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0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1735篇
测绘学   519篇
大气科学   2578篇
地球物理   537篇
地质学   2006篇
海洋学   1332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51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6篇
  1955年   4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4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赵翠萍 《黑龙江气象》1995,(2):48-48,F003
提高地面温度观测质量的建议赵翠萍地面温度是指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地温表所示的温度。它包括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近几年,通过对地面气表审核情况的分析,发现有的台站不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维护和使用地温表(场),造成地温资料的...  相似文献   
992.
加热温度是含蜡原油胶凝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油品实验基本物性数据,选取与实验原油实际分子结构较接近的蜡晶、胶质和沥青质分子模型构建含蜡原油体系,应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加热温度对含蜡原油胶凝过程微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蜡原油凝点温度可由密度—温度曲线和自扩散系数—温度曲线综合判断;加热温度降低时,含蜡原油体系分子链由直链转变为卷曲状态且在凝点时发生明显变化;蜡晶同种分子间的聚集是含蜡原油胶凝的主要影响因素。蜡晶分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存在峰值且集中,使凝点恶化的加热温度RDF峰值明显升高。该结果从分子间作用机理上为含蜡原油胶凝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以2003年5月29日福州市Lands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2种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算法——EM算法和HUTS算法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EM算法是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比辐射率对低空间分辨率的亮度温度影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HUTS算法则是引入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d,通过在低空间分辨率拟合二者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尺度不变性,将该关系应用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上,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2种算法所得结果影像都能在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原始地表温度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达到了较好的降尺度效果;2)以RMSE为定量评价指标,HUTS算法要略优于EM算法,其中,EM算法的RMSE为1.2494,而HUTS算法仅为0.9869.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塑料蔬菜大棚内光照强度、温度日变化状况以及外界气象条件对棚内光照强度和温度影响的观测,分析了棚内光照强度、温度对棚栽茄子开花坐果的影响,提出了对塑料蔬菜大棚低温寡照的补足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 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海冰厚度是海冰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全面立体高精度观测海冰厚度的最有效手段是航空遥感, 而冰桥计划(IceBridge)是当前南北极最大的航空遥感工程。基于2009 - 2014年冰桥计划的激光雷达高程数据和数字测图系统相机光学影像对南极别林斯高晋海的海冰厚度进行研究, 并结合降雪量等气象数据探讨该区域海冰厚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该海域的海冰厚度在2009 - 2014年间整体呈微弱增长趋势(0.07 m·a-1), 但是在95%置信水平下不具有显著性。2009 - 2011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大幅度变化, 其中2010年达到极大值2.42 m, 之后开始缓慢增加。海冰厚度的年际变化与降雪和近地表温度等气象要素相关, 二者相比较而言降雪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6.
The changes of plasmalemma permeability and some primary inorganic ions of Antarctic ice microalgae ( Chlamydomonas sp. ICE-L) in the low-temperature stress were examined. The plasmalemma of 1CE-L coul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t the freezing condition of -6 ℃. That signifies that it could maintain the proper function of plasmalemma and stability of the intracellular environment during sea ice formation. The function of inorganic ions on low-temperature adaptation of ICE-L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X-ray microanalysis method. Low temperature (0 - -6 ℃ ) induces Ca^2 + concentration increment of cytoplasm, but after 24 h the content decrease quickly to normal value. As a matter of fact, Ca^2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second messenger in the low temperature adaptation of ICE-L. In addition, low temperature also influences on the other primary inorganic ions transfer and the cell maintains activity by keeping ratio balance among different ions. Above all, it is necessary for Antarctic ice microalgae to survive and breed by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K^ + content and the balance of Na^ +/Cl^ -.  相似文献   
997.
998.
孟加拉湾(BoB)是一个高能量活跃的地区,其短期内的动态变化将对浮游环境产生巨大影响."风泵"能够在BoB海域导致垂直的混合从而影响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本文对2006——2016年的月平均Aqua-MODIS叶绿素a (chl-a)浓度数据和Sea WiFS月度气候态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叶绿素浓度的时间/季节变化和温度以及风速的关系.基于季风期间的chl-a变异与海表温度(SST),评估了在BoB海域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chl-a浓度值的趋势分析表明,该区域的垂直混合非常低,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冬季最大chl-a浓度值为0.50 mg/m3,并且从2月开始下降到夏季季风期间.与冬季季风相比,夏季季风期间叶绿素表现出较低的浓度.在夏季季风期间,特别是在7月和8月,由于云层密集,卫星传感器无法准确捕获chl-a浓度值.chl-a浓度和SST之间相关系数R2值为0.218 1.  相似文献   
999.
张勇 《工程地质学报》2017,25(2):410-415
为了研究温度周期循环作用对蚀变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以蚀变岩为试验对象进行了温度周期循环条件下的岩石力学试验,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函数表达式来描述温度作用下蚀变岩力学参数劣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周期循环作用下蚀变岩力学参数发生劣化现象,且温度周期循环次数越多劣化现象越明显;随着温度周期循环次数的增多,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均减小,泊松比基本不变;蚀变、碎裂程度越大的岩石对温度周期循环作用越敏感,循环20次后,抗拉强度累积损伤率最大为42.38%,峰值强度累积损伤率最大为34.69%,弹性模量累积损伤率最大为29.57%;蚀变岩力学参数值及其累积损伤率随温度周期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均服从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植被动态的黄土高原生态地理分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甜  彭建  刘焱序  赵明月 《地理研究》2015,34(9):1643-1661
生态地理区划作为自然区划的新分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在认识地理分异规律及区域规划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生态地理分区多依据自上而下的三级演绎途径,且对于多分区方案的对比与优选缺乏定量化准则。黄土高原作为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植被生长与恢复对缓解当地生态困境十分重要,因此以植被多年动态一致性特征作为分区合理性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准确揭示当地生境特点及分异规律。为此,选取热量类、水分类、地形类及地表覆被类共9个指标,采用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黄土高原近30年来自然本底与覆被状况进行生态地理分区;并依循植被动态一致性准则,依据两步筛选法对多种方案进行优选,最终将黄土高原分为六大生态地理区。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修正6分区方案在12个备选分区方案中效果最好;同时,修正6分区方案多年平均NPP离散系数最低,表明该分区内部离散程度最小。分区方案与既有分区方案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由于区划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区域划分更为清晰。对生态地理分区方案优选定量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提升自下而上生态地理区划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