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测绘学   321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519篇
地质学   562篇
海洋学   880篇
天文学   222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烟台市污水处理深海排放工程设计方案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城市污水处理深海排放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烟台市污水处理深海排放工程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同类工程,且已进入施工阶段,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工程及水工设计方案,在我国城市污水2深海排放工程领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3.
44.
南海深海平原海山、海丘分布规律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南海深海平原有众多的海山、海丘分布,相对高差1 000m以上的高大海山即有18座,并对其中14座主要海山予以命名.海山和海丘的排列方向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有北东向线状海山和链状海山、东西向链状海山或海丘、南北向链状海山或海丘和北西向链状海山或海丘.海山、海丘的排列方向明显受南海板块构造运动控制,高差悬殊的海山和海丘系由玄武岩浆沿海盆断裂构造线上溢发而成.  相似文献   
45.
由于世界金属价格的下跌、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规定的繁琐条文以及对结核采矿可行性过于乐观的设想 ,使得勘探深海锰结核的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注意力又集中到海山的富钴锰结壳上。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人们寄希望于一些长期的计划以确立深海锰结核采矿的可行性。这些计划则需本国政府的大力资助。近年来海底热液矿物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自1 983年以来 ,一些学者就对离散板块边缘的海底热液矿物资源潜力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其中对红海中部亚特兰蒂斯二号深海海底的沉积物矿产进行过有关其商业潜力的最详细评价。该矿床是迄今已知海洋规…  相似文献   
46.
本文就海洋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内容及如何开展此项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47.
高精度CTD剖面仪研制过程中的专用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欣 《海洋技术学报》2001,20(1):140-142
本文介绍了“油水分离压力罐”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该设备采用的特殊的机械结构,实践证明,利用该设备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深海重力场检测CTD剖面仪中的某些关键传感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华克强,朱齐丹,赵连惠(哈尔滨工程大学)1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系统介绍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世界大洋底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含有几十种元素,尤以铜、铁、钴、锰含量最高,也是最有...  相似文献   
49.
50.
In an annual cycle from March 2005 to February 2006, benthic nutrient fluxes were measured monthly in the Dongtan intertidal flat with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Except for NH4^+, there always showed high fluxes from overlying water into sediment for other four nutrients. Sediments in the high and middle marshes, covered with halophyte and consisting of macrofauna, demonstrated more capabilities of assimilating nutrients from overlying water than the low marsh. Sampling seasons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overlying water could both exer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se fluxes. Additionally, according to the model provided by previous study, denitrification rates, that utilizing NO3- transported from overlying water (Dw) in Dongtan sediments, were estimated to be from -16 to 193 μmol·h^-1·m^-2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63 μmol·h^-1·m^-2 (n=18). These estimated values are still underestimates of the in-situ rates owing to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DN, i.e., denitrification supported by the local NO3^- production via nitr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