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4篇 |
免费 | 442篇 |
国内免费 | 1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篇 |
大气科学 | 574篇 |
地球物理 | 152篇 |
地质学 | 591篇 |
海洋学 | 134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55篇 |
自然地理 | 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82.
1997年我省梅汛期(6-8月)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暴雨灾害频繁出现,尤其是9711号台风造成的危害为历史上所少见,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之一。 相似文献
83.
青海大柴旦断裂古地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发现,青海海西地区大柴旦东侧山前洪积扇上发育了一条影像特征清晰、连续性较好的活动断裂带,被称为大柴旦断裂。野外追踪调查确认该断裂为一条总体走向NNW(340°左右),长度约125km的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属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具挤压逆冲特征兼右旋走滑分量。山前冲洪积扇保存有多级较小的断层陡坎、断层沟槽和冲沟右旋等断错地貌现象。利用差分GPS技术对断层陡坎进行测量,单条小陡坎的高度一般为0.5~1m,多条陡坎组合累积高度为3~5m。通过对2个天然古地震剖面和3个探槽剖面进行综合分析,最前缘的主控断层为逆冲断层,后缘表现为张性正断层的组合形式,断裂新构造活动具有逐渐向山前扩展的特征。根据样品14C测年结果大致确定了5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全新世以来有4次;古地震时间具有准周期性,其复发间隔约为2 000年。最近一次古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是(1 935±60)a B.P.之后,说明大柴旦断裂离逝时间与复发间隔较接近,地震危险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84.
下扬子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邦栋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25(2):145-152
下扬子具有前震旦系变质基底,自震旦纪进入板内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发育三个向NE方向打开的拗拉槽,具有典型的三段式建造序列,槽内沉积作用不同于槽间区域的沉积作用。自晚奥陶世末期到志留纪末期,下扬子转变为前陆盆地。碎屑沉积厚度逾6000m,物质来自东侧,说明东侧有一新生的造山带崛起。自晚泥盆世初期到二叠纪末期,该造山带向前陆推挤,下扬子发生SN向引张,在晚二叠世出现成熟的撞击槽。槽内发育火山岩,碎屑 相似文献
85.
排导槽是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用途广泛的泥石流防治措施,在总结东川槽、V型槽等现有排导槽槽型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一种新槽型——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展开试验研究。提出排导槽排导指数概念,即直接反应排导槽排泄能力的参数。利用室内水槽模型试验,通过改变交错槽纵比降、齿槛间距、夹角等参数,得出排导指数与上述参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与东川槽相比,交错齿槛槽的排导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最大增幅达74%,表明交错齿槛有较强的挑流排泄能力,能有效解决东川槽等存在的淤积难题;2.不同比降下,交错槽主要设计参数组合存在差异,其中10%与15%比降下,60°齿槛间距为30 cm时,交错槽的排导指数最大,排导能力最强;而12%比降下,60°齿槛间距为40 cm为最优组合;3.小角度齿槛(60°)齿槛挑流排导能力较大角度(80°)更强,更适合坡降较小的排导槽;齿槛角度越大,齿槛的挑流能力有限,阻流作用越明显,对需控制流速及洪峰流量的泥石流,可考虑采用大角度齿槛。 相似文献
86.
文章以湖南省南部白岭沟泥石流灾害为例,对其运动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历史上没有观测资料的泥石流灾害的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海塔盆地主要发育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二者在沉积特征和结构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搞清这两套烃源岩的形成背景及控藏作用,从盆地构造演化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洼槽的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洼槽与烃源岩的关系。研究表明,南二段和南三段烃源岩分别形成于被动裂陷盆地和主动裂陷盆地时期,这两个时期形成的洼槽其结构分别为“泛盆”结构和多个半地堑构成的“复式小型断陷湖盆群”结构。两期不同结构的洼槽均控制了各自烃源岩层的分布及地层结构特征,从而决定了油气近源聚集且分别为短距离侧向运移和短距离垂向运移的规律。南二段烃源岩对已发现油气的贡献要好于南三段烃源岩。 相似文献
88.
槽波速度谱相对透射系数图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国内推广槽波地震探测技术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槽波相对透射系数图方法——槽波速度谱相对透射系数图法。它是根据槽波埃里相的速度特征求取槽波相对透射系数的另一种成图方法。 相似文献
89.
乌盟明显降雪过程的中期天气预报杨应森,牛玉峰(乌盟气象处)中、大雪天气过程是乌兰察布盟地区冬季牧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对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中、大雪天气过程的中期预报是比较复杂、困难的,也是我盟党政领导、生产单位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1乌盟地区中、... 相似文献
90.