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10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洞庭湖区洲土变化特征与地壳沉降遥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德清  皮建高 《湖南地质》2002,21(1):46-50,76
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多年平均泥沙淤积量达14,334万t/a;同时,洞庭湖又处于不均匀的地壳沉降中,沉降速率达5.00-31.3mm/a。作者应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18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调查量算了不同水位时洲滩的出露面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水位时来来沙规律及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关系,利用现代航天对地观测技术有效地论证了洞庭湖的地壳沉降与湖盆泥沙淤积。研究表明,洞庭湖仍处于不断沉降中,在平水位以下或洪水位以上,地壳沉降速率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  相似文献   
83.
橡胶坝常年天然条件下运行易产生淤积,着重分析马虎山橡胶坝蓄水区在汛期河道来水量相对较大的条件下的冲淤变化规律,得出橡胶坝蓄水区总体呈冲刷趋势,为辽河河道泥沙冲淤变化、橡胶坝淤积防治等基础研究积累资料,结果表明:橡胶坝蓄水区冲淤变化受区间采水量、橡胶坝运行状况、人为因素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84.
感潮河段船闸下引航道水沙运动及泥沙淤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红  张幸农 《海洋工程》2004,22(4):86-94
通过建立一维非恒定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规则断面引航道中的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及淤积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影响感潮河段船闸下泥沙淤积的各种因素(如干支流水位差、开通闸水头差、主流潮差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有关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位于湖北省境内的江汉平原,总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按自然界线计算)。平原上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湖泊总称为江汉湖群,是整个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发育于长江和汉水两岸广大的冲积、淤积平原上,并和其他省区的湖泊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构成独具特色的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河清水沟流路入海泥沙淤积在三角洲陆上和滨海以及漂向外海的泥沙分配,统计了三角洲淤积造陆沿岸线的淤积延伸宽度以及泥沙在滨海水下的淤积范围,并对潮流和余流引起的泥沙扩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
秦皇岛地区海岸侵蚀与淤积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些年来,秦皇岛地区海岸侵蚀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通过分析计算,本区地壳上升的速度量级很小,不会对海岸的侵刨造成显著的影响。海平面的升高,使区内一些稳定区及下降区的海岸侵蚀加强。尽管秦皇岛所处的渤海周围有许多特别是象黄河这样的高泥沙含量的河流,但其大部分泥沙只分布在沿岸地带。  相似文献   
88.
长江宜昌-武汉河段泥沙年冲淤量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炯心 《地理学报》2005,60(2):337-348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 (Sediment budget) 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冲淤量,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泥沙冲淤过程对水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所研究河段的输沙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在平均的意义上,年输入沙量为年输出沙量的1.1345倍,由此求得总净来沙中有11.85%淤积在河道中。河段出口输出沙量随时间而增大,大致在1980年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小。1980年以前河段出口输出沙量的增大,与3口分沙减少 (等价于河段净来沙增多) 和下荆江人工裁弯 (使河道输沙能力增大,因而可以将更多的泥沙输送到河段出口以下) 有关,1980年以后的减少,则与宜昌站来沙量的显著减少有关。建立了1980~1997年间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与宜昌站年来沙量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该方程估算出使宜昌-汉口河段不淤的宜昌站临界来沙量为3亿t/a。为了定量评价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于河段冲淤量的相对贡献,我们以1980~1997年和1955~1997年两个时间系列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1980~1997年间的方程表明,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23%、31.56%、25.77%、32.71%和3.73%。  相似文献   
89.
河流或流水的侵蚀淤积是改造地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和时空对比分析等监测手段来揭示地质环境的这种快速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未来环境地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堤防和护岸工程的逐步完善,河流侵蚀淤积作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河流的侵蚀淤积地质作用仍占主导地位,由其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地质构造作用,控制河流的走向和流势;河流水文特征,决定河流地质作用的主要时期;河谷地貌形态,可以改变河流的侵蚀、淤积作用性质;岸坡岩土性质。影响河流沿岸边坡的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泥沙过程,导致新的河床冲淤变化。河流侵蚀淤积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1)河岸侵蚀岸线后移,危及岸边居民建(构)筑物,以及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安全;(2)河床淤积河道变浅,排洪、泻洪能力下降,影响航运并造成洪水泛滥;(3)河口淤积造成港湾功能的严重退化,影响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防止河道泥沙淤积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凌  董增川  崔广柏 《湖泊科学》2003,15(4):313-318
水土流失问题是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于多沙河道来说,必须维持一定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用于输沙,以保证河道生态平衡. 本文以多沙河流为研究对象,以输沙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河流输沙能力和水流挟沙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道在不冲不淤的临界状态下河流最小流量的计算方法,此为防止河道泥沙淤积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通过实际算例,本文还说明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应用,以期为多沙河道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生态平衡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