高温大流量地热田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热储构造受走滑断裂破碎带控制, 在平面上分异为6个区, 主通道区、侧通道区和渗流通道区井温曲线形态依次为高幅蘑菇状、高幅瀑布状和高幅阶梯状, 水温度依次降低, 流量依次减小, 水化学类型由HCO3-Na型变为HCO3-Ga-Na型, 水流量等值线呈带状分布。温度在变质岩区迅速降低, 显示出变质岩的侧向隔水隔热作用, 垂向高温中心随埋深增大向东部迁移, 热储裂隙内充填SiO2与辉沸石, 深部热水主要来自东部花岗岩区。热田发育在地形高差大、走滑断裂深切、岩石脆而致密的地区, 受地形、断裂和岩性的共同控制, 来自花岗岩地区的深循环热水, 在浅部受到变质岩的侧向封堵, 最终在多组断裂交会的山间洼陷集中排泄, 形成高温大流量地热田。 相似文献
105.
管道通风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是一种良好的主动保护冻土工程措施, 但在应用数值方法研究其长期效果中, 对边界条件的选取存在着困难, 已有的计算结果也缺乏实体工程的验证. 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实体试验工程, 对通风管中气温以及管壁温度进行了分析和拟合. 结果表明: 通风管中气温年平均值普遍高于环境气温, 平均高出1.6~1.8 ℃, 但在正温期管中气温与环境气温的最高值相差不大(<1 ℃), 而负温期相差较大(达到2 ℃); 路基阳坡面下0.5 m深度地温高于阴坡面3.5~5.5 ℃. 普通路基填筑后在抬升多年上限的同时, 也升高了上限附近的地温, 且地温场在整个范围内表现出横向上显著的不对称性. 通风路基可以对下伏多年冻土起到良好的主动保护作用, 表现为冻土上限的抬升和地温的降低. 但通风管埋设位置较高的情况下, 路基地温场横向不对称范围涉及到原地面以下. 降低通风管的埋设高度的情况下, 边坡面换热导致的温度横向不对称范围被限制在通风管以上的土体中, 而下部土体温度场横向不对称性将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6.
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温度场330m和360m高程平切温度等值线图中高温区展布形态和渗流场360m高程至下伏灰岩顶板平均吕荣(Lu)值等值线图中高值区展布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在分布形态、延展方向及高温-高值点位置都极其相近,其原因是由该区特定的地热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的;并认为在具有如溪洛渡坝址这样类似地热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地热温度场的研究,从另一侧面来论证同一区内岩层渗透性分布特性;利用温度场效应亦可对渗流场参数进行验证研究,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7.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环境水文地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其规模仅次于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在分析坝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温度场,同位素,水化学场以及岩体地下水动力条件等多角度解释了溪洛渡水电站坝区两岸地下水埋深水,局部温度和局部承压等异常现象,通过分析认为,坝址区水文地质工程条件良好,岩体透水性较弱,无水的控水构造,坝区不存在危害性的渗漏问题,坝基及两岸谷坡均有相对抗水介质存在。 相似文献
108.
应力加载作用引起地下水微温度场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中,水温对地震活动的响应非常敏感,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本文收集了相关资料,以引起水温变化的水动力学机制为基础,从应力加载作用下渗流场的变化、渗流场变化引起地下水温度变化以及裂隙介质热量运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前人研究成果,旨在理清“含水层受力变形→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变化”的理论模式,探讨应力加载作用引起地下水微温度场变化的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前兆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109.
110.
冻土路基动力分析模型及青藏铁路地震灾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冻土物理学、冻土力学、数值传热学、高等土力学及土动力学等基本理论,建立了冻土区道路及铁道工程路基的水-热-动力耦合数学模型(有效应力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数值分析程序。最后,以青藏铁路某典型断面为例,对冻土铁路路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评价了路基的地震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冻土路基动力分析模型合理,能较好地模拟冻土铁路路基的地震反应问题。另外,当发生设计烈度以下的地震时,青藏铁路路基不会产生严重破坏,经运营管理部门的维修后即可投入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